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暑醒苏饮

清暑醒苏饮

时间:2023-04-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患者于1971年7月6日入院。急拟清暑宣肺,开窍熄风。投以清暑醒苏饮合人参至宝丹1颗,浓煎,分2次鼻饲。身热不恶寒,已无手太阴证。神气欲昏,而又时时谵语,就得谨防内闭,故以芳香开窍,苦寒清热为主了而潘先生清暑醒苏饮合人参至宝丹,就是此法的升华。温病、霍乱吐泻,腹痛泻痢之发于夏月者,中医均皆列入暑症范畴,于此可见暑症范围之广。上述说明中暑发生的内因以虚为主。

【组成】 竹沥60g,石菖蒲、郁金、川贝母、麦冬各6g,芦根30g,金银花18g,扁豆花12g,远志5g,六一散9g(包)。

【功用】 清暑开窍。

【适应证】 暑热夹痰浊蒙闭心窍而见发热神昏,喉间痰鸣等症。

【潘氏临证心得】 病例:杨某,男性,38岁。患者于1971年7月6日入院。证见:身热达40℃,今午突陷昏迷,头汗如淋,四肢瘛疭,呼吸喘促,两目对光反射迟钝,瞳孔散大,角膜呈混浊,舌苔黄燥、质淡红,脉象细数。暑热夹秽之邪。蒙闭心包:肺失清肃,肝风煽动。

急拟清暑宣肺,开窍熄风。投以清暑醒苏饮合人参至宝丹1颗,浓煎,分2次鼻饲。经过:本例入院后,虽做了腰穿、血象等检查,而原因未明,除应用抗生素,脱水剂等西药外,并进如上所拟之中药。于治疗第3天后,至宝丹改为每次2颗,汤剂依上方加减,至治疗第6天始神识略清,身热减轻。

【解读赏析】 暑热挟痰浊蒙闭心窍而见发热神昏,在《金匮》谓太阳中暍,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其汗,则恶寒甚。

张石顽注:“谓太阳中暍,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此因暑而伤风露之邪,手太阴标证也。手太阴小肠属火,上应心包二经,皆能制金烁肺,肺受火刑,所以发热恶寒,似足太阴证。其脉或见弦细,或见芤迟,小便已,洒然毛耸,此热伤肺胃之气,阳明本证也。发汗则恶寒者,气虚重夺(当作伤)其津(当作阳)也,东垣特立清暑益气汤,足补仲景之未逮。”而证见“脉虚,夜寐不安,烦渴,舌赤,时有谵语,目常开不闭,或喜闭不开,暑入手厥阴也。手厥阴暑温,清荣汤主之,舌白滑者不可与也。”这就类于本案本方之例了。

温病学上指出,夜寐不安,心神虚,而阳不得入于阴也。烦渴舌赤,心用恣而心体亏也。时有谵语,神明欲乱也。目常开不闭,目为火户,火性急,常欲开以泄其内火,且阳不下交于阴也。或喜闭不开者,阴为亢阳所损,阴损则恶见阳光也。故以清荣汤急清荣中之热,而保离中之虚也。

若舌白滑,不惟热重,湿亦重矣,湿重忌柔润药,当于湿温例中求之,故曰不可与清荣汤也。犀角、地黄、玄参、竹叶、麦冬、朱砂、黄连、金银花、连翘。病情到了手厥阴暑温时,身热不恶寒,精神不了了,时时谵语者,安宫牛黄丸主之,紫雪丹亦主之。身热不恶寒,已无手太阴证。神气欲昏,而又时时谵语,就得谨防内闭,故以芳香开窍,苦寒清热为主了而潘先生清暑醒苏饮合人参至宝丹,就是此法的升华。

中医一般所谓的暑症,所包括范围甚广,广义言之,凡属夏季之一切热性病,均可以包括在暑症范围之中,《素问·热病论》谓:“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王纶《明医杂著》谓:“霍乱吐利、痰滞呕逆、腹痛泻痢……乃因暑而致之病也,以其因暑而得,故亦谓之暑病。”吴鞠通《温病条辨》谓:“暑温者,正夏之时,暑病之偏于热者也,湿温者,长夏初秋,湿中生热,即暑病之偏于湿者也。”《景岳全书》谓:“暑本夏月之热病,有中暑而病者,有因暑而致病者。”温病、霍乱吐泻,腹痛泻痢之发于夏月者,中医均皆列入暑症范畴,于此可见暑症范围之广。

