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漏分为以下类型(Veith等,2002),如图11-14所示。图11-15是几种内漏在超声图像上的表现。需要记住的是,一个患者可能同时存在多个类型的内漏。
Ⅰa及Ⅰb型:附着点渗漏。当支架与主动脉或髂动脉壁吻合不良时,在近端(Ⅰa)或远端(Ⅰb)发生的内漏。彩色血流图像可显示内漏血流,常表现为渗漏处喷射样血流信号,充盈部分动脉瘤体(图11-15A)。瘤体内血流量多少不等,有些病例大部分瘤体均被血流充盈。
Ⅱ型:分支内漏血流来源包括来自腰动脉、肠系膜下动脉或副肾动脉(图11-15B和C)。它们可仅有流入道,也可有另一支血管形成的流出道。很多Ⅱ型内漏可在1~2个月或以后自发闭合。(Veith,et al,2002)。
Ⅲ型:组装支架与支架主体间渗漏或支架撕裂(图11-15D)。这类渗漏很罕见。
Ⅳ型:血液从支架孔隙流入瘤腔内导致术后第1个月内瘤体逐渐增大。实时检查无法显示这种渗漏,但随访扫查可显示动脉瘤体直径逐渐增大。这种渗漏在使用新型支架后发病率降低。
内张力可列为第5种渗漏。瘤腔持续或反复张力较高,而未探查到内漏。内张力会导致瘤体扩张,甚至发生破裂。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是因瘤腔张力增高引起,如支架过度搏动、瘤体内渗透作用或血栓传导的压力。实际上,有些内张力是由微小、无法探查的内漏引起的。
目前,建议使用其他影像学方法观察Ⅰ型和Ⅲ型内漏。因为这些内漏与流体增大、破裂关系更为密切,有时需要采用介入治疗,例如扩展式支架以阻断内漏。相反,除非瘤体发生显著或持续增大,大多数Ⅱ型内漏只采取简单的监测。表11-2列出了其他的支架并发症,但并非所有并发症都能用超声探查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