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时间:2023-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验进行得很顺利,最终的结果是由来自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数学教授阿纳托·拉波波特获得冠军。拉波波特所采取的策略非常简单:针锋相对。换句话说就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对于对方的背叛行为一定要报复,不能总是合作。不能因为对方一次背叛,就没完没了地报复,以后对方只要改为合作,本方也要合作。再比如商战中的报复性措施,有效的报复性措施起到的是警告的作用,是将己方立场传达出去的一种方式。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_无逻辑,无生活.I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学者罗伯特·爱克斯罗德为了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设计了一个实验。开始实验前,他先设定了两个前提:一是每个人都是自私的;二是没有任何权威干预每个人的决策,也就是说,个人可以完全按照自己利益最大化的企图进行决策。

这场实验是一场计算机模拟竞赛,竞赛的内容很简单,两个人参加游戏,每个人都要在合作与背叛之间做出选择。如果两个人都选择合作,那么每人得8分;如果一个选择合作另外一个选背叛,那么选择合作的得0分,选择背叛的得10分;如果两个人都选择背叛,那么每个人得2分。当然,这个游戏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一遍又一遍地玩上200次。

这个游戏实验更能反映出日常我们的人际关系,因为人际关系中的人们之间重复性交易更普遍一些。

实验进行得很顺利,最终的结果是由来自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数学教授阿纳托·拉波波特获得冠军。拉波波特所采取的策略非常简单:针锋相对。换句话说就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其具体做法就是:首轮对局一定采用合作的策略,以后每一步都紧随对方上一步的策略。如果对方上一次合作,本方这一次就合作;若对方上一次不合作,本方这一次就不合作。

为了验证这次实验的结论,爱克斯罗德又邀请了更多的人来进行第二次实验,规则不变。这一次,最终获胜的仍然是采取针锋相对策略的人。

由此可见,针锋相对策略确是行之有效的人际关系策略,说白了就是一报还一报或“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这种策略是采用以下有规律可供遵循的行为将对手纳入长期合作的轨道上来:

①善良的。即从不首先背叛。

②可激怒的。对于对方的背叛行为一定要报复,不能总是合作。

③宽容的。不能因为对方一次背叛,就没完没了地报复,以后对方只要改为合作,本方也要合作。

针锋相对策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很广,比如,当别人打你一拳,你若打回一拳,这本身并不能减轻你已挨那一拳的疼痛,而且用力打回一拳通常也得不到快感。但这么做却有实实在在的现实原因在其中:打不还手只会让对手更加猖狂,而选择回击是遏制对方进一步侵犯的有效方式。再比如商战中的报复性措施,有效的报复性措施起到的是警告的作用,是将己方立场传达出去的一种方式。

你如何对我,我便如何对你,公平合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