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某,女,43岁,金华人。2008年患狼疮性肾炎,经本人花近一年半时间的治疗,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2010年4月,检查的各项指标都很正常,病人开心。但也就因此放松下来,不想再吃中药。
2010年11月,我叫病人吃膏方,以预防性治疗,但病人没听。2011年3月,突然来电话,说自己小便不通,肚子胀满,胸闷气喘。叫我给她开方,我叫病人马上去医院进行治疗。后来病人去了金华某大医院住院治疗,因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于是转院到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进行治疗。
2011年5月10日,患者由上海中山医院出院,回到金华后又进文荣医院住院治疗,但病情没有控制住,万分危急。
2011年5月23日,患者哥哥带她来找我治疗,我见到上海中山医院的出院报告。
入院诊断:狼疮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高血压。
出院诊断:狼疮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
病人的面色黑暗,神疲无力,全身浮肿,讲话声音也很小。腹水、胸腔积液很严重,小便排不出来,靠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自觉口干渴,舌黯红,苔薄。脉细弱无力而稍数。当时我的两个学生陈法总、文敏以及我朋友施建国也在旁边,见此病人都摇头。
病人腹水、胸腔积液很严重,全身浮肿,小便排不出来,这是水湿内阻;面色黑暗、神疲无力,讲话的声音也很小,脉细弱无力,这是元气大虚;口干渴是下元亏虚无力升津所致。脉稍数,是体内水湿重,血容量增加,心脏就要加速运血,所以见脉数,中医称这种情况为水气凌心。当然,虽说病人气阳大亏,但还是会有热象,因为水湿内阻日久会化热。
处方:生黄芪100g,苍术30g,茯苓100g,陈皮20g,怀牛膝30g,菟丝子50g,山茱萸50g,覆盆子30g,益母草50g,鸡血藤30g,泽泻30g,白僵蚕20g,炮附子20g。10剂。
病人如此病重,身体又极虚。治疗必须大补和大泄相结合来治。重用黄芪来补气固脱以救三焦元气,加上菟丝子、山茱萸、覆盆子、炮附子等药组合来治,实有很强的固脱效果;另以茯苓、泽泻、怀牛膝来泻浊,浊毒去,正气才能得复。考虑此病长久,必有血络的瘀阻不畅,再加益母草、鸡血藤、白僵蚕三药来调血通络,血行则水行,通络可以促进泻浊。这三味通络调血药和黄芪、菟丝子、山茱萸、覆盆子、炮附子合用又能达到补而不滞。
2011年5月27日,我到文荣医院看患者,见患者气色好转,但水肿未退,尿量一天500ml左右。所幸患者说服中药后,大便量增加,先硬后软。脉还是沉细弱,但不数了。舌见淡胖多津。
2011年5月29日,因为医院方面也无力控制病情,患者出院。
2011年5月30日中午,患者的爱人带其来找我。当天金华的最高气温是33℃,见患者全身浮肿,但穿3件衣服,说是感觉很冷。舌淡胖,脉沉细弱,稍弦涩。
2011年6月5日,病人的病情没有很大的进展,到傍晚以后,会觉得胃胀,想呕吐,但体力觉得比以前稍好。舌淡苔薄,脉沉细弱。尿量一天300ml,所幸大便一天有两三次。
生黄芪100g,苍术30g,土茯苓100g,陈皮20g,当归20g,菟丝子50g,山茱萸50g,干姜30g,鸡血藤30g,白僵蚕20g,炮附子30g。10剂。
2011年6月18日,患者拿医院的CT报告单来找我,自述每天尿量500ml。大便一天2次。舌淡多津。脉细弱,稍滑数。
2011年6月21日,患者来改方,舌脉如前,病情已稳定,自述不口渴,只是到傍晚时两脚浮肿。每天尿量650ml。尿蛋白+++,隐血+,肌酐375。还在进行血液透析,每3天1次。
