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厥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症状,是由多种病因所致的快速的、短暂的、能自行恢复的全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一过性意识障碍。可由近百种原因引起,其发病原因和机制复杂,涉及多学科。其中心源性晕厥占8%~39%,且属于预后严重不良的晕厥。据佛明翰研究显示心源性晕厥1年病死率为18%~33%,1年的猝死发生率在心源性晕厥中占24%。由于冠状动脉痉挛患者可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且可能诱发恶性心律失常,从而引起心源性晕厥甚至猝死,因此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心源性晕厥应当引起重视。
Igarashi用甲基麦角新碱激发试验来探讨部分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痉挛的可能性。在14例中9例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其中3例发现多支血管痉挛。研究中有2例发生晕厥,其中1例激发试验中出现心搏停止和意识丧失。其余患者试验中无晕厥发作。作者认为因痉挛在冠状动脉造影检出后迅即被解除,未能诱发出更多的晕厥。该研究提出多支血管痉挛所致的电机械分离是冠状动脉痉挛性晕厥的一种重要机制,也是影响生存率的最重要因素。在9例发生冠状动脉痉挛患者中,7例供应下壁的冠状动脉被诱发出痉挛,因此作者认为冠状动脉痉挛所引起的下壁心肌缺血可能会诱发迷走神经反射性晕厥,导致心搏骤停或血流动力学紊乱。
当前有关冠状动脉痉挛性晕厥临床研究资料很少,但个案报道较多,相关疾病已引起学术界高度重视。200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发布的晕厥诊断和治疗指南明确指出对于临床上不明原因的晕厥患者,需要行心导管检查以明确冠状动脉病变的情况,如未发现有缺血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这种患者冠状动脉造影中应做麦角新碱试验,以发掘可能存在的冠状动脉痉挛性晕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