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肺综合征系急性脑血循环障碍时,常伴有肺部血管运动功能障碍,如急性充血、水肿、点状出血。本病发病率较高,有统计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占15%。
1.康复原则 ①体位引流;②足量饮水;③及时吸痰;④心理支持。
2.药物治疗 适当选用抗生素,支持疗法。
3.康复治疗 ①超声雾化吸入:抗生素(庆大霉素4万~ 8万U)、α-糜蛋白酶及支气管扩张药(用以防治拍击时所致支气管痉挛)加生理盐水20ml,10~20分钟,每日2~3次。②可用超短波:胸部对置,无热量,10分钟,每日1次;或微波:马鞍形辐射器,弱剂量,10分钟,每日1次。③“引流”“叩背”“点冲”法:引流——在每次吸痰前,将床脚端抬高15°,先仰卧,然后左、右侧卧,以患有肺炎或肺不张侧在上方为主,以利于分泌物流向气管;叩拍——在引流的同时,用空心拳在患者背部,尤其肺底部进行自下而上、自背后而胸前的叩拍,以达到震动的目的,使周边部位细小支气管内淤积的分泌物脱离管壁;点冲——向气管内滴入药液或生理盐水,必须边冲洗边抽吸,以免引起窒息缺氧,甚至死亡。④用力呼气术配合反复吸痰法:为避免将痰液推下,吸痰可由浅入深。
4.卒中并发肺炎应及早进行康复干预
(1)对真延髓性麻痹或假延髓性麻痹而有吞咽障碍的病例,以及昏睡、意识混浊等轻度意识障碍的病例,病后3~4天仍处于上述状态者,应予鼻饲,以防止食物误咽入气管。待吞咽障碍及意识障碍完全消除之后再开始喂饭。
(2)明显意识障碍的患者应取侧卧位且口角放低,或取俯卧位,以利于口咽部分泌物排出。
(3)为防止鼻饲食物反流,鼻饲速度不应过快,并须注意温度适宜;鼻饲前先充分吸痰,鼻饲后短时间内尽量不吸痰,以防引起呕吐。出现胃液反流者,可适当减少每次鼻饲量,严重者暂禁食。
(4)加强呼吸道护理,意识障碍不能进食者必须加强口腔护理,每2~3小时翻身并叩背。
(5)严重的肺部感染、体温增高、痰多不易咳出,且意识障碍短时间不能恢复、经积极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行气管切开,以利于排痰。
(6)如已有肺部感染,则须应用大量广谱抗生素。
(7)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脑水肿,争取意识障碍早期缓解,以利肺炎的恢复。
5.心理支持 增强患者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如超声雾化吸入中,指示患者慢而深吸气、用力呼气术的自我练习等,均需调动其积极性。
6.理疗 超短波、微波的消炎作用,以及可使痰液稀释有利于痰液排出的作用,已得到肯定。但对叩击、点冲排痰法的作用尚有争议,有人认为拍击可诱发支气管痉挛,我们认为通过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药,可消除其不利影响,实践证明是有效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