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一
【组成】 黄连7.5g,半夏(姜制)9g,瓜蒌10g,厚朴12g,香附(制)12g,栀子10g,枳壳(炒)7.5g,茯苓9g,白术10g,随证加减。
湿偏重者,加平胃散;
气郁明显者,加越鞠丸10g。
【功用】 和胃调气、清热化湿。
【适应证】 胃炎属胃热湿滞证者。
【潘氏临证心得】 胃热湿滞证,临床常见症状为脘腹痞满,或伴有嗳气恶心,口黏口苦,渴不欲饮,大便不畅,舌苔黄腻或浊,边尖质红,脉滑带数或弦迟。本证多见于浅表性胃炎。治宜和胃调气、清热化湿,从临床表现来看,胃中湿热阻滞,气机失调之证多发生于浅表性胃炎之中,方中黄连清热以消炎,半夏燥湿以化痰,瓜蒌功能润滑以解凝。药虽不峻,能入胃络,清热化湿,湿化热清,痞满自除,确为治疗胃黏膜炎症的良好方剂如出现气机郁结之症,则配合越鞠丸治之,以达调气解郁之效。
【解读赏析】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每日行饮食受纳、腐熟、吸收、转输之功。且阳明中土,为万物所归,若体虚或邪盛,每多为首侵之所,脾胃受伤,则百病由生,气血凝滞于胃府,不通则痛,发为胃痛。其病因首推饮食失节。
若暴饮暴食,嗜辛辣生冷,则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而作痛。过食或偏嗜肥甘厚味,则助湿、生痰、化热;过食生冷和饮料、浓茶,易脾胃之阳气而致寒湿内生。其次为外感寒邪,客于肠胃,血脉涩而不畅则痛。再者,情绪波动,郁怒伤肝,才旺乘土,灼伤胃阴,气机壅滞,发为胃痛。脾胃为中焦之枢纽,脾胃受伤,中土不运,湿浊内生,留而为害,故脾胃病多与湿邪密不可分。
潘先生此方实际是小陷胸汤加味。仲景谓:“黄连(一两,去毛)、半夏(泡七次,半升) 栝蒌实(一枚,去皮)。伤寒,下之早,热结胸中,按之则痛者,小结胸也,此方主之。”盖三阳经表证未去而早下之,则表邪乘虚而入,故结胸。结胸者,阳邪固结于胸中,不能解散,为硬为痛也;按之则痛者,不按犹未痛也,故用小陷胸汤。黄连能泻胸中之热,半夏能散胸中之结,瓜蒌能下胸中之气。然必下后方有是证,若未经下后,则不曰结胸。小陷胸汤,以半夏辛散豁痰,瓜蒌荡涤邪秽,黄连去积热,则热散痰消。
治胃炎以小陷胸汤为主方。临床上结胸证为热与水结,缺一则不成结胸。若纯属热结千胸,可见心中懊恼,口苦脉数;纯系水饮滞留胸胁,当有胸胁疼痛、短气、不得平卧等症状。大结胸病位在心下至少腹,小结胸病位在心下。二者不仅部位不同,腹诊亦有区别,大结胸硬满而痛。手不可近,小结胸不按不痛,按之始痛。病因为湿热互结,故宜清热燥湿,辛开苦泄,痞开结散,疼痛自止,故不可一见脘痛,便投枳、朴。
方二
【组成】 党参12g,黄芪20g,桂枝(或干姜)10g,黄连9g,半夏(姜制)10g,茯苓12g,陈皮9g,白术20g,炙甘草10g。
胃黏膜糜烂者,加蒲公英10g,紫花地丁12g,或连翘12g,金银花20g;
大便溏泄者,以干姜易炮姜;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者,症属胃潴留症,加旋覆花10g,代赭石10g;
胃酸减少者,加山茱萸12g,山药20g,或楂肉10g;
有上消化道出血者,去桂枝,加侧柏炭12g,或改投黄土汤加减;
气滞腹胀者,加厚朴10g,枳壳9g,或大腹皮9g;
胃痛者,加香附10g,延胡索10g,或白芍20g;
胃黏膜充血者,加丹参20g,川芎10g,血虚者,加当归12g。
【功用】 温中健胃、益气补血。
【适应证】 胃炎属胃气虚弱证者。
【潘氏临证心得】 胃气虚弱症,临床常见症状为面唇苍白不泽,口淡纳差,时欲泛呕,或见干哕食臭,脘腹痞满,间或出现疼痛,肠鸣,大便不调等症,舌苔白腻或黄白相兼带浊,脉象濡细或滑。胃镜检查多提示为胃体或胃窦部萎缩性胃炎。治当温中健胃、益气补血。选用黄连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异功散等。
方中黄连功能清热消炎,芍药、甘草以治溃疡;人参,黄芪功能培补胃气;桂枝温通经脉,半夏,茯苓功能燥湿化痰;并辅以陈皮、枳壳、丹参、槐花等理气和血,这是标本兼顾之法,从而使病情得治。
【解读赏析】 脾与胃以膜相连,共居中焦,经脉互相络属,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一里一表,胃腑性刚,喜润恶燥,脾脏阴柔,喜燥恶湿,刚柔相济,燥润相和,升降相因,则神自内守。
