(一)操作方法及程序
1.体位 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患肢下垂,肘关节屈曲,前臂放置胸前。
2.穿刺点 肩胛骨周围肌肉劳损压痛点在胸6和肩胛下端连线上和肩胛骨内侧缘。穿刺点有①肱骨大结节周围及后下缘;②肩峰下;③冈上窝;④冈下窝;⑤T6和肩胛下端连线上和肩胛骨内侧缘。
3.操作方法 注射区常规皮肤消毒。取5号针在所确定的穿刺点进针,抵达骨性感或胀痛时,稍许退针,回抽无血液可注入镇痛液3~5ml,镇痛液一定要注射到三角肌下滑囊、痉挛的肌束或变硬的条索内。若穿刺点为T5和肩胛下端连线上的肩胛骨内侧缘时,穿刺针达肋骨后再退针少许注药。根据病情有针对的一次定出3~4个痛点:每周1次,2~3次为1个疗程。
(二)适应证
1.肩袖病(包括冈上肌、肩胛下肌、冈下肌、小圆肌)。
2.冈上肌损伤及肌腱炎。
3.冈下肌腱炎。
4.肩胛骨周围肌肉劳损(包括冈上、下肌、大、小菱形肌、大、小圆肌、肩胛下肌)。
5.肩部撞击综合征(伤后肿胀不明显而疼痛较重的患者)。
6.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
(三)禁忌证
1.肩部肿瘤者。
2.肩袖区血肿及局部感染者。
3.败血症及有出血倾向者。
(四)注意事项
1.肩袖综合区及肩周围注射一般1次要注射3~4个点,(包括局部麻醉药和糖皮质激素)要严格控制每个点的用药剂量。
2.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无菌操作。
3.忌损伤或将药液注入血管或神经纤维内。
4.注意进针深度,勿刺破胸膜腔或将药液注入胸腔内。
5.治疗期间,患者患肢制动,使肩袖松弛,充分休息,避免因活动使肩袖再损伤。
6.在肩峰冲击综合征中,喙突肩峰韧带所构成的喙肩穹,常为敏感的摩擦撞击处,应重点进行注射。
7.注射治疗前一定备急救药品及器具。
8.患者每次注药完毕后,均应休息30min,观察无不良反应后方可离开医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