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制成何种剂型,首先是根据医疗预防的需要,由于病有缓急,证有表里,因此,对于剂型的要求亦有所不同。如急症用药,药效宜速,故采用汤剂、注射剂、舌下片(丸)剂、气雾剂等;缓症用药,药效宜缓,滋补用药,药效宜持久,常采用蜜丸、水丸、糊丸、膏滋、缓释片等;皮肤疾病,一般采用膏药、软膏等;某些腔道疾病如痔疮、瘘管,可用栓剂、条剂、线剂或钉剂等。
所以说膏方只是中医治疗采用的一种剂型而已,和散剂(把药研成粉末样)、汤剂(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煎成汤的煎剂)等一样,只是针对病情的不同。
但是现在社会上,一提到膏方,就说是补药,这是世人的误解。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误解,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病人好补,总是觉得补的东西都是好的。另一方面是现在的商家针对病人好补的心理特点,扩大膏方的一些理论,把膏方和进补划上了等号。如果要说到膏方的话,市场上的益母草膏等是膏方。但对于世人所说的进补,益母草膏又有何补可言呢。
膏方主要用于一些慢性病,特别是一些病机复杂的,难以通过几味药来针对性治疗,治疗过程较长。对于这种情况,选择膏方治疗是很理想的。
中医讲“久病必虚”。病程时间长了,会耗损人的元气,所以在用膏方治疗时,补药是必须放的,针对病人气、血、精、津等虚损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补药。气虚,可以选择黄芪、人参等;血虚,可以选择当归、阿胶、鸡血藤等;阳虚,可以选择鹿茸、巴戟天、桑螵蛸等;精虚,可以选择枸杞子、菟丝子、山茱萸等;津液亏虚,可以选择西洋参、太子参、党参、麦冬等。
比如一个有大出血病史的病人,肯定有血虚,但是出血时,人的精气也随之而去,所以在治疗上,就得根据病人诊断时血虚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药物。病人见气短神疲没力,这是气血亏虚也很严重了,单纯来补血补气补不上来。虽说气之根在肾,气之本在肺,但气之补必要在脾胃上做文章。气为阳,主升,气虚就会使气机上升无力,而见气短神疲。如果说病人见四肢无力,这更是因为脾气虚无力运化,清阳不能达于四肢而成。有大出血史,又见腰酸腿软,妇女还见月经量少,这时就得以补肾固精为根本了。
总之开膏方治疗的原则必须根据中医的治疗原则来进行,身体不同的虚损采取不同的进补方式,不能见病治病,治疗时问病史很关键,但还是得根据具体的临床辨证为依据,要综合分析相关联的根本性原因来选择进补方式方法。
膏方的制作是把中药久煎起来的药汁,再反复加温浓缩,加上一些动物膏性药(比如阿胶、鹿角胶、龟甲胶等等)而成。
对于中药的煎法,轻煎入气,久煎入血。轻煎在上焦,久煎入下焦。所以对于膏方制剂的方式来说,经过反复加温浓缩的药汁,对脾胃的运化通常是不利的。所以在开具膏方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是脾胃的运化(消化吸收)问题。一个人的脾胃都不好了,对吃进去的东西都不能有效地消化吸收了,那么就算吃仙丹也没有用了。所以本人开膏方时必离不开香砂六君子汤加苍术、厚朴等药来健运脾胃,以促进对膏方的消化吸收。虽说吃膏方前大多会吃几天的开路方,但对于一些脾虚不运的患者来说,还是要放健运脾胃的药。金华很多人把阿胶、芝麻、核桃、冰糖等弄成膏来补,但在吃的过程中,常常会有人说吃了这种膏后脾胃不舒服,人觉得没力气,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没有考虑脾胃运化的问题。
现在的医疗大环境不好,抗生素乱用,中药的清热解毒药乱用,所以阳虚的人特别多。阳虚得温补,但对温补药的选择有讲究。见脾阳虚为主,温阳药选择干姜和甘草配合为好;肾阳虚,就得用巴戟天、仙茅、附子等药了。但是现在女性流产的人很多,对于流产后引起阳虚,选择温阳药得用一些既能温阳,又能补肾固精的药为好。一般用桑螵蛸、菟丝子、覆盆子等,但对于见月经量少者还得再配合枸杞子、山茱萸等养精药一起用,要不,达不到补精的目的。身体阳虚的人,气血多郁滞,所以在温阳的同时,还得酌加点通利血脉的药,红花、桃仁、三棱、莪术等一般不用为好,可用鸡血藤、当归等能养血又能活血作用的药为好;阳虚之人,常常会有虚火上浮,这时的活血药就应选择郁金、丹参好了,因为丹参和郁金清上浮之火。对于有瘀阻的病人,温阳药选择鹿角片很合适,因为鹿角片有很好的养精血作用,有温阳作用,还有很好的化瘀散结的作用。
