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狭窄患者可发生TIA、卒中或一过性黑矇。TIA的症状只持续数分钟且患者能在24h内完全恢复,而卒中患者的症状持续超过24h且无法完全恢复。症状包括:一次或多次发作的身体力量或感觉丧失,可发生于单侧上肢或下肢(单肢轻瘫),或双侧肢体(轻偏瘫),或单侧面部;口齿不清或丧失语言能力(言语障碍症);或视觉空间忽视(visuospatial neglect)。
大脑右半球控制着左侧身体,反之,症状侧与对侧颈动脉相对应。语言能力通常由大脑优势半球控制(即右利手患者的语言能力通常由大脑右半球控制)。多次发作一过性黑矇的患者主诉常为“一块窗帘遮住一只眼睛”持续几分钟的时间,这是视网膜微循环内的栓子造成的。这种情况下,眼睛的症状常与同侧颈动脉相对应。表8-1列出了典型的椎基底动脉症状。模糊的症状,如头晕和黑矇通常与颈动脉病变无关。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通常不会引起严重的症状。只有约15%的患者在卒中前出现了TIA症状。在颈动脉缺血所致卒中患者中,50%由ICA血栓引起,25%由小血管病变引起,而15%是来自心脏的血栓所致。只有1%~2%的卒中患者为血流动力学所致(即流量限制性狭窄)(Naylor et al,1998)。
图8-3 箭头表示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侧支血流的方向,发生远端锁骨下动脉严重狭窄或阻塞时,通过椎动脉内反向血流供应上肢
表8-1 典型颈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疾病相关症状
(引自:after Naylor et al.1998,With permission)
出现TIA及轻微卒中症状的患者在症状出现后7天、1个月及3个月内因大血管病变发生卒中的累积复发风险分别为4%、12.6%及19.2%(Naylor,2008)。换言之,约20%出现TIA症状的患者将在4周内发生卒中。超声能用来帮助选择患者是否行CEA以降低发生卒中的风险(方法将在本章讨论)。有研究表明,在症状出现2周内行CEA能获得最佳疗效,而在最后症状出现4周后手术疗效降低近1/3(Rothwell et al,2004)。对于狭窄达到70%~99%的有症状的患者,2周内行CEA的绝对风险降低23%,而症状出现12周以后则为7.4%。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指南(Sacco et al,2006)建议出现TIA或轻微卒中症状的患者应进行评估并在2周内手术。因此,这需要出现TIA或轻微卒中的患者及时进行颈动脉超声扫查,以获得早期诊断和治疗。
其他神经系统疾病也可引起与TIA相似的症状,比如癫、颅内肿瘤、多发性硬化症及偏头痛。无症状的颈动脉疾病通常在临床通过闻及颈动脉杂音而发现,使用听诊器听诊颈部时为低沉连续的杂音。然而,颈动脉杂音不一定由ICA狭窄引起,而可能与ECA或主动脉狭窄有关,或根本没有动脉狭窄存在。狭窄>70%的患者很大一部分没有颈动脉杂音,因此杂音存在与否并不能准确预测是否存在病变。
颈部外伤能导致颈动脉壁剥离,可能引起血管阻塞。当颈部外伤病人出现卒中时应该考虑到这种情况。超声扫查也可用于检查颈部搏动性肿物,以鉴别是否存在颈动脉瘤或颈动脉体瘤,这些都是很罕见的病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