若因饮食劳倦,情志不畅,外感寒邪等伤及脾胃,则阳道实,阴道虚,脾病多生虚候,胃病多呈实证,阳土受病多从热化、燥化,阴土受病多从寒化、湿化,并随体质而变生寒湿、湿热之候。此外,素体禀赋不足,胃气虚弱,可致胃痛久病不愈。
《伤寒论》中的黄连汤,功能平调寒热,和胃降逆。治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方中黄连苦寒,上清胸中之热,干姜、桂枝辛温,下散胃中之寒,二者合用,辛开苦降,寒热并投,上下并治,以复中焦升降之职;更以半夏和胃降逆,人参、甘草、大枣益胃和中。合而用之,能使寒散热消,中焦得和,阴阳升降复常,痛呕自愈。《古方选注》说:“黄连汤,仲景治胃有邪,胸有热,腹有寒。喻嘉言旁通其旨,加进退之法,以治关格,独超千古,藉其冲和王道之方,从中调治,使胃气自为敷布以渐通于上下。如格则吐逆,则进桂枝和卫通阳,俾阴气由中渐透于上,药以生用而升;如关则不得小便,则退桂枝、减黄连,俾阳气由中渐透于下,药以熟用而降;如关而且格者,阴阳由中而渐透于上下,卫气先通则加意通卫,营气先通则加意通营,不以才通而变法,斯得治关格之旨矣。”《成方便读》又说:“喻氏治关格证,上则呕吐不纳,下则二便不通,用此方或进或退,犹握枢而运,使之透达于上下。盖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如《伤寒论》之胸中有热、胃中有寒之意。故其治格之盛着,当进而从阳,本方俱不用制,水煎温服。如关之盛者,即退而从阴,方中黄连减半,或加肉桂五分,其意以人参、大枣,坐镇中枢,半夏能和胃而通阴阳,于是饮入胃中,听胃气之敷布,或协黄连以除其上热,或偕姜、桂以温其下寒。然此法止可治有邪之关格,若由噎膈反胃,阴枯液涸而成关格者,又非此方可治也。”
斯方用桂枝,有人对方中的桂枝理解不一,有认为是解表散邪的,如徐灵胎《伤寒论类方》:“此方以桂枝易黄芩,去泻心之名,而曰黄连汤,乃表邪尚有一分未尽,胃中邪气尚当外达,故加桂枝一味以利表里,则意无不去矣;”钱来天《伤寒溯源集》:“用桂枝使阳气通行,兼解其未去之经邪也。”有认为是温中祛寒的,如柯琴《伤寒来苏集》云:“姜、桂以驱胃中之寒邪。”而实际上,黄连汤中桂枝之功用应为降冲逆。
经方用桂枝降冲逆,本是承继《本经》:桂枝有“主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的作用。《伤寒论》第15条:“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伤寒论》第117条:“气从少腹上冲心者与桂枝加桂汤;”以及鼻鸣、干呕、喘咳、眩晕、胸满、气上撞心等,皆显示桂枝降冲作用。吉益东洞即通过有关类证,认识到桂枝有降冲逆特能。有的学者认为桂枝有通阳(如桂枝甘草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等)、利水(如苓桂草枣汤、五苓散等)、下气(如桂枝生姜枳实汤、桃仁承气汤)等作用,其实这些都属桂枝的降冲作用。
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体系是非常细腻的,一个症状的改变,处方思路就完全不一样了。疾病虽然有同样的病机,但症状表现不一样,所选的方证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同样都是水饮上泛的头晕、头沉,如果患者没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就可以用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如果患者兼有恶心或呕吐等寒饮上冲厉害的症状,则需要合用吴茱萸汤。水饮上泛相当于疾病所在的区域,而苓桂术甘汤证合泽泻汤证以及吴茱萸汤证则是疾病的“靶心”,临床上只有找到准确的“靶心”才能给予准确的治疗。故此,桂枝在黄连汤中的作用主要是降冲逆,虽然条文中没有明确指出气上冲的症状,“以药测证”,患者应该有胸闷、气短、头晕等气上冲的表现,只有深刻理解桂枝在本方的作用,临床上才能取得好的疗效。
方三
【组成】 太子参10g,麦冬12g,石斛(或地黄)20g,山药18g,玉竹10g,丹参9g,半夏10g,香附、黄连、炙甘草等。胃纳不良者,加谷芽、鸡内金或生楂;
