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导管室护理质控标准

导管室护理质控标准

时间:2023-04-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5] 刘姝莉.弹性排班对导管室护理质量的影响.吉林医学,2012,33(28):6205-6206.[6] 林汉英,罗莎莉,陈岩,等.“身心并护”模式在介入导管室的临床实践.介入放射学杂志,2012,21(7):608-610.[12]付晓华,杨晓华,韦伟.介入导管室进修护士带教探索.西北医学教育,2011,19(4):881-883.[13]秦莹,夏莉,房玲,等.新时期三级甲等医院导管室护士群

导管室护士工作质量标准

1.洗手护士质量检查标准 见表8-2。

表8-2 洗手护士质量检查标准

2.巡回护士质量检查标准 见表8-3。

表8-3 巡回护士质量检查标准

3.导管室护理质量检查标准 见表8-4。

表8-4 导管室护理质量检查标准

(续 表)

4.消毒隔离检查标准 见表8-5。

表8-5 消毒隔离检查标准

(续 表)

5.急救物品、常规器械、仪器设备、药品管理检查标准 见表8-6。

表8-6 急救物品、常规器械、仪器设备、药品管理检查标准

(续 表)

6.护理文书检查标准 见表8-7。

表8-7 护理文书检查标准

7.卫生工人工作质量检查标准 见表8-8。

表8-8 卫生工人工作质量检查标准

(续 表)

8.接送病人工人工作质量检查标准 见表8-9。

表8-9 接送病人工人工作质量检查标准

(续 表)

(毛燕君 刘新杰)

参考文献

[1] 曲华,宋振兰.手术室护士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2] 王仁鸿,王新芝,刘继英.介入诊疗与护理.济南:山东电子音像出版社,2006.

[3] 王滨,曹贵文.介入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3-24.

[4] 侯桂华,霍勇.心血管介入治疗护理实用技术.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

[5] 刘姝莉.弹性排班对导管室护理质量的影响.吉林医学,2012,33(28):6205-6206.

[6] 林汉英,罗莎莉,陈岩,等.“身心并护”模式在介入导管室的临床实践.介入放射学杂志,2012,21(7):608-610.

[7] 杨迎国.介入导管室护士的素质培养体会.中国误诊学杂,2012,12(16):4414.

[8] 孙燕.介入导管室工作经验两则.山西医药杂志,2012,41(5):436.

[9] 孙桂娥,周群惠.介入导管室护士素质和技能培训.当代医学,2012,18(6):99-100.

[10]叶虹.心脏导管室药物的管理体会.心脑血管病防治,2011,11(5):414-415.

[11]赵国华,姜洪.围介入治疗护理质量管理探讨.黑龙江医学,2011,35(7):554-555.

[12]付晓华,杨晓华,韦伟.介入导管室进修护士带教探索.西北医学教育,2011,19(4):881-883.

[13]秦莹,夏莉,房玲,等.新时期三级甲等医院导管室护士群体工作压力源及疲倦感现状调查.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3A):12-15.

[14]辜小芳,刘焱,李杰.三级甲等医院导管室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疲倦感相关性研究.护理管理杂志,2011,11(5):314-316.

[15]毕淑军,朴燕洁.介入导管室的护理管理.中国实用医药,2012,7(23):225-226.

[16]赵国华,姜洪.围介入治疗护理质量管理探讨.黑龙江医学,2011,35(7):554-555.

[17]李露芳,林嘉旋,王雁新,等.介入材料储存管理的探讨.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15):203.

[18]贠秀俐,宋有慧,贺宝丽,等.浅谈导管室的管理与进展.延安大学学报,2008,6(1):80-81.

[19]林玉英,廖瑞珍,梁玉珍,等.介入导管室的护理管理.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13):122-123.

[20]郑淑梅,郑树香,孙丽琴.ISO9002体系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护理管理杂志,2005,5(2):31-32.

[21]李军,王兆霞,贾丽华,等.成立中心导管室的管理实践.中国护理管理,2009,(7):64-65.

[22]金雁,关艳霞,刘颖,等.临床质量控制在心导管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9C):53-54.

[23]毛燕君,张玲娟,杨继金,等.综合性介入治疗规范化护理管理模式的构建.护理管理杂志,2007,7(1):44-45,4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