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头面部所有的表面和深层结构都是由三叉神经及C1~4脊神经分布支配的,大多数头痛(偏头痛除外)都可能与颈椎的病理变化有关。特别是近年来的神经解剖学研究发现上部颈神经和三叉神经核团之间具有联系后,对颈神经在头痛中的作用更加重视。
颈源性头痛可根据神经根的不同受累部分,分为神经源性疼痛和肌源性疼痛。神经根的感觉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引起神经源性疼痛,而其腹侧的运动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则引起肌源性疼痛。与颈源性头痛发生相关的颈部许多解剖结构与颈源性头痛密切相关。
(一)颈源性头痛的解剖学基础
从颈神经离开颈髓,直至分布的头部的神经末梢,整个行程中任何组织结构的病变或致病因素都可以引起头痛,这种解剖学的复杂性可以解释颈源性头痛在临床上的复杂性,颈源性头痛的治疗原则也是针对具体的病变部位采取各种治疗措施,因此了解颈部的解剖是理解颈源性头痛的前提。
1.颈椎棘突。不易从皮外触摸清楚,但第7颈椎棘突则明显突起,自此均可在背侧沿中线向下摸到其他棘突,因此可以辨明各椎体的位置及棘突排列。
2.在颅骨的后下部可摸到3个骨性突起,即枕骨后部的枕外隆凸及两侧耳后乳突。乳突平面相当于第l颈椎平面。
3.第1颈椎(寰椎)外侧突。第1颈椎(寰椎)外侧突可用手指摸到,即在乳突前下方沿乳突与下颌角连线之间,可触到的骨性突起即是。
4.寰枕关节。是所有脊椎关节中活动幅度最大的关节,其与枢椎一起的集合活动范围更为增大,为全脊椎关节之最。枢椎的棘突甚大,但不易摸到,只有用手指自枕外隆突沿中线向下压移,凹陷处触及骨突起,即为枢椎棘突与寰椎后弓结节相连之处。
5.第6颈椎横突。可在两侧颈部摸到,位于颈外浅静脉的外方。自环状软骨平面线向外延伸有一骨性突起,即为第6颈椎横突的后结节。自乳突与第6颈椎横突间作一连线,在其线前大约0.5cm,为第1~6颈椎横突尖的标志处,可沿此线摸到相应各横突尖(也可沿胸锁乳突肌后缘依次向下摸)。
6.环状软骨相当于第6颈椎平面,颈部胸骨上窝(锁骨处)相当于第2胸椎平面。
7.颈侧方胸锁乳突肌后缘与颈外浅静脉交叉处顶端,用手指向下压时,可触及前、中斜角肌间沟,其间有臂丛神经经过。
8.在颈后乳突与枢椎棘突连线的中点,相当于枕后神经处。因此在其外方及胸锁乳突肌后缘深处,为寰椎和枢椎横突孔间的椎动脉,穿刺时不要伤及。
9.颈椎间盘。除第1~2颈椎外,各椎体之间均有椎间盘相连接。其主要作用是便于活动、吸收震荡及衬垫作用,并维持身高。
10.颈椎关节突间关节。每一椎骨均有上、下两对关节突,上一椎体的下关节突与下一椎体的上关节突相互组成关节。各椎体的关节面方向并不一致,乃因椎体不同而异。颈椎上关节突的斜面是向上向后,下关节突面则向下向前,这样有利于颈椎的伸屈活动。
11.颈椎的钩椎关节。是指颈椎椎体外侧部上、下相互间组成的椎体半关节。在颈椎退行性变发生骨质增生时,可造成神经血管的刺激和压迫。
12.颈椎的关节韧带。虽然在形式上不像关节,但它与组成关节功能具有密切关系,如棘突间韧带(ligamenta interspinale)、黄韧带(ligamenta flava)、前纵韧带(ligamenta longitudinale anterius)和后纵韧带(ligamenta longitudinale posterius)。
13.颈椎关节的特点。颈椎关节活动甚为灵活,可以做幅度较大的各方向活动而无痛;例如是伸屈、侧弯、旋转(摇头)点头和环行活动。如屈颈和头向左右旋转时出现疼痛,多提示有颈椎骨关节病。
14.颈椎的生理曲度。颈椎发生疼痛性疾患时,可使原有颈椎生理前凸消失,严重颈椎病患者不能维持头部负重,必须用手支托头部。这种现象也可见于颈椎结核和颈椎脱位等。
