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56岁的父亲胃溃疡穿孔,在庆元人民医院手术。手术成功,但术后得一奇症,身体皮肤时不时地发热,油汗大出,不论是三九天还是三伏天,都不定时地发作,发热时体温正常,发热后疲惫不堪,身体也日渐虚弱。期间经食物调治,体质渐好,但出汗未减,只是汗后不那样虚弱而已。1996年4月,我已自学中医3年时间,已有些把握,给父亲诊病,见舌红苔薄,脉弦大无力。
拟:补气活血。
生黄芪100g,党参50g,丹参30g,当归20g,知母15g,枳壳15g。10剂。
药后整整9年未再复发。但是父亲68岁那年又一次发热,我又按上方思路给父亲吃了10剂,药后又热退。此后我用生黄芪、枸杞子、当归、麦冬、鹿角胶、蜂蜜等药泡白酒给父亲喝,自此,父亲再也没有发热了。
按:从皮肤发热、油汗大出、脉弦大无力,可以断为气虚发热,气虚不摄阴。患者因手术大伤元气,并且胃大部分切除,后天生化无力,使身体更难以复原。关于气虚发热的论述,李东垣的《脾胃论》讲得很详细,说了气虚发热主要是劳倦伤气所致。我考虑到父亲素来脾胃不好,身体本来已很虚弱,加上手术病人大伤元气。且手术后必有出血,出血必有留瘀,这种情况是瘀虚夹杂,气血虚则血行不畅,瘀则新血不利生化。所以治疗时用大剂参芪来大补元气,气壮则有力运血,气壮则有力摄阴以固汗;丹参、当归补血行血滞,血为气之母,血行则气行;枳壳理气,一为制参芪之滞,二则行气。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患者汗出过多,加一味知母清热养阴,并可制黄芪之燥。药简量猛力足,所以效如桴鼓。
后因父亲年纪增长,病情又复发,但再经治疗后,必须进行长期的巩固。所以通过药酒慢调。现在虽说父亲年纪大,但精神非常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