生黄芪100g,干姜30g,炮附子50g,茯苓50g,泽泻50g,怀牛膝30g,菟丝子50g,山茱萸50g,益母草50g,鸡血藤50g,白僵蚕20g。10剂。
2011年6月23日,患者来电话说每天尿量达到750ml。
2011年6月25日,患者要进行血液透析,早上一早来电话,说昨天的尿量达到850ml。到了医院,称体重,说比上次血液透析时要轻了很多,医院方面说再过些时间,观察一下,可以不要血液透析了。我考虑到天气炎热,阳气外浮厉害,加上患者气阳两虚很明显,我叫病人买补中益气丸和中药配合起来一起吃,以稍稍升提,以顺应天时。
2011年7月3日,患者来电话说近几天血压较高,到傍晚时分有呕吐的感觉,但今天去检查了下肾功能,肌酐有所下降。
2011年7月7日,患者的尿量达到1000ml,医院检查,胸水和腹水大部分消除。下肢浮肿消除。大便一天1次,偏硬,排便不畅,神疲无力,气短。舌淡胖,苔稍滑。脉沉细弱,稍涩。但午时过后腹胀,不时想吐。收缩压160~180mmHg,舒张压90~105mmHg。
生黄芪100g,生白术50g,枳壳20g,厚朴20g,茯苓100g,干姜20g,半夏20g,吴茱萸5g,菟丝子50g,山茱萸50g,炮附子20g,怀牛膝30g,泽泻30g,益母草50g,鸡血藤50g。10剂。
2011年7月20日,患者的尿量达到1000ml以上,终于可以不要血液透析了,文荣医院也拆除了血液透析用的管子。肌酐260,尿素13,还是偏高,已不会对生命造成大问题,但还得继续治疗。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都偏低,这是肾性贫血,治疗的核心还是在于肾。血压75~140mmHg。患者自述午后不时会胸闷,想呕吐,但比以前要明显好转。舌嫩红,偏胖,少有裂纹,无苔而多津。脉细涩,重取无力。
生黄芪100g,枳壳20g,茯苓100g,生姜50g,菟丝子100g,山茱萸50g,炮附子50g,怀牛膝30g,泽泻30g,益母草50g,当归20g。10剂。
病人虽说现在没有了生命危险,但要把病情控制到一个较好的程度,还得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治疗的重点还是在于大补肾气和促进脾胃的运化,针对天时等因素做些适当的调整。
对本案的治疗,引起网友很热烈的讨论,我把这些讨论整理如下。
医童2008:请教吴老师,这几个方子都不用甘草,能点透一下原因,好吗?再者,不知道在哪本书上看过,用附子一定要配甘草(炙)。谢谢吴老师指点迷津!
吴南京:说到附子和甘草合用,主要是源于《伤寒论》的四逆汤。有人说和甘草合用是为了解附子毒,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附子和甘草合用,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厚土以保火”,这样的组合可以延长温阳的时间。
本病人虽说阳虚极,但体内湿阻严重,治疗在温阳的同时还要利水,水不去则阳不得复,所以不用甘草的甘敛,而是重用黄芪以运水。
甘草不可乱用,《伤寒论》中的桂枝汤说到,酒客不用桂枝汤,一是因为酒客多热,但也一样多湿。《伤寒论》还说到中满的人也不用甘草。这病人不仅仅肾功能不好,同时还有严重的胸水和腹水,所以不用甘草。看处方,我觉得不能死盯着四逆汤不放,再说了,四逆汤也是有加有减的。
暖风:吴老师的整体思路是正确的,炙甘草用了会影响去湿,汗法可以考虑合用,但要注意病人元气已很虚弱。我个人认为可用真武汤加红参、大黄、细辛。不当之处请吴老师指正。
吴南京:汗法不行,病人下元极虚,一用汗法,必会马上动摇下元的根本,病人只会速死无治。病人的主要原因是肾气大亏,无力气化所致的水湿内阻三焦,所以整个治疗还得以大补肾中元气为核心对待。
说到用真武汤加红参、大黄、细辛为治,本人认为对本病的治疗还得以黄芪为主药,看本人另外文章《脱证论治》。
悟道子:气为水之母。
吴南京:是的,气就是水,水就是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