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紫苏叶
[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紫苏,药用其叶。主产于江苏、安徽等地。
[歌诀] 苏叶辛温肺脾经,发散风寒能宽中,咳嗽气喘胸满闷,外感鼻塞与头痛。
[用量] 3~10克。
[附注] 苏梗——理气安胎。苏兜——风寒咳嗽,止呕安胎。
[注意] 气虚表虚者忌用。
2.桂枝
[来源] 本品为樟科常绿乔木桂树,药用其嫩枝。主产于广东等地。
[歌诀] 桂枝辛甘温肺膀,发汗解肌能通阳,感冒头痛恶寒证,风寒湿痹效果强。
[用量] 1.5~10克。
[成分] 含挥发油1.5%。油中成分含有85%的桂皮醛,此外,尚含有醋酸桂皮酯等。
[附注] 桂枝尖治病与桂枝相同。
[注意] 阴虚火盛者忌用。
3.生姜
[别名] 鲜姜。
[来源] 本品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药用其新鲜根茎。产于全国各地。
[歌诀] 生姜辛温肺胃经,散寒解表与温中,消食止呕少腹痛,咳嗽喘逆痰饮清。
[用量] 3~10克。
[成分] 参考干姜项下。
[注意] 肺热燥咳及胃热呕吐者忌用。
4.藁本
[来源] 本品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藁本,药用其根茎。主产于河北等地。
[歌诀] 藁本辛温入膀胱,祛风散寒燥湿良,感冒头疼颠顶痛,外用疥癣与痈疮。
[用量] 1.5~10克。
[成分] 挥发油0.3%~0.65%,油中主要成分为丁基酜内酯、四氢丁基酜内酯、甲基丁香油酚。
[注意] 阴虚内热者不宜使用。
5.香薷
[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香薷,药用其全草。主产于江西、广西等地。
[歌诀] 香薷辛温肺胃经,祛暑发汗利湿功,腹痛水肿小便赤,霍乱吐泻与头痛。
[用量] 3~6克。
[成分] 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香薷酮。
[注意] 无暑热者不宜。
6.白芷
[来源] 本品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芷,药用其根。主产于杭州、四川、河北等地。
[歌诀] 白芷辛温肺胃肠,散风燥湿消肿强,感冒头痛周身痛,皮炎瘙痒与疮疡。
[用量] 3~10克。
[成分] 香豆精类及一种痉挛性毒素。
[注意] 血虚有火者不宜。
7.麻黄
[来源] 本品为麻黄科多年生草本状小灌木植物草麻黄或木贼麻黄,药用其干燥绿色嫩枝。主产于河北等地。
[歌诀] 解表平喘用麻黄,微苦辛温肺膀胱,骨节疼痛伤寒证,止喘利水发汗良。
[用量] 1.5~10克。
[成分] 含生物碱1%~2.5%,以麻黄碱为主,有左旋麻黄碱、伪麻黄碱、左旋甲基麻黄碱、右旋甲基伪麻黄碱、左旋去甲基麻黄碱、右旋去甲基伪麻黄碱等。
[附注] 麻黄根能止汗。
[注意] 汗多及虚喘者忌用。
8.胡荽
[别名] 芫荽、香菜。
[来源] 本品为伞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胡荽的全草。我国各地均有种植。八月果实成熟时采集。鲜用或晒干切段用。
[歌诀] 胡荽辛温肺胃经,发汗透疹服立轻,麻疹初出出不畅,外用煎汤擦背胸。
[用量] 3~6克,外用适量。
[注意] 因毒热壅盛而非风寒外束所致的疹出不透忌服。
9.辛夷
[别名] 木笔花、春花。
[来源] 本品为木兰科落叶灌木植物紫玉兰,药用其花蕾。主产于四川、河南等地。
[歌诀] 辛夷辛温治鼻渊,通窍肺胃散风寒,鼻塞不通流清涕,牙痛面肿头痛眩。
[用量] 3~10克。本品有毛,刺激咽喉,内服时,宜用纱布包煎。外用适量。
[成分] 含挥发油。
[注意] 阴虚火盛者不宜用。
10.防风
[别名] 东防风、北防风。
[来源] 本品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防风,药用其根。主产于河北、东北等地。
[歌诀] 防风辛甘温肺肝,除湿解表散风寒,外感瘙痒头眩痛,四肢拘挛关节炎。
[用量] 3~10克。
[成分] 挥发油、甘露醇、苦味苷等。
[注意] 无风证者不宜。
11.荆芥
[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荆芥,药用其茎及花穗。主产于河北等地。
[歌诀] 荆芥辛温肝肺经,清热解表能散风,咽喉肿痛吐衄证,感冒发热与头痛。
[用量] 3~10克。
[成分] 含挥发油。
[注意] 表虚自汗者不宜用。忌:无鳞鱼。
12.羌活
[别名] 川羌活。
[来源] 本品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羌活,药用其根。主产于四川等地。
[歌诀] 羌活肝肾膀胱经,辛苦性温能散风,手足不遂关节痛,除湿解表经络通。
[用量] 3~10克。
[成分] 含挥发油等。
[注意] 阴虚内热无表证者不宜。
13.苍耳子
[别名] 苍耳。
[来源] 本品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苍耳,药用其果实。主产于山东、河北等地。
[歌诀] 苍耳入肺温味甘,头痛鼻渊与风寒,疥癣瘙痒与湿疹,除风祛湿治拘挛。
[用量] 3~10克。
[成分] 苍耳苷、苍耳子油、苍耳子蛋白、树脂、维生素C。
[注意] 有小毒,无风湿者不宜用。
14.葱白
[来源] 本品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葱近根部的鳞茎。我国各地均有种植。随时可采。鲜用。
[歌诀] 葱白辛温肺胃经,发热解表风寒症,解毒通阳散寒结,外敷疔毒与疮痈。
[用量] 3~10克。外用适量。
[注意] 不宜与蜂蜜共同内服。
15.西河柳
[别名] 山川柳、柽柳。
[来源] 本品为柽柳科灌木或小乔木植物柽柳,药用其细嫩枝条及叶。主产于河北等地。
[歌诀] 柽柳辛温肺胃经,解表透疹又疏风,小便不利风痒症,身热烦闷咳嗽宁。
[用量] 1~6克。
[成分] 树脂、槲皮黄酮素、黄色素等。
[注意] 麻疹已透及汗多者忌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