15.第7颈椎的棘突不分叉,与第1胸椎棘突明显突出,较易在皮下摸到,有时后者比前者更为显著,不易区分。若以手按压颈胸交界处,嘱患者头部做各方向活动时,第7颈椎的棘突随头部活动而移动,第1胸椎棘突则固定不动。
16.颈椎横突孔。第1~7颈椎的横突均有一小孔,即横突孔(foramen processus transversi),横突孔贯穿椎动脉入颅。骨质增生时,此通道狭窄,该动脉可能受到压迫。
17.从解剖上看颈神经与颈椎序数的关系。在成年人,自脊髓所发出的脊神经起始处,并不恰好穿过其序数相同的椎间孔。脊神经愈向下,则与椎体序数相差数目愈大。一般来说,颈段脊神经自颈椎间孔穿出的位置同高;以后胸及腰段脊神经穿出处比相当的椎体高。
18.高位颈神经。颈源性头痛是由高位颈神经传导的,因此,可以说高位颈神经就是颈源性头痛的神经解剖学基础。高位颈神经包括C1~4脊神经,与头痛关系密切。原来一直认为C1脊神经为运动神经,不含有感觉神经纤维。近年来的研究发现,C1脊神经在寰椎后弓上方发出C1脊神经的后支,分布到头后直肌,头上下斜肌,该神经后支内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纤维,因而可以认为C1颈神经与颈源性头痛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C1颈神经的前支位于寰椎后弓的椎动脉沟内,于椎动脉的下侧向外行,绕寰椎侧块的外侧向前,然后在寰椎横突前侧下降,与C2颈神经的升支在颈内静脉的后侧相互吻合,形成颈神经丛的第一袢。枕下神经为第1颈神经的后支,由寰椎后弓上缘穿出,多数是从椎动脉与后弓之间穿出,少数是从椎动脉上方穿出。然后枕下神经发出分支至头后大直肌、头后小直肌、头上斜肌和头下斜肌,支配这四块肌肉。第1颈神经穿行于枕骨与寰椎后弓之间,经椎动脉沟,在椎动脉的下侧穿出寰枕膜。第1颈神经无内侧支和外侧支之分。
C2脊神经从椎板间隙发出,其后支分出内侧支、外侧支、上交通支、下交通支和头下斜肌支。内侧支与来自C3脊神经的纤维共同组成枕大神经、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这些神经是传导颈源性头痛的主要神经。外侧支分布到头最长肌、头夹肌和头半棘肌。在横突的结节间沟,C2脊神经后支的上交通支与C1脊神后支相连接,其下交通支向下进入第2、第3颈椎关节突关节,与C3脊神经后支相连接。C1~3脊神经后支借交通支相连接形成神经环(或称为颈上神经丛,或Cruveihier后颈神经丛)。C2颈神经根的硬膜外部分位于寰椎后弓和枢椎之间。颈神经节的背侧面紧邻寰椎的下缘,其腹侧面与椎动脉相邻。然后神经向斜下方走行,在寰枢椎形成的拱内朝背外侧走行。在拱内C2神经根形成一个很短的脊神经,继而分成前支和后支。C2脊神经及具分支与寰枢后膜紧密相连,后支位于寰枢后膜的背侧面,介于寰枢椎椎弓与头下斜肌之间。头下斜肌与寰枢后膜附着在一起。
C2脊神经后支与第1颈神经后支交通后分为较细的外侧支和较粗的内侧支,内侧支即为枕大神经。它由头下斜肌下缘弓形向上,跨越枕下三角,穿过头半棘肌,继而在枕外隆突稍外侧穿过斜方肌起点和深筋膜。此穿出点位于枕外隆突最突出点至左右乳突连线的下l/4与乳突最突出点至正中线距离的内1/4交点处。简单地讲枕大神经穿出斜方肌的点位于两侧乳突连线中点水平向外3 cm。在枕外隆突处,枕大神经距后正中线的距离一般为2~4cm,大多数为3cm;在平寰椎后弓节结处,一般是旁开1~1.5cm,在平枢椎棘突处一般是旁开2~2.5cm。其支配区,除部分分布于项肌外,其余伴随着枕动脉分布于枕部的皮肤。有的在半棘肌的深面、头下斜肌的表面发出小支与枕下神经和第3枕神经吻合。
C2神经的前支横行越过寰枢关节囊的外侧,水平走至C2上关节突平面,固定在头下斜肌的肌筋膜上,头下斜肌筋膜也固定在寰枢后膜上。C2神经的前支在寰枢椎横突之间由内向外走行,继而跨越椎动脉的上段,其外侧段与椎动脉的后外侧面紧密附着在一起。该神经斜下走行环绕着中斜角肌或提肩胛肌的前上部。C2神经的前支通过吻合支与C1神经的前支联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共干。由C1和C2神经前支形成的神经干斜向外下方走行,一般位于胸锁乳突肌的深面,中斜角肌和肩胛提肌的前方。神经向后背侧越过中斜角肌,在胸锁乳突肌的下方转向枕颈部。此神经干与C3神经的前支至少有两种形式的联合。