大便溏稀者,去麦冬,加茯苓、白术,或炮姜;
伴有胃溃疡者,加白芍、延胡索,或高良姜;
上消化道反复出血者,加侧柏炭、地榆(炭),或白及(粉)、三七;
肠腺化生者,加半枝莲、白花蛇舌草或藤梨根。水煎服。
【功用】 益胃养阴、理气和血。
【适应证】 胃炎属胃阴耗伤证者。
【潘氏临证心得】 胃阴耗伤证,临床常见症状为两颊轻度潮红,唇红,口干少津,干呕纳差,脘腹痞满,或胃中有灼热感,大便不畅,舌苔光薄或边尖质红、中间剥、两侧薄腻,脉象弦细或细数。
本证胃镜检查提示较多为胃窦部萎缩性胃炎,病理报告显示伴有不同程度的肠腺化生。治宜益胃养阴、理气和血。可选用麦门冬汤、益胃汤化裁。对于胃阴耗伤证的治疗,益胃养阴固然重要,而黏膜萎缩与胃壁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营养减低,亦不无关系。此与叶天士所说的“久病入络”的病变相类似,故在滋阴的同时,需要加入丹参、川芎等活血之品,以达治疗之目的。
【解读赏析】 胃脘时灼热感,嗳气,矢气频作,便溏量多,中下腹部发冷,舌苔红少苔,脉沉弦小滑,实系阴虚挟湿之候。治宜理气和胃,佐养胃阴法。
此证还可套香苏散。香苏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香附、紫苏、炙甘草、陈皮组成。香附与紫苏叶相配,既能发汗解表,又能行气和血;陈皮理气化湿;炙甘草补气和中,调和诸药。四药相合,有芳香辟秽,理气解表之功。全方药性平和,但略显温性,主治风寒感冒兼有气滞者。因还能理气和胃、通调全身气机兼以理血,故可用于多种内科杂病的治疗。
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主升,胃主降,脾胃纳运升降运动一旦遭到破坏,便可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肝气郁滞,乘脾犯胃,使胃肠功能通降失司,气不能上下,而引起脘腹胀满疼痛、肠鸣腹胀、呕逆嗳气、大便失调等病证。不管何种病因,气滞郁结、气机不畅是其共同特点。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抓住主要病机,以“通”为用。
香苏散中,香附入肝经,疏肝理气止痛,可上行胸膈,外达肌肤,从而通调三焦气机;苏梗(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时,可用苏梗代替苏叶)疏理气机、和胃;陈皮为脾胃宣通疏利要药,具有能散、能燥、能泻、能补、能和之功,与香附、苏梗为伍,既能理气和胃,又能疏肝解郁止痛。可见本方具有理气解郁、和胃畅中、恢复脾胃正常功能的作用。故可治西医诊断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急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瘫等疾病。
据报道,以本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颇佳,如偏肝气不舒者可加柴胡、郁金、佛手等;偏火热者加黄连、栀子;伤食者加建曲、麦芽、莱菔子等;呕吐者加半夏、降香等;偏寒者加吴茱萸、附子;阴虚者加石斛、玉竹、麦冬等;偏血瘀者加延胡索、乌贼骨、三七等。在治疗气滞型胃肠病时,因临床病情往往复杂多变,故必须在辨证的基础上进行加减,以便提高临床疗效,如脘痞纳呆、食滞不化者可加焦三仙、鸡内金;伴有吞酸明显者可加左金丸、煅瓦楞子;脘腹痛甚加金铃子散,嗳气明显加旋覆代赭汤等。用本方须遵辨证论治原则,总属为气机壅滞、肝胃不和所致的气滞疼痛、脘腹痞闷胀满不舒为宜。
还可参考药用:太子参9g,玉竹9g,山药9g,厚朴(花)9g,藿香(后下)9g,枳壳(炒)9g,半夏6g,大腹皮各6g,茯苓12g,草豆蔻(后下)6g,甘草3g。倘药后腹胀消失,大便正常,腹部发凉亦瘥,但胃脘隐痛,嗳气如故,舌质仍光红而无苔,口干,口渴,脉弦细小数,湿邪虽除,而胃阴不足之象毕露。以滋养胃阴,兼理气止痛法。参考药用:太子参9g,沙参9g,枳壳(炒)9g,佛香9g,丹参9g,檀香6g,草豆蔻(后下)4.5g,白芍9g,瓦楞子15g,玉竹12g,石斛9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