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赤医针疗法在国内外的反响

赤医针疗法在国内外的反响

时间:2023-04-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韩国学者们还购买了赤医针,回国后在临床开展治疗应用。笔者的《赤医针疗法》一文,获年度世界华人医学优秀论文奖。1998年10月,“98香港国际中医药暨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大会”在中国香港召开,笔者的《赤医针疗法》论文被评为学术成果金杯奖。赤医针这一独特疗法,自1992年起引起国外医学界的关注。

1970年3月,由沈阳铁路医院及解放军某部队医院合作编写《赤医针疗法》手册,此后东北的沈阳、大连、丹东、锦州、凤城等地区举办多期推广应用赤医针疗法学习班,并在当地一些医疗单位中开始应用此疗法治疗常见病及疑难病。

1976年,在辽宁省大连市举办新医疗法培训班,“赤医针疗法”列为新医疗法的学习内容之一。

1980年,在沈阳召开的全国针灸临床学术会议上,丹东市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在大会上交流了《赤医针疗法的临床应用》一文,受到鲁之俊、王雪苔等著名针灸专家的肯定和好评。

1992年9月,辽宁省中医研究院国际培训部举办针灸高级培训班,邀请辽宁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张怀忠主任讲述赤医针疗法的特定穴、针法及适应证等,受到来自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学者们的赞誉。韩国学者们还购买了赤医针,回国后在临床开展治疗应用。中国台湾地区黄桂全医师听课后,对这一新的特种针法给予了较好的评价,并向笔者赠送了其编著的台湾特种针法研究所丛书系列之七《道家特效一针疗法》。

1997年9月,北京召开“97年世界华人医学学术交流大会”。笔者的《赤医针疗法》一文,获年度世界华人医学优秀论文奖。

1998年7月,在中华特种针法全国第三届学术交流大会上,经评委会评议确定笔者的《赤医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48例》学术论文,被选为大会学术交流论文,并载入大会论文集。

1998年10月,“98香港国际中医药暨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大会”在中国香港召开,笔者的《赤医针疗法》论文被评为学术成果金杯奖。

2001年9月,笔者弟子张艳苓等的《赤医针治疗胃扭转27例》论文,在辽宁省针灸学术交流大会上,被评为优秀论文。

2003年10月,在中国针灸学会、《中国针灸》杂志社主办的环球杯全国针灸特技演示暨学术大会上,笔者的赤医针疗法经现场演示,获优秀演示奖。

赤医针这一独特疗法,自1992年起引起国外医学界的关注。由辽宁省中医研究院国际培训部为主办单位,笔者先后为国内外针灸界学者举办赤医针疗法讲座及学术交流会、学习班等10余期,外国针灸师们对该疗法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并进行了深入探讨学习。

还多次提出协同研究的意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