(1)C1和C2神经干在胸锁乳突肌下方分为两个上升的浅表支,此浅表支发出分支与C3前支联合,枕小神经发出分支环绕着胸锁乳突肌,走行至耳后部,分布于乳突的后外侧部。另外,一部分标本有一支较为明显的分支横行越过胸锁乳突肌的背侧面分布至枕部后中线附近。
(2)少数C1和C2神经干也可直接发出分支与C3神经的腹侧支联合,发出枕小神经。枕小神经在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之间穿出,在枕外粗隆水平分为两个分支。枕小神经分布的变异最多,有的在穿出肌筋膜后就分成许多细小的分支,分布范围比较广,在枕后部与枕大神经分支间有众多吻合。有的枕小神经与耳大神经共干,在胸锁乳突肌后上缘分为两支,枕小神经沿胸锁乳突肌后缘继续向上走行,而耳大神经越过胸锁乳突肌分布于耳后部;有的标本的枕小神经在胸锁乳突肌后缘向上走行,分布于枕部及耳郭(廓)背面的皮肤。而耳大神经沿胸锁乳突肌表面向前上行走,至耳郭(廓)及附近的皮肤。在两条神经的走行中分别在胸锁乳突肌中点后缘和耳后处有吻合。
C3脊神经出椎间孔在椎动脉后方发出C3脊神经的后支,其内侧支分布到多裂肌,外侧支分布到头最长肌、头夹肌和头半棘肌。上述这些神经的分支靠近椎动脉经枕骨大孔进入颅腔前的成角处,容易受到椎骨突起及肌肉附着处的刺激及损伤。压迫和刺激这些神经时在头皮上可出现感觉减退、过敏或感觉缺失。第3枕神经为第3颈神经后支的内侧支,第3颈神经的后支绕过第3颈椎关节突后,穿过横突间肌后分为内侧支和外侧支,内侧支行于头半棘肌深面,继而穿过头半棘肌、斜方肌和深筋膜分布于枕外隆突附近的皮肤。
19.来自嗅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三叉神经传入支的终末纤维与C1~3脊神经后根传入纤维在第1~2颈髓后角内相互联系。这些颈神经的感觉范围可向前延伸到前额部、眶下部,受卡压或炎症刺激时可出现牵涉性头部疼痛、耳鸣、眼胀以及嗅觉和味觉改变,类似鼻窦、耳部或眼部疾病的表现。
20.C1~3脊神经离开椎管后大部分走行在柔软的肌肉组织内,软组织的炎症、缺血、损伤、压迫甚至不适当的按摩等均会影响神经功能,引发颈源性头痛。
(二)颈椎及椎间盘退行性变引起椎间孔狭窄
颈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或突出后,经“纤维化”而变“硬”,以后随着组织修复钙化可形成骨质增生。发生骨质增生的椎体相互靠近,其外侧的钩椎关节也相互靠近,失去关节面的正常关系,使椎间孔变形。椎间孔受到侵占,椎间孔的空隙受侵占可造成疼痛和神经功能障碍。椎间孔的大小和形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椎间盘的完整性。
颈椎病之所以可引起头痛,目前尚无完全一致的见解。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型等各型颈椎病均可引起头痛,其发病机制、疼痛性质也有所不同。颈神经直接受挤压:以高颈椎骨赘形成多见,系颈丛神经后支直接受刺激或压迫引致。从头部感觉神经分布可知,顶枕部受枕大神经或枕小神经支配、耳周受耳大神经支配。上述神经都是来自C2~4,故C4以上的颈椎骨赘形成、椎间盘病变、关节突关节错缝引起神经根受累时,均可出现头痛。这是颈椎关节突关节紊乱及神经根型颈椎病出现头痛的主要原因。
但是,在临床上颈椎下段(C5~7)有骨赘形成、椎间盘病变及后关节病变引起头痛者并非罕见,仅用神经根直接受挤压,不能得到满意解释。