昔年方药中先生曾归纳中暑的发生原因,认为一般可以从外因与内因两方面来认识。中暑症状发生的外因,一般大致有气候炎热,主要系由于夏月天气炎热、外界气温增高以致人体不能适应所致,《金匮要略》谓:“太阳中热者,喝是也。”李东垣谓:“暑热者,夏之令也,火行于天地之间,人或劳动,或饥饿,元气亏乏,不足以御天令亢极,于是受伤而为病,名曰中暑,亦名中热。”朱丹溪谓:“暑乃夏月炎暑也,盛热之气者火也,有胃,有伤,有中。”张景岳谓:“阳暑者,乃因暑而热。”这些都明显说明夏令天气炎热即可以使人因炎热而发生中暑。

劳动因素。中暑症状的发生,往往系由于人体在夏月炎热气候中过度劳动所致,张洁古谓:“行人或农夫于日中劳役得之者,名曰中热。”李东垣十书谓:“暑症……天气大热之时,在于路途中劳役得之,或在田野间劳形得之。”这些都明显说明了在夏月炎热气候中,过度的体力劳动,即可以使人因此而发生中暑。

饮食起居失调。中暑症状的发生,往往可以由于夏日起居失调或饮食不慎所诱发,张洁古谓:“避暑热于深堂大厦中得之者,名曰中暑。”喻嘉言《医门法律》谓:“中暑……因避天日之暑热而反受阴湿风露瓜果生冷所伤。”李东垣《十书》谓:“暑病皆因饮食失节,劳倦所伤,日渐因循,损其脾胃、乘暑天而作病。”这些都明显说明了在夏月炎热气候中饮食起居等失调可以使人容易发生中暑。

关于中暑症状发生的内因,中医一般均责之于虚,质言之,亦即认为中暑症状的发生,常系由于患者生理调节障碍不能适应外界气温变化而致病,李东垣《十书》谓:“元气亏乏,不足以御天令亢极,于是受伤而为病。”又谓:“虚则邪入,邪入则病,不虚则天令虽亢,亦无由以伤之。”喻嘉言《医门法律》谓:“体中多湿之人,最易中暑。”又谓:“虚者,阳之虚也。平素阳气衰微不振,阴寒久已用事,一旦感召盛暑,邪凑其虚,此湿暑病之得自虚寒者也。”上述说明中暑发生的内因以虚为主。中医对于中暑发生的内因是高度重视的,认为外因与内因互为因果,单独的外因如果不在内因同时作用之下,一般说来不致于发病,所谓“不虚则天令虽亢,亦无由以伤之”也。

按照现代医学认识,夏月中暑的发生原因,一般亦不外下列三点。①主因:由于外界气温过高,人体内体温调节中枢因高热而受到压制,身体散热功能发生障碍,因此体温上升致病;②素因:易于罹病之体质,如老年人,向来健康不佳者,肥胖者,高血压者,均易在夏月发生本病;③诱因:过度体力劳动,房屋通气不良,空气湿度高,饮酒……等等,均可诱致本病之发生。根据以上所述三点,联系以上所述中医对于中暑的病因认识,从概念上来说,基本上是一致的,完全可以相互理解。

关于病机,归纳起来一般也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中暑症状的发生,从发病部位上来说,中医认为主要是由于人体在病因作用之下,“心”病所致,如严用和《济生方》谓:“暑者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脏为心。是以暑喜伤心。”李东垣《十书》谓:“动而伤暑,心火大盛……。”所谓“心”,大致上是指人体中具有主持全身作用的高级器官,因此所谓暑病属心,质言之,亦即暑病的发生,系由于人体在病因作用之下,人体中具有主持全身作用的高级器官作用障碍致病。②中暑症状的发生,从临床现象上来说,属于火病,如朱震亨心法谓:“暑乃夏月炎暑也,盛热之气者,火也……。”王纶《明医杂著》谓:“伤暑发热是火邪伤心。”所谓“火”,其含义有二:一方面的含义是指病因,例如天气炎热,气温增高,或烧伤烫伤等,都可以叫做火;另一方面的含义是指人体的各种紧张亢进现象,因此所谓暑为火病,质言之,亦即指暑病的发生,系属于因天气炎热人体作用紧张亢进过度而发生的疾病。③中暑症状的发生,从症候性质本身来说,多属虚证。暑症多虚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夏月伏阴”,朱丹溪《夏月伏阴论》谓:“长夏气在肌肉,所以表实,表实者里必虚,世言夏月伏阴在内,此阴字有虚之义。”张景岳《夏月伏阴续论》谓:“夏月之阳,尽浮于外,则阴伏于内,阴盛则阳衰也……阳浮于外,则气虚于中矣,气虚即阳虚也……当三冬之寒冽而井,泉则温,盛夏之炎蒸而泉源则冷,此非外热内寒,外寒内热之明验乎。”

