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脑卒中发生后,自主神经功能常发生紊乱。自主神经功能主要是通过血管运动、汗腺分泌、皮肤营养、膀胱和直肠功能来了解,其检查方法和临床意义如下。
1.皮肤血管运动 注意皮肤的颜色(苍白、发红或发绀)、干湿、粗细、温度以及毛发和指甲的情况等。
皮肤划痕试验:用叩诊锤柄划压皮肤,可在皮肤上出现红色条纹,此为一种皮肤毛细血管反应。一般出现红色的皮肤条纹为正常现象,只有当条纹很宽或持久不退时,才有相对意义,可认为是皮肤血管扩张神经占优势的表现,严重者出现皮肤上凸出的条形水肿,称之皮肤划痕症。如不出现皮肤变红而出现白色划纹,可认为系血管收缩神经兴奋性增高的表现。用手指压迫皮肤时发生皮肤变白(正常人压迫3秒后持续2~3秒),或用手指轻划腹部皮肤后,在划痕周围出现皮肤变白,都是类似征象。在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时此反应减弱或消失,在其兴奋性增高时表现得特别明显。
2.出汗异常 汗腺分泌由交感神经支配,与自主神经中枢的丘脑下部及大脑皮质也有密切联系,脑卒中后常有相应部位汗液分泌增多或减少。
3.皮肤营养 注意皮肤光泽是否正常,有无脱屑、干燥或发亮变薄,有无溃疡或压疮,毛发有无稀少脱落,指甲有无纹理增粗、变厚、变脆或变形。
4.膀胱功能检查 排尿冲动来自膀胱壁的压力感受器,当贮有一定量的尿液时(容量达200~300ml),感觉纤维将冲动传入骶髓,经后索入脑,产生尿意,但可因中枢抑制而不排尿。当膀胱完全充满时(一般成人在500ml以上),则引起难以控制的排尿感。
大脑皮质排尿中枢或其传导束的损害:由于脊髓排尿中枢受双侧皮质支配,故一侧半球或锥体束的损害对膀胱功能不产生严重影响。当两侧半球或一侧优势半球的旁中央小叶或双侧锥体束不全损害时,由于脊髓排尿中枢失去高级中枢的控制,出现反射亢进,因而患者在排尿时有迫不及待的感觉。膀胱潴尿刚刚产生尿意时就要排出,引起尿急、尿失禁。同时又由于随意肌收缩无力,不能控制排尿,故称为失抑制型膀胱。如果患者意识不清,排尿可失去意识控制或出现尿潴留,但膀胱功能接近正常。
5.排便障碍 排便机制与排尿相同。脑卒中患者处于深昏迷状态时,可出现排便障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