在静止状态下,脊柱正常的椎间盘能够维持椎体及后部的关节相互分离,使椎间孔保持完整。颈部活动时,当一个椎体在另一个椎体上滑动时,可使椎间盘变形。正常的椎间盘容许在生理限度内变形并能复原。当椎间盘突出时,无论在静态或动态下,均能影响相邻椎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改变椎间孔的大小和形状。此时,椎间孔内通过的神经和血管均可因压迫、牵拉、成角和炎症而受到刺激。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后,还可使上、下两椎体靠得更近,关节突关节囊松弛。这时椎间关节突关节首先从不等距离的错位发展到半脱位,可造成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损伤。但目前也有人提出颈椎关节突关节的退行性变和椎间盘的退行性变无明确的相互联系。创伤和退行性变无明确的界限,作为致病因素,二者具有互相促进的作用,创伤加速退行性变的发展,而退行性变又增加了发生创伤的机会。
(三)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和突出引起的非菌性炎症
颈椎间盘退行性变、突出,椎间盘物质释放可直接引起非菌性炎症、水肿;由于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椎间盘无血管,所以是免疫豁免区,免疫系统视椎间盘物质为异物而产生免疫排斥反应性炎症,引起颈椎间盘源性神经根炎。除了直接产生根性疼痛外,末梢释放炎性介质使分布区域内软组织发生炎症也可产生疼痛,这是部分患者发生顽固性颈源性头痛的机制。至少有一部分患者的颈源性头痛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和突出有关。
(四)颈椎关节突关节炎
随着对关节突关节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颈椎关节突关节病变是颈源性头痛的重要原因之一。颈椎关节突关节创伤性退行性变关节炎具体的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过程,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创伤和退行性变是引起关节突关节炎的两个肯定性因素。
1.关节突关节的慢性损伤 颈椎关节突关节与全身各大关节一样属滑膜关节,由上、下两关节突组成。关节面与椎体横断平面成40°~45°角,关节面平滑。在日常生活中,颈部的屈伸和旋转等活动较多,主要依靠椎间关节和两侧关节突关节协同完成。不良的工作体位,如打字员、家务劳动者、长时间低头工作者,在关节突关节处可产生剪切力,使关节囊处于紧张状态,而超负载的张力则使关节囊产生创伤性炎症反应,并逐渐变厚和变硬。特别是在发生道路交通意外时,头颈部的挥鞭样损伤可骤然对关节突关节施加超负荷的压力,使关节突关节发生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折,关节囊撕裂及关节囊内积血等。
2.关节突关节的退行性变 随着年龄的增长,退行性变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在关节突关节劳损或受创伤后,会发生关节囊肥厚、瘢痕形成。关节囊反复受损,使滑液分泌功能丧失,滑液分泌减少,关节软骨因缺乏营养而发生退行性变化,逐渐变薄和粗糙。软骨表面破裂可延伸至软骨内,甚至形成小碎片脱落于滑液内。关节表面愈加粗糙并硬化,导致关节突肥大,边缘形成骨赘。软组织内矿物质浓度改变也可使关节囊发生钙化和结构改变,使关节突关节在运动中受创伤更大,从而加速了关节退行性变的发生。
福井等穿刺后向C2~3关节突关节腔注射生理盐水或用电刺激支配C2~3关节突关节的颈神经后内侧支,结果在枕部都诱发出疼痛,Schellhas刺激患者C2~3椎间盘,在枕部均诱发出疼痛,他认为关节突关节的病变或关节突关节的支配神经的病变都可能是颈源性头痛的病因。