所谓阴,其含义之一是指人体作用的衰退或衰竭,伏即潜伏之意,因此所谓夏月伏阴,质言之,亦即谓人体在夏月气候之中。由于炎热影响,人体作用随时处于比较紧张亢进状态,因而也就时刻潜伏着一种骤然衰退甚至衰竭的危机。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因为暑伤元气,李东垣《十书》谓:“中热者阴症,为热伤元气。”王纶《明医杂著》谓:“若行人或农夫于日中劳役得之者,是动而得之……乃天热外伤元气也。”喻嘉言《医门法律》谓:“夏月人身之阳,以汗出而外泄,人身之阴,以热而内耗,阴阳两俱不足。”

方药中先生认为,所谓气,其含义之一,是指人体正常生理调节代偿功能,元字同源,因此所谓元气,当是指人体生理调节代偿功能来源之意,按照中医的认识,人体之所以能够维持正常生理活动,主要在于人体内部的阴阳协调,质言之,亦即认为人体有形之阴,如组成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之各种必需物质,与无形之阳,如人体各器官之正常生理功能,相互协调,相互作用所致,在夏月炎热气候之中,由于热的影响,人体各种器官的作用,常由于过度紧张亢进而处于衰惫状态;人体中各种生理必需物质,亦常由于消耗过多而处于供应失调状态,这种现象也就是喻嘉言所谓的“夏月人身之阳,以汗出而外泄,人身之阳,以热而内耗,阴阳两俱不足。”“夏月伏阴”与“暑伤元气,”实质上是一致的,是同一问题的两方面,前者说明了人体在自然环境气候变化中的病理生理变化,后者说明了外因与内因之间的相互影响。

“夏月伏阴”“暑伤元气”是中医根据自然变化规律,从客观实践中得出来的一个结论,从这个结论中,肯定了在夏令炎热气候之中,人体体质的一般病理状态虚者居多,由于此,所以中暑症状从症候性质上来说也就多属虚证。

关于中暑症状的病机,一般来说大致不外以上所述三点,这三点在临床上对于中暑患者的诊断与治疗都很重要。由于暑病属心,而心又是人体君主之官,所以中暑一般属于重症;由于暑病在临床现象上属热,所以在治疗上要注意清暑去热;由于中暑在症候本质上属虚,所以在治疗上要注意到益气养阴。这些都与临床治疗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应该深入地认识与理解。

关于中暑的一般症状,《金匮》谓:“太阳中暍,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又谓:“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又谓:“太阳中暍,身热疼重,而脉微弱。”严用和《济生方》谓:“夫中暑……令人身热头痛,状类伤寒,但背寒面垢,此为异耳,甚则昏倒不知人,手足微冷,烦渴口燥,或吐或泻,或喘或满,此皆暑气之所为也。”刘完素《六书》谓:“中暑大汗自出,脉虚弱、头痛目干、倦怠烦躁、或时恶寒、或畏日气。”戴思恭《证治要诀》谓:“中暑为症,面垢,闷倒、昏不知人、冷汗自出、手足微冷、或吐泻、或喘满。”

关于中暑的一般症状,主要有下列两点:①中暑患者在症状上一般有发热、恶寒、汗出、头痛、身重、口干、心烦、倦怠、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结,严重的可以昏仆倒地,不省人事;②中暑患者在体征上一般有面垢、脉虚,严重的可以有汗冷、肢厥、或有抽搐。

