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芩
[别名] 子芩、枯芩、条芩。
[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芩,药用其根。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
[歌诀] 黄芩苦寒肺心经,安胎泻火湿热清,肺实咳嗽目赤肿,肝胆肠炎淋痢功。
[用量] 3~9克。
[成分] 多种黄酮类化合物,黄芩苷为主要成分,此外还有汉黄芩苷及其苷元等。
[注意] 脾胃虚寒无实热者不宜。
2.黄连
[别名] 川黄连。
[来源] 本品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连,药用其根茎。主产于四川、湖北等地。
[歌诀] 黄连苦寒心肠肝,清热解毒除躁烦,热病消渴吐衄证,目赤泻痢疮痈炎。
[用量] 1.5~6克。
[成分] 含多种生物碱,主要为小檗碱、黄连碱、棕榈碱等。
[注意] 虚寒证忌用。杀乌头、巴豆毒。
[附注] 雅连、云连治病相同。
3.黄柏
[别名] 川柏。
[来源] 本品为芸香科落叶乔木黄柏,药用其树皮。主产于辽宁、四川等地。
[歌诀] 黄柏苦寒肾膀胱,清火解毒燥湿强,热痢相火消渴证,黄疸水肿及诸疮。
[用量] 3~12克。
[成分] 多种生物碱。主要有小檗碱(含量1.6%~4%)、黄柏碱、棕榈碱、木兰碱等;此外,还含有一些内脂和酮类中性成分,以及大量黏液质等。
4.龙胆草
[别名] 胆草、龙胆。
[来源] 本品为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龙胆草,药用其根。主产于吉林、辽宁、江苏等地。
[歌诀] 胆草苦寒肝膀经,火郁湿热目赤痛,咽痛耳聋惊证,热痢黄疸及肿痈。
[用量] 3~6克。
[成分] 龙胆苦苷、龙胆三糖。此外,尚含龙胆苷、龙胆酸等。
[注意] 无实火湿热者不宜。
5.苦参
[来源] 本品为豆科落叶小灌木植物苦参,药用其根。主产于山西、河北等地。
[歌诀] 苦参苦寒心胃肝,清热燥湿消毒炎,血痢黄疸小便闭,祛风杀虫止痒烦。
[用量] 3~9克。
[成分] 生物碱,主要为苦参碱,并含多量淀粉等。
[注意] 脾胃虚寒者不宜用。反藜芦,即老山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