挥鞭伤是造成慢性颈源性头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挥鞭伤也称为鞭击样损伤,常见于交通事故时车辆急停,头部向前冲,或前冲撞击后发生后仰,是典型的头颈部过度的屈伸和旋转等超出正常生理范围的异常活动,对寰枕和寰枢关节之间的C1和C2神经根产生压迫或牵拉,造成慢性颈源性头痛。挥鞭伤后常残留颈部的多种慢性损伤,包括颈部软组织慢性炎症,慢性颈椎骨质增生以及瘢痕压迫脊神经等因素,是有些患者的颈源性头痛长期存在,反复发作的原因。
3.椎间盘退行性变和关节突关节病变的关系 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后,关节突关节通常易发生严重损伤,与脊柱屈伸运动支点部位改变有关。关节突关节对运动具有限制作用。如发生椎间盘退行性变,运动即失去平衡而不规则。实验证明,在正常充分屈伸时,运动支点经过椎间盘髓核的后方,在椎间盘退化时,运动支点即向后移,严重时支点甚至可经过关节突关节,使其在屈伸时受到严重损害。这种不规则运动可加速关节突关节的退行性变。
(五)肌肉痉挛
颈源性头痛也可产生于颈部肌肉组织,一方面神经根,特别是其腹侧的运动神经根(前根)受到压迫或炎症侵袭时反射性引起颈部肌肉痉挛;另一方面,持续性肌肉慢性痉挛可引起组织缺血,代谢产物聚集于肌肉组织,代谢的终末产物引起肌筋膜炎,产生疼痛,并可直接刺激在软组织内穿行的神经干及神经末梢产生疼痛。
颈部的软组织痉挛导致头痛:由于颈项部肌肉过度紧张,引起神经纤维受挤压,故有人将此类头痛称为“肌紧张性头痛”。主张用松弛肌紧张的治疗方法进行缓解。但是,颈椎病引起的此类头痛,其原发性病因仍然是颈椎骨性改变,而肌肉痉挛是继发性的。国外有人证明,这样的患者额肌静息时的肌电活动水平高于正常人。我们给此类患者做肌电图,颈项肌肉较难出现电静息,而易见到肌紧张电位。
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肌肉持续收缩以维持姿势,使肌肉供血减少,继发肌肉痉挛,并使韧带、肌筋膜容易发生损伤;冗长而乏味的精神活动或体力劳动,在全身各部位中最容易引起颈部神经、肌肉紧张,这些是青少年颈源性头痛的常见原因。我们在门诊工作中经常遇到青少年颈源性头痛患者,多有长期低头读书的习惯,改变成抬头读书后,症状明显缓解。
(六)颈交感神经受刺激或压迫
颈椎旁的交感神经或节后纤维受骨赘或炎症刺激或压迫时,易引起头痛。交感型颈椎病几乎无例外的都有头痛,并伴有心悸或心动徐缓、多汗或汗闭等。患者经脊神经根阻滞效果不明显,而星状神经节阻滞可有显效。这些现象说明,有些颈源性头痛属交感神经受累。
(七)椎-基底动脉缺血
造成该动脉缺血的原因是椎动脉直接受骨赘挤压,或者因交感神经受累引起椎动脉痉挛。临床上以后者居多,故颈源性头痛与颈源性眩晕可同时存在或交替发作单纯脊髓型颈椎病;有的亦出现头痛,且表现眼、面、颌部疼痛。面部呈葱皮样感觉减退,即越近面部外侧感觉障碍越明显,近鼻侧感觉障碍不明显,这与三叉神经脊束核受累有关。
(八)各种原因的颈神经病变
与颈源性头痛发生相关的颈部神经病变与颈源性头痛密切相关。Silverman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部分颈源性头痛是继发于枕大神经在行程中受到腱性组织的损伤或神经旁的淋巴结、枕动脉的直接压迫。
Piovesan等在3名自愿者右侧枕大神经处注射无菌水,结果在注射的过程中这3名自愿者的同侧额、顶及眶部都诱发出疼痛,这一结果提示枕大神经受刺激可以发生颈源性头痛。
Jansen在采用手术治疗顽固性颈源性头痛时发现有些患者的C2神经根受其周围的静脉丛、动脉环、动静脉畸形、瘢痕或肥厚韧带压迫,并认为这些组织的压迫或粘连是产生颈源性头痛的原因。Dreyfuss等向枕寰关节腔及寰枢关节腔内注射造影剂,使支配这些结构的神经产生痛觉传入,结果在枕部都诱发出疼痛,并且疼痛常常放射至同侧额、眶部,与患者原有的颈源性头痛症状相似。
