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冠状动脉痉挛的发病率

冠状动脉痉挛的发病率

时间:2023-04-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由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心绞痛已被称为“冠状动脉(血管)痉挛性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的概念已经不常用。冠状动脉痉挛的本质是血管的舒缩功能调节紊乱。同时用于冠状动脉痉挛激发试验的药物也有所不同,因此,各个国家冠状动脉痉挛的发病率数据存在差异。

从1959年Prinzmetal等提出了变异型心绞痛的概念至19世纪70年代初,随着冠状动脉造影的广泛应用,冠状动脉痉挛在冠状动脉造影过程中得到证实,确定了冠状动脉痉挛是变异型心绞痛的病因。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冠状动脉痉挛不仅是变异型心绞痛的发病原因,同时也在冠心病的其他类型包括无痛性心肌缺血、劳力性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的发病中起了重要作用。因此,变异型心绞痛只是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冠状动脉缺血综合征的一个方面。目前由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心绞痛已被称为“冠状动脉(血管)痉挛性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的概念已经不常用。

冠状动脉痉挛的本质是血管的舒缩功能调节紊乱。日本学者在冠状动脉血管舒缩反应性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20世纪之前,冠状动脉痉挛的研究30%是在日本进行的,日本和韩国关于冠状动脉痉挛的研究相对成熟,许多心血管病研究中心都在冠状动脉造影时把冠状动脉痉挛激发试验作为常规的检查,但是因为尚不能做到每次冠状动脉造影时均可以系统地进行冠状动脉痉挛的激发试验检查,也不宜将现有的冠状动脉痉挛激发试验应用于所有人进行普遍筛查,也就无法得到冠状动脉痉挛在总体人群中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资料。因此,目前不论是东方国家还是西方国家,关于冠状动脉痉挛发病率的数据仍然不够充分,只能通过特定的临床研究人群的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的一般性汇总。

关于冠状动脉痉挛的标准,东、西方也存在着差别。在冠状动脉痉挛激发试验中,欧洲多采用较低的乙酰胆碱剂量、以试验过程中出现可逆性血管狭窄75%~90%为影像学诊断标准,而日本则采用较大的乙酰胆碱剂量、并以出现可逆性的血管狭窄≥99%为标准。同时用于冠状动脉痉挛激发试验的药物也有所不同,因此,各个国家冠状动脉痉挛的发病率数据存在差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