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 吴茱萸6g,党参9g,生姜9g,半夏12g,厚朴9g,茯苓12g,紫苏子9g,大枣4枚,陈皮12g。
【功用】 温中降逆,止呕行气,散结化痰。
【适应证】 胃脘痛,慢性胃炎、妊娠呕吐、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头痛、耳源性眩晕等。
【胡氏临证心得】 李某,男,33岁。初诊日期1965年3月16日。于1963年发现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近来常胃脘痛,饥饿时明显,泛酸,欲呕,吐白沫,时头痛,腹胀,苔白根腻,脉弦。予以吴茱萸汤合半夏厚朴汤加陈皮:吴茱萸6g,党参9g,生姜9g,半夏12g,厚朴9g,茯苓12g,紫苏子9g,大枣4枚,陈皮12g。
二诊:3月25日:上药4剂,胃脘痛、呕吐白沫、头痛皆已,泛酸减。唯胃脘尚胀。上方去紫苏子,加木香9g,砂仁6g,增吴茱萸为9g。4月1日:药后诸症均已。
【解读赏析】 胡先生常用的温中祛寒方药,尚亦常用理中汤、附子理中汤、大建中汤等,胡先生还常用一些单方、验方,如在缺医少药的农村用热豆油或花生油治疗溃疡病急性胃脘痛等,但非常强调辨证、辨方证。
吴茱萸汤方证乃肝胃虚寒,浊阴上逆所致。肝胃虚寒,胃失和降,浊阴上逆,故食后泛泛欲吐,或呕吐酸水,或干呕,或吐清涎冷沫;厥阴之脉夹胃属肝,上行与督脉会于头顶部,胃中浊阴循肝经上扰于头,故巅顶头痛;浊阴阻滞,气机不利,故胸满脘痛;肝胃虚寒,阳虚失温,故畏寒肢冷;脾胃同居中焦,胃病及脾,脾不升清,则大便泄泻;舌淡苔白滑,脉沉弦而迟等均为虚寒之象。治宜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方中吴茱萸味辛苦而性热,归肝、脾、胃、肾经。既能温胃暖肝以祛寒,又善和胃降逆以止呕,一药而两擅其功,是为君药。重用生姜温胃散寒,降逆止呕,用为臣药。吴茱萸与生姜相配,温降之力甚强。人参甘温,益气健脾,为佐药。大枣甘平,合人参以益脾气合生姜以调脾胃,并能调和诸药,是佐使之药。四药配伍,温中与降逆并施,寓补益于温降之中,共奏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之功。
半夏厚朴汤,《金匮·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22》指出:“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所谓“炙脔”,是中医常用以比喻堵塞咽喉中的痰涎,吐之不出,吞之不下,古人称之为“梅核气”,女性尤其多见。证多因痰气郁结于咽喉所致。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肺胃失于宣降,津液不布,聚而为痰,痰气相搏,结于咽喉,故见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肺胃失于宣降,还可致胸中气机不畅,而见胸胁满闷、或咳嗽喘急、或恶心呕吐等。气不行则郁不解,痰不化则结难散,故宜行气散结、化痰降逆之法。方中半夏辛温入肺胃,化痰散结,降逆和胃,为君药。厚朴苦辛性温,下气除满,助半夏散结降逆,为臣药。茯苓甘淡渗湿健脾,以助半夏化痰;生姜辛温散结,和胃止呕,且制半夏之毒;紫苏叶芳香行气,理肺疏肝,助厚朴行气宽胸、宣通郁结之气,共为佐药。全方辛苦合用,辛以行气散结,苦以燥湿降逆。
二方合用,主治胃脘不适,呕吐泛酸,气机不畅,甚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