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某,男,5岁,河南人。
金华市电视台“百姓零距离”栏目介绍来的一个疑难病例。母亲代述:小孩子素来体质差,满月时一次感冒没看好,后来就常年感冒、发热、咳嗽、呕吐、腹痛、胃口不好。求治过上海儿童医院、浙江省儿童医院、南京儿童医院、金华中心医院、金华中医院、金华人民医院等。母亲的细心,把孩子2005年在南京儿童医院就诊的出院记录以及后来到处求医的病例、检查报告、中药处方、西药处方等等都带来,足足一大袋。
南京儿童医院门诊病历:反复发热8个月,伴尿频,排尿时哭闹,经检查,发现肾结石。X线检查:两肺纹理增强。出院记录:泌尿道感染;支气管炎。
上海儿童医院门诊病历记录:出生后反复呼吸道感染,尿频,常常发热,检查后发热与尿频无关。
浙江省儿童医院门诊病历记录:咳嗽反复4年,低热常存,肛温37.7~37.9℃,平时纳差,有时腹痛,闻异味常诱发咳嗽,乏力,反复呼吸道感染。
金华人民医院门诊病历记录:咳嗽反复3个月,低热,检查后排除肺结核。尿频。B超报告:右肾小结晶。
金华中心医院,胃镜报告: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B超:腹腔多发淋巴结肿大;病理诊断书:(胃窦)慢性中度浅表性炎;B超:左肾多发结石。
金华中医院,门诊病历:反复咳嗽7个月。
2010年4月29日,文荣医院一诊。本人通过近150张的血常规检查报告看下来,单核细胞大多偏高,白细胞时高时低,血红蛋白大多处于偏低,血小板偏高。中医处方,大多是清热解毒的思路。患儿面色暗,舌淡,苔腻,咳嗽时咳痰不畅。
病机:脾虚不化湿,痰瘀郁闭于不得宣肃。
治疗:健脾化痰,宣肺止咳。
处方:党参15g,炒苍术10g,茯苓15g,生甘草15g,陈皮10g,紫苏叶20g,藿香20g,杏仁10g,炙麻黄3g,桔梗15g,前胡15g,鱼腥草20g。3剂
分析:患儿虽检查出肾结石、腹腔淋巴结肿大、鼻炎等,但目前最需要解决的是呼吸系统问题。久病身体很虚弱,治疗得以调理脾胃为核心,促进消化吸收功能,所以用变通“异功散”(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为异功散,调理脾胃的基础方),苍术代替白术以增加运脾化湿力度,再加紫苏叶、藿香以助化湿;杏仁、麻黄、桔梗一肃、一宣、一提,以助肺的宣肃功能,排痰止咳;前胡化痰;鱼腥草解毒排痰。
2010年5月2日,二诊:患儿咽喉肿痛,体温正常,上方加一枝黄花20g,3剂。
2010年5月6日,三诊:大雨,按一诊处方加益母草30g,3剂。加用风油精外涂。
2010年5月7日,晴,天热,小孩子运动后口渴,喝了大量的凉水,病情发作,呕吐严重。党参15g,炒苍术10g,茯苓15g,生甘草15g,陈皮10g,紫苏叶20g,藿香20g,吴茱萸3g,干姜10g,半夏10g,一剂。服药后呕吐止,但脸部发热潮红。
2010年5月9日,四诊:纳差,不咳嗽,咽喉不痛,傍晚起面部潮热。吴茱萸20g,黄柏10g,肉桂10g,一剂。研粉,开水冲开后泡脚,30分钟后脸部潮热消失。
2010年5月10日,脸部不潮红。没吃药,按5月9日方法泡脚。
2010年5月11日,咽喉又有点微痛,舌红,苔白腻,
党参15g,苍术15g,茯苓15g,半夏10g,陈皮10g,桔梗15g,连翘10g,黄芩10g,干姜10g,茵陈15g。一剂。药液泡脚。
2010年5月12日,身体无不适,舌淡红,苔白稍腻。守上方2剂。药液泡脚。
2010年5月14日,身体无不适,舌淡红,苔薄。其母说孩子早上6:00-9:00舌苔会厚腻。
小柴胡颗粒(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大枣、生姜)和参芪健胃颗粒(党参、黄芪、白术、当归、白芍、茯苓、蒲公英、山楂、紫苏梗、土木香、桂枝、陈皮、海螵蛸、甘草)各1小包,早上和中午饭前空腹吃。上方药液泡脚。
2010年5月20日,患儿身体无不适,舌正常。按5月14日方法治疗。
其后2年孩子身体一直不错,虽说有天气变化会感冒,但吃点药也就好了。
分析:本病看起来非常不好治,但中医讲“久病必虚”,治疗的关键在于调补,不是去治病,而是治人。
调补人体,关键在于脾肾两大系统。特别是脾胃,病人从满月起重感冒,就一直用药治疗,常年呕吐是伤了脾胃。
身体大虚之人,必从脾胃入手调治,通过脾胃的调补,促进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身体才能逐步好转。李东垣说元气和阴火不两立,元气虚则阴火旺。再加上久用寒凉药,大伤肾阳,肾阳虚,虚火上冲于咽喉,这是病人常年咽喉肿痛的原因,治疗不在于清热解毒,而在于补气潜阳,气补足了,阴火自退;阳下潜了,虚火自守于肾。脾胃为土,肺为金,土能生金,“脾胃一虚,肺气先绝”,肺通窍于鼻,虽说慢性鼻炎,但不能一味通窍,苍耳子等鼻病的专药有耗伤元气的副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是不得用的,脾胃调理好了,肺气足,鼻窍自通。
“久病及肾”,肾阳虚败,则无力温脾胃,但阳虚过度,温阳药不太好用,因为阳气过虚而用阳药会起反拒作用(张仲景《伤寒论》中对阳虚严重的情况用猪胆汁和附子合用,也是怕阳虚的人不受附子之温而反拒,引之以猪胆。)
“久病必瘀”,病人血常规显示血小板过高,可以知道病人的血流不畅,但这种瘀,是因虚而致瘀,治疗不在于活血,而在于补养,气血足则血自行。
自我接手治疗本病人起,一直守着脾胃中焦调治。
脚下涌泉穴通于肾,我用药粉开水泡开后泡脚,可以达到温肾潜阳的目的,一样可以达到治疗效果。
小孩子的病情稳定后,不宜长期吃中药煎剂,所以改用中成药来调理。小柴胡颗粒和参芪健脾胃颗粒都有大量颗粒调理脾胃的中药为基础,非常适合孩子的身体。小柴胡颗粒有黄芩,参芪健胃颗粒有蒲公英,这两药可以清上之火,药中有白芍、桂枝、甘草、大枣、生姜,组成调和营卫的著名药方“桂枝汤”,山楂助消化,海螵蛸潜阳。小孩子的身体特点是五脏全而未充,对于久病虚者,这种中成药慢调法最为适宜。
对于久病体虚之人,千万别乱用药,记得岳美中前辈治疗一位慢性肾炎的病人,守方治疗一年之久才治好。治疗思路对了,有方守方,身体自然会好起来。
体虚调理无速效之法,也无巧法,治疗不能急于求成,如求速效,必成坏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