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CKD)是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健康问题,患病率逐渐增加。一旦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必须依赖肾脏替代治疗维持生命,预后差,花费高,因此必须积极进行干预治疗。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拮抗剂(ARB)来拮抗血管紧张素Ⅱ是CKD一种重要的干预治疗。下面就ACEI及ARB类药物在慢性肾病中的应用做一简要介绍。
(一)K/DOQI指南关于慢性肾脏病(CKD)的定义
1.肾损害≥3个月,有或无GFR下降。肾损害是指肾结构或功能异常,表现为下列之一:
(1)肾脏病理形态学异常;
(2)具备肾损害的指标,包括血、尿成分异常或肾脏影像学检查异常。
2.肾小球滤过率(GFR)<60ml/(min·1.73m2)≥3个月,有或无肾损害的表现。符合上述两项标准中的任一项即可诊断。
(二)慢性肾病的分期(表13-1)
表13-1 慢性肾病的分期
(三)ACEI与ARB类降压药在CKD中的应用
1.作用机制
(1)降血压作用:ACEI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生成,ARB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结合,从而阻断血管紧张素Ⅱ致病作用,降低血压。
(2)肾保护作用:通过血流动力学效应和非血流动力学效应发挥肾保护作用。通过对肾小球血流动力学的特殊调节作用——扩张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但对出球小动脉的扩张强于入球小动脉,直接降低肾小球内三高状态(高压、高灌注和高滤过),同时通过降低系统高血压,间接改善三高状态,从而延缓肾损害进展。另外,还能通过非血流动力学作用——改善肾小球滤过膜选择通透性、保护肾小球足细胞、减少肾小球内细胞外基质的蓄积,达到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小球硬化进展和肾脏保护的作用。
2.ACEI与ARB的临床应用 由于ACEI与ARB类药物有上述作用,因此广泛应用于肾内科疾病,对于肾小球疾病、慢性肾脏病病程中的高血压、蛋白尿均可使用。对于无系统性高血压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也可使用,以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恶化。
3.ACEI与ARB的不良反应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咳嗽:ACEI由于抑制缓激肽降解,导致血中缓激肽、前列腺素及P物质增多而引发刺激性干咳。固有咳嗽、哮喘的患者应慎用。ARB无此不良反应。
(2)血钾增高:主要见于肾功能不全患者。ACEI通过减少醛固酮生成和增加前列腺素浓度导致血钾升高。ARB抑制醛固酮作用弱于ACEI,且对前列腺素无影响,故血钾升高不良反应较轻。对于高钾血症患者、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应避免与保钾利尿药、β受体阻滞剂及补钾药同用。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应用ACEI或ARB时,应该密切监测血钾水平,避免高钾血症的发生。
(3)血肌酐上升:应用ACEI或ARB后扩张出球小动脉,减低肾小球内“三高”状态,可能导致GFR下降,血肌酐上升。应用ACEI或ARB后血肌酐无变化或轻度升高(升高幅度<30%)属正常现象,无需停药,继续观察。但是如用药后血肌酐值>30%,甚至50%,则为异常。主要见于肾缺血的情况下,如脱水、有效血容量不足、心搏出量减少、肾动脉狭窄等。此时应该停用ACEI或ARB,寻找肾缺血病因,及时纠正,若能纠正,血肌酐下降至用药前水平,可以再用,否则若不能纠正,不能再用这类药。
4.禁忌证 双侧肾动脉狭窄、妊娠妇女、高钾血症患者禁用。
要点提示
ACEI或ARB对肾小球疾病、慢性肾脏病病程中的高血压、蛋白尿均可使用,无系统性高血压的慢性肾病患者使用也有益处。
注意事项:
①ACEI可引发刺激性干咳,多数患者随着用药时间延长可减轻,ARB无此不良反应。
②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ACEI可导致血钾升高,ARB血钾升高不良反应较轻,使用该类药物时应密切监测血钾水平并避免与保钾利尿药、β受体阻滞剂及补钾药同用。
③血肌酐上升:应用ACEI或ARB后血肌酐无变化或轻度升高(升高幅度<30%)属正常现象,无需停药,继续观察。但是如用药后血肌酐值>30%,甚至50%,则应该停用并考虑请专科医师会诊或转诊。
④双侧肾动脉狭窄、妊娠妇女、高钾血症患者禁用ACEI/ARB。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