对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增生症、慢性盆腔炎、卵巢囊肿等妇科疾病,虽说主要病机是阳虚瘀阻,但常常还夹有血中伏火。本人常以附子、鹿角片、菟丝子、覆盆子、桑螵蛸、山茱萸、鸡血藤、益母草、皂角刺、郁金、浙贝母、川续断、狗脊等药为核心成煎剂,再另外加三七、蜈蚣、穿山甲等药研成粉末混在膏药里,这样来开膏方,临床效果还满意,比如说一个直径3cm的子宫肌瘤,一般吃2个月下来,大多能消失。子宫内膜增生症者,也有两三个月吃下来,月经多能正常起来,B超检查示子宫内膜也正常了。
关节痛的病人,在补气养血的膏药里,加入蚂蚁、蜈蚣、白花蛇、三七等药粉,也多能应手。但治疗关节变形的关节痛,比如类风湿关节炎,必加些化痰散结的药,比如制天南星、皂角刺、石菖蒲等药,否则,关节胀肿,难以消退。对于膏方,阴血虚的用阿胶为好;对于阳虚的人,则以鹿角胶为好了。对于关节痛的人,先多是阳虚,到后来成了阴阳俱虚,以至于阴血虚严重的患者常常见到,主要的原因是现在很多医生,一见到关节炎就乱用活血药,长期吃活血药阴血大为耗伤的所致。
现在虚阳不潜的高血压患者很多,主要原因也是医生的误治,现在很多中医,一见到高血压,就是一路的清肝药来治,伤了肾阳。对于这种情况,本人一般用枸杞子、菟丝子、桑螵蛸、覆盆子、山茱萸、附子、怀牛膝、泽泻、龙骨、牡蛎、磁石、天麻、钩藤、桑叶、麦冬、五味子等药为核心组合来治疗。对于心动过缓,附子的量得加大,再加点桂枝;心动过速的高血压患者,要看舌脉象怎样,如果说舌淡胖、脉数而无力的,还是得以温阳为主;舌红苔少的,要去附子,并且加大五味子和麦冬的用量;如果说病人的心脏肥大了,必用茯苓,量还得大点。
膏方的药是反复久煎而成,所以对于一些同时又有气分病的人,可以通过膏药的煎制方式来纠正。比如说一个中气不足的病人,把补中益气汤用膏方的方式来做,就达不到补中益气的效果,可以用中成药“补中益气丸”,买来研成粉,在快收膏时,加进去就是了。对于长期肝郁不疏的人,也一样可以用中成药“逍遥丸”研粉在收膏时放进去。胃部痞胀的,可以用“左金丸”来合用等,都是可以根据临床变通的。
对于哮喘、肺心病人,可以另外开具宣肃肺气的中药方,常规煎法,用药汁来烊阿胶,再把其他药粉在膏方的药汁浓缩得差不多时放进去,这样治疗哮喘、肺心病时,效果会明显好得多。
义乌朱某,25年前头部受伤,留下了一个后遗症,2010年我花了一两个月来治,效果不是很明显。我考虑到“久病入络”,采用膏方治疗。因为中药的反复久煎,可以使药力深入血分,但伤处在头部,又需使药力上达,久煎之药性是下降的,于是我在膏方里放了穿山甲、三七、白芷、川芎、天麻等药粉,在收膏时再加入,取膏药久煎入血分和这些药粉的清升之性,使药力上达于头部,吃了1个半月的膏方,竟大见效果。
说到冬天是吃膏方的季节,这是一种误区,也是因为一些商家的市场炒作所造成。膏全年都可以吃。只是在开膏方时得考虑到天气的因素问题。
春天万物生发,金华地处江南,春天又多湿,气温上升又多热,所以春天的金华是一个多湿多热的季节。在春天开膏方,可以加些茵陈,茵陈禀春天升发之性,又有很好的清热利湿作用。
夏天阳气外浮,阴气内潜,所以在用药上得加用人参、麦冬、五味子、干姜等。因为夏天天气炎热,人汗出过多,可用生脉饮以补气养阴,加干姜以温内阳。同时还得再加用苍术、厚朴、砂仁等药来和胃化湿。
秋天大气肃降,雨水少,空气干燥,治疗的重点在于清肺肃气。可以用生脉饮加新鲜梨子、桑叶、百合等药来宁肺养阴。
大自然季节的变化是为了下一个季节作准备。春的升是为了夏的浮华;秋的肃降是为了冬天的收藏;冬天的藏精,是为了春天的升发。所以在开膏方时,时时把握人和大自然的变化规律,这是一个核心理念。只要掌握了这些,其实一年四季都可以吃膏方的。并且很多病,可以反季节来吃膏方。比如阳虚的哮喘病、关节痛、心肺病等等阳虚为患的疾病,在夏天一年最热时吃温补肾阳的膏方,有时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这就是中医所讲的“冬病夏治”。
油菜花开了,都说精神病人(俗称疯子)多起来,这主要的原因,是一些肾精亏虚之人,到了春天,气机升发,肾精不能抵制肝之相火,相火上扰心神所致,所以治疗的关键应在冬天万物闭藏的季节大补肾精,肾精足才能生血养肝,相火得潜,油菜花开,也就不会疯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