关于中暑的症候类型,主要是以上述一般症状为基础,视其中以何者为主要表现而加以分类。根据中医书上相关论述,中暑类型一般大致可以分为:①中暑阳证。中暑患者在临床表现上以发热、汗出、烦渴、便结、溲赤、脉洪等症状为主者,中医认为即属于中暑之阳证,张景岳全书谓:“如身热,头痛、烦躁、大渴、大汗、脉洪滑、喜冷水、大便干结、小水痛赤之类,皆阳证也。”中暑阳证,中医书中亦名阳暑。②中暑阴证。中暑患者在临床表现上以恶寒、冷汗、肢厥、脉微、呕逆、泄泻、口虽干而不欲饮,或虽欲饮而喜饮热、或气喘不已等为主者,中医认为此即属于中暑之阴证,张景岳全书谓:“凡中暑热者,人皆知其为阳证,而不知阳中有阴也,盖外中热邪,而内亦热者,方是阳证……若内本无热,而因热伤气,但气虚于中者,便有伏阴之象,故凡治暑热之证,最当辨其阴阳虚实,若脉虚无力,或为恶寒背寒,或为呕恶,成为腹痛泄泻,或四肢鼻尖微冷,或不喜凉茶冷水,或息短气促,无力以动之类,皆阳中之阴证也。”③暑风。中暑患者在临床表现上为卒然昏倒、不省人事,或四肢搐搦者,中医即呼为暑风,戴思恭证治要诀谓:“暑风者,夏月卒倒不省人事者是也。”李梴《医学入门》谓:“暑风乃劳役内动五脏之火与外火交炽,则金衰木旺生风。”喻嘉言《医门法律》谓:“夏月卒倒,不省人事,名曰暑风。”

以上三种中暑症候类型,如以现代医学加以分析,中暑阳症似属于现代一般所谓的中热型;中暑阴证则似属于现代一般所谓的衰弱型或中暑衰竭;暑风则似属于现代一般所谓的痉挛型,当然也可以包括夏令里其他脑血管疾病在内。

中暑在体征方面,必须注意望诊。临床上中暑患者,面部多灰暗无神,皮肤无正常应有之光泽,中医谓为面垢,是为中暑患者特点之一。中暑患者,精神每多衰惫不振,呈极度乏力状态。体倦较其他热病突出,亦为中暑患者临床上特点之一。汗出情况如何?必须仔细检视,发热有汗者,多属阳暑,皮肤干燥无汗者,多属阴暑。神志不清,或抽搐拘急者,谓为暑风。闻诊:中暑患者,一般多呈呼吸微弱,声音短小,疲乏情况,常较其他急性热病突出。问诊。应着重询问:其一,发病经过,动而得之者为阳暑,静而得之者为阴暑。其二,全身伴随症状,这点应着重在寒热情况、汗出情况、口渴情况三方面的详细询问,根据此三点,临床上即可大致鉴别其症状性质,属表、属里,症候类型为阳为阴。切诊。阳暑患者脉多见沉数,亦可见洪芤;阴暑患者,脉多见浮弦,但浮弦脉之中,重按亦多呈芤象,中暑患者,脉虚是为临床特点。

方药中先生说,中暑患者其症状上某些地方可与其他发热疾病相类似,临床上颇难鉴别,但中暑患者在体征上如面垢、心烦、体倦、脉虚等亦具特点,如再参合其发病经过,病历特点,当亦不难据此对中暑患者作出正确的诊断。

中暑的治疗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方面

对于中暑患者的一般处理,重在对患者的急救和护理方面。关于这方面,归纳中医文献中相关论述及民间经验,大致如下。把患者迅速移于风凉地方:如李梴《医学入门》谓:“若道途卒倒,汤药不便,恐气脱难治,急扶阴凉处……”不可睡卧在潮湿的地方,中暑患者虽然应迅速把他移居在风凉的地方,但切忌潮湿,如李梴《医学入门》谓:“……急扶阴凉处,不可卧湿冷地。”忌饮冷水或用冷水冲洗:如戴思恭《证治要诀》谓:“中暑……切不可以冷水及用十分冷剂……”温熨少腹部:中暑患者可以用热的东西温熨少腹部,如《金匮要略》谓:“凡中暍死,不可使得冷,得冷便死,疗之方。屈草带绕暍人脐,使三两人溺其中令温,亦可用热泥和屈草,亦可扣瓦椀底,按及车缸以着暍人,取令溺须得流去,此谓道路穷卒无汤,当令溺其中,便可与之,不可泥其车缸,恐此物冷,暍既在夏月,得热泥土,暖车缸,亦可用也,”李梴《医学入门》谓:“掬道上热土放脐上,拨开作窍,令人尿其中,或外用布蘸热汤熨气海立醒……”车缸即车轮轴上的铁器,热土即被太阳晒热了的泥土,用这些东西或者人尿来作治疗都是因为路上中暑者卒倒,取其他东西来不及,就地想法热熨的意思。如果有其他东西可以作少腹部热熨,那就不一定要用这些办法。任何热的东西都是可以的。刮痧:中暑,民间认为属痧症,可以用刮痧的办法来作急救,其法是在患者胸、腹、颈项、肩、背、及手足弯等处,用手指拑扭或用羹匙铜钱边缘刮皮肤,使皮下出血,皮肤上出现青紫出血斑,这样症状会逐渐减轻。