Bogduk认为凡是高位颈神经所支配的结构分布(表9-1),发生病变刺激到高位颈神经,都可以引起颈源性头痛的发生。因而主张颈源性头痛不是一种疾病,而更像是一类临床综合征。
表9-1 C1~3神经分布的对象
(九)神经聚合理论
目前,对颈源性头痛的发生机制仍不完全清楚,有许多线索提示其中基本机制是神经聚合。当来源于躯体两个不同部位的初级传入神经纤维与脊髓内的同一个二级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时,其中一个部位神经病变产生的痛觉冲动就可能被误认为是来源于另一部位的初级神经纤维的传入。后枕部及其与冠状缝之间区域是由枕大神经、枕小神经及耳大神经支配,其余头部区域感觉是由三叉神经和面神经、舌咽神经及迷走神经的躯体感觉传入纤维共同支配。Bogduk认为颈源性头痛是颈部病变引起高位颈神经的痛觉传入,通过支配头部神经和高位颈神经在中枢通过聚合而产生的一种牵涉痛,并提出这种神经聚合并不只简单发生在高位颈神经与三叉神经传入纤维及混入面神经、舌咽神经及迷走神经的躯体感觉传入纤维之间,尚发生于高位颈神经之间。
多位学者认为接受三叉神经和混入面神经、舌咽神经及迷走神经的躯体感觉传入纤维的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可下降至C1、C2节段,其尾侧可达C3节段,有人甚至认为可达C4水平,与高位颈髓后角相连,因此有人将二者合称为“三叉颈神经核”。此核是高位颈神经和三叉神经和混入面神经、舌咽神经及迷走神经的躯体感觉传入纤维之间发生聚合的神经解剖学基础。Kerr等对猫脑干及高位颈髓进行电生理纪录,结果发现此部位部分神经元既可接受高位颈神经痛觉传入,又受三叉神经感觉纤维的支配,在功能上证实聚合可发生在高位颈神经和三叉神经之间。Ancus—Lcppan等同样通过分别刺激猫的上矢状窦和枕部神经,结果在高位颈髓后外侧角记录到电活动,进一步证实枕部神经与支配上矢状窦的三叉神经可以在颈髓发生聚合。
有研究表明高位颈神经中枢端神经末梢存在重叠分布。C2节段神经纤维进入脊髓后不仅终止于C2节段后角灰质,而且还上升至C1节段和下降C3节段与其灰质发生突触联系。C3节段神经纤维与C2节段相似,也表现为上升和下降,而C1节段神经纤维仅终止于本节段后角灰质。这些神经中枢端的重叠分布为高位颈神经之间发生聚合提供了解剖上的可能。值得一提的是,颈源性头痛患者头面部疼痛主要集中在额、颞及眶部,Biondi认为这是由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内神经元的有序分布使三叉神经眼支与高位颈神经可发生最大程度的聚合。
(十)颈源性头痛的神经形态学分析
根据头痛的特定部位及检查,即可明确病变累及的神经。但许多病例,其头痛并不局限在某一神经分布区。这是由于来自颈部的痛觉传入纤维在脊髓后角内以及在突触传递过程中发生会聚的结果;颈上神经节和三叉神经眼支等之间的联系,可以解释患者的枕额痛。在颈部,枕大神经和枕小神经之间有广泛的交通支,这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枕部,枕大神经发出分支,有的与枕小神经分布区重叠;而枕小神经在枕部等处与耳大神经和枕大神经等神经相吻合。三叉神经与颈神经在三叉—颈神经核内的会聚,使中枢无法区分来自颈神经或三叉神经的疼痛刺激,常将来自颈部的伤害性刺激误认为头痛。颈上神经节还发出细支至颈部韧带和骨骼,当寰枕关节及C1~2之间背侧的深部组织和C2~5棘间韧带受到刺激时,引起头枕及项上部痛,可牵涉至额部,这是由于其神经支配来自脊髓颈节及脑干,感觉冲动通过三叉神经脊髓束,联系于上两个脊髓颈节所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