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皮颈髓前外侧神经毁损术

经皮颈髓前外侧神经毁损术

时间:2023-04-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颈部脊髓实施射频电凝毁损,以干扰前外侧脊髓丘脑传导,是控制多种癌痛的有效方法之一。随后,1965年Rosomoff等人描述了采用侧入法经C1和C2椎体间隙,在第2颈椎水平采用射频毁损进行前外侧脊髓毁损术。此外,患者还可有冷、热的感觉,这也表明电极端是在脊髓丘脑束的前外侧。许多癌痛患者均接受过经皮脊髓前外侧神经毁损术,而且其疼痛得到明显的缓解。在实施射频毁损之前,治疗医生首先应接受专门的技术培训。

在颈部脊髓实施射频电凝毁损,以干扰前外侧脊髓丘脑传导,是控制多种癌痛的有效方法之一。这种技术最早在1963年是由Mullan等进行描述的。随后,1965年Rosomoff等人描述了采用侧入法经C1和C2椎体间隙,在第2颈椎水平采用射频毁损进行前外侧脊髓毁损术。这种方法可用来治疗多个皮区的单侧癌痛。间隔4~6周时,可在双侧使用。对术后有呼吸抑制的患者,应进行适当的呼吸功能监测。

(一)体位

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用前额垫固定头部,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确定C1~2椎间隙。在针的穿刺点处用2%利多卡因浸润皮肤进行局部麻醉。

(二)操作方法

1.建议使用Levin脊髓前外侧切除术器械。选择规格为20G和长为8cm(3.5英寸)的脊柱穿刺针穿刺,直到穿破硬脊膜并流出脑脊液。

2.将3ml碘油,7ml生理盐水,7~10ml气体混合成乳剂,抽入一个20ml的注射器中。取出1~2ml从穿刺针快速注入,以使脊髓的侧面,齿状韧带和硬脊膜的后侧面显影。

3.然后插入带有电极的第2根射频治疗针,并调整针的长度以使导电端完全暴露,直到抵达齿状韧带的前缘。

4.在荧光镜的正面投影下,检查射频治疗针的位置。并把热偶电极放入脊柱针。采用阻抗仪监测是否穿透硬脊膜。典型情况下,当热偶电极在脑脊液中,阻抗应为300~500Ω;当电极进入脊髓时,阻抗为800~1200Ω。

5.在电压为0.1~0.2V,频率为75Hz电刺激下确定射频治疗针的最后位置,如果位置正确,在身体对侧包括受累皮区会产生麻木感。此外,患者还可有冷、热的感觉,这也表明电极端是在脊髓丘脑束的前外侧。除了麻木,身体对侧的热刺激也表明电极位置良好,可以开始进行射频治疗。

6.在电压为1.0V和频率为2Hz下肯定了电极的最后位置后,建议进行运动神经刺激,如果身体对侧未出现肌束不自主收缩,说明电极端在脊髓丘脑束的前外侧。

7.然后开始进行毁损,温度为90℃,持续10s。

8.在射频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保持清醒,并可以随意抬高对侧肢体。如果在此过程中患者感觉肢体无力并出现明显的肢体下垂,射频毁损应立即停止。许多癌痛患者均接受过经皮脊髓前外侧神经毁损术,而且其疼痛得到明显的缓解。这种技术可首选应用于治疗累及多个皮区,包括肺脏的进行性、复杂的难治性癌痛。与当前所采用的其他治疗方法相比,此技术可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的减轻。当然,它更优于服用大量的催眠药,因为后者可以导致患者出现难以接受的镇静和生活质量下降。

虽然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人开始使用射频毁损技术,但只有少数医生可以熟练掌握。然而,在过去的将近10年间,射频治疗技术的有效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将其与其他慢性疼痛的治疗方法进行长期的对照研究。与其他外科手术一样,临床治疗医生应该仔细的挑选患者,以便对其进行最佳的治疗。在实施射频毁损之前,治疗医生首先应接受专门的技术培训。而且,要全面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熟知疼痛的一般治疗方法。必须保证在保守治疗以及其他内科治疗无效,患者需求急切的情况下,才可实施此项技术。在处理难治性疼痛方面,选择性射频热凝毁损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途径。它可以使疼痛之苦的患者享受较高的生活质量。

(段红光 郭玉娜 倪家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