中暑患者的药物治疗,也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益气:前已述及。中暑症状的发生由于夏月伏阴与暑伤元气,在症候性质上多属虚证,因此对于中暑病人的临床治疗,一般也认为益气是一个主要的治疗方法。所谓“气”,临床上主要是指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因此,所谓益气,亦即指恢复或加强人体正常生理调节代偿功能之意,由于益气的办法可以恢复或加强人体正常生理调节代偿功能,因此,中暑阴证,亦即中暑以后衰弱或衰竭情况较著之患者,在治疗上即适宜于益气的办法。益气的方剂很多,临床上常用者,一般有清暑益气汤、人参益气汤、大顺散等方剂。

养阴:“夏月人身之阴,多因热而内耗”或者“因汗多而外泄”,因此,对于中暑患者来说,养阴也是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所谓阴,前面也谈过,其含义之一,即指构成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各种有形物质之意;所谓养阴,亦即指直接或间接增加或补充此类物质,由于养阴的办法可以直接或间接增加或补充构成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各种有形物质,因此,凡属汗多,渴甚,热高之中暑患者,临床上即必须用养阴的办法来作治疗。中医养阴的方剂也是很多的,对于治疗中暑所常用者,一般有竹叶石膏汤、生脉散等方剂。

清热:中暑症状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暑热侵害人体,中暑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火症热证,因此,对于中暑患者来说,清热也是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所谓热,其含义之一,即指人体在病因作用之下所出现的功能紧张亢进之意,因此,所谓清热也就是指解除或抑制此种过度紧张亢进功能的治疗方法。由于清热的办法可以使人体紧张亢进的功能能够得到解除或者能使它受到抑制,因此,中暑阳证,亦即中暑以后,全身情况以旺盛紧张较显著之患者,即适宜于用清热的办法来作治疗。中医清热的方剂也很多,一般用于中暑者,有白虎汤及其加味方、玉露散、玉泉散、清营汤等方。

除湿:体中多湿之人最易中暑,一般还认为暑必夹湿,因此除湿也是治疗中暑常用方法之一。所谓“湿”,其含义之一,是指人体在病因作用之下所积潴之非正常液体,或由热而产生的对人体有害之物质,因此,所谓除湿,质言之,亦即排除此类废料之意。由于除湿的办法可以排除人体因中暑而产生的各种废料,因此各型中暑患者尤其是湿象较著,如身重,汗少,尿短……之患者,均适宜于用除湿的方法来作治疗。

除湿的途径有二:其一,从汗的途径来除湿,此类除湿的方法,适宜于汗少身重较著之中暑患者;其二,从小便的途径来除湿,此类除湿的方法,适宜于尿短尿赤之中暑患者。发汗除湿的方剂常用于中暑者,一般有香薷饮及其加味方,利尿除湿的方剂常用于中暑者,一般有六一散、益元散、通关散等方。

开窍:中暑者卒然昏仆倒地或四肢抽搐,属于窍闭,因此开窍也是治疗中暑暑风患者的急救方法。开窍的方剂常用于中暑者,一般有来复丹、苏合香丸、诸葛行军散等方。

针灸治疗中暑亦具明显效果,以气海、关元、肾俞等为常用穴位;中暑阳证及暑风以针为主,以百会、人中、风池、风府、大椎、少商,商阳、神门、足三里、三阴交等为常用穴位;暑风患者,除必刺百会、人中、大椎以外,并可以针刺少商、商阳、委中出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