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D-10编码】 B26.901
流行性腮腺炎(mumps,epidemic parotitis)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是以腮腺肿胀及疼痛为特点的非化脓性炎症。各种唾液腺体及器官均可受累。
【病因】
腮腺炎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的单股RNA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病毒颗粒呈圆形,大小悬殊,100~200nm,有包膜。对物理和化学因素敏感,甲酚皂液、40%甲醛溶液等均能在2~5min将其灭活,紫外线照射也可将其杀灭,加热至56℃、20min即失去活力。
病毒通过口、鼻侵入人体后,在上呼吸道黏膜上皮组织中生长增殖,导致局部炎症和免疫反应,并进入血液引起病毒血症,进而扩散到腮腺和全身各器官,亦可经口腔沿腮腺管传播到腮腺。由于病毒对腺体组织和神经组织具有高度亲和性,可使多种腺体(腮腺、舌下腺、颌下腺、胰腺、生殖腺等)发生炎症改变,如侵犯神经系统,可导致脑膜脑炎等严重病变。
【流行病学】
人是病毒的唯一宿主。腮腺炎患者和健康带病毒者是本病的传染源,患者在腮腺肿大前6d到发病后5d或更长的时间均可排出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因唾液污染食具和玩具,通过直接接触而感染。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流行,但以冬春季发病较多。常在幼儿园和学校中感染流行。以5—15岁患者较为多见,2岁以下、40岁以上很少发病。一次感染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但个别抗体水平低下者亦可再次感染。
【临床表现】
1.潜伏期 2~3周,平均18d。
2.前驱期 表现前驱期很短,数小时至1~2d。常有发热、食欲缺乏、全身无力头痛、呕吐等。发热程度不等,也有体温正常者。少数患儿早期并发脑膜炎可出现脑膜刺激征。
3.腮腺肿期 腮腺肿大先于一侧,然后另一侧也肿大,也有仅一侧肿大或腮腺无肿大的病例。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扩大,边缘不清、触之有弹性感及触痛,表面皮肤不发红。肿胀范围上缘可达颧骨弓,后缘达胸锁乳突肌,下缘延伸到颌下达颈部,腮肿3~5d达高峰,继而渐缩小,一般1周左右消退,偶有延至2周者。有时颌下腺和舌下腺均可肿大,以前者肿大为多见,有些病例仅有颌下腺肿大而腮腺不大。部分患儿颌下腺、舌下腺及腮腺可始终无明显肿胀,而仅有病毒血症或并发症的表现。腮腺管口可见红肿。患儿感到腮腺局部胀痛和感觉过敏,张口和咀嚼时更明显。在腮腺肿大的同时体温仍高,但体温增高的程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与腮腺肿大程度无关。发热持续时间不一,短者1~2d,少数可达2周。发热以中等度多见,亦有体温始终正常者。
【并发症】
由于腮腺炎病毒有嗜腺体和嗜神经性,常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和其他腺体、器官而出现以下并发症。
1.脑膜脑炎 较常见,常在腮腺炎高峰时出现,也可出现在腮腺肿大前或腮腺肿大消失以后。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颈项强直、克氏征阳性等,脑脊液的改变与其他病毒性脑炎相似。脑电图可有改变但不似其他病毒性脑炎明显,以脑膜受累为主,预后大多良好,常在2周内恢复正常,多无后遗症。如侵犯脑实质,可出现嗜睡甚至昏迷等,并可能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死亡。
2.睾丸炎 是男孩最常见的并发症,多为单侧。常发生在腮腺炎起病后的4~5d,肿大有腮腺开始消退时。开始为睾丸疼痛,随之肿胀伴剧烈触痛,可并发附睾炎、鞘膜积液和阴囊水肿。大多数患者有严重的全身反应,突发高热、寒战等。一般10d左右消退,1/3~1/2的病例发生不同程度的睾丸萎缩,如双侧萎缩可导致不育症。
3.卵巢炎 5%~7%的青春期后女性患者可并发卵巢炎,症状多较轻,可出现下腹痛及压痛、月经不调等,不影响受孕。
4.胰腺炎 严重的急性胰腺炎较少见,常发生于腮腺肿大数日后,表现为上腹部剧痛和触痛,伴发热、寒战、反复呕吐等。由于单纯腮腺炎即可引起血、尿淀粉酶增高,因此淀粉酶升高不能作为诊断胰腺炎的证据,需做脂肪酶检查,有助于诊断。
5.耳聋 为听神经受累所致,发病率不高,大多为单侧性,不易及时发现,治疗困难,可成为永久性聋。
6.其他并发症 心肌炎较常见,而肾炎、乳腺炎、胸腺炎、甲状腺炎、泪腺炎、角膜炎、血小板减少及关节炎等偶可发生。
【辅助检查】
1.周围血象 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和稍增加,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有并发症时白细胞计数可增高,偶有类白血病反应。
2.血、尿淀粉酶测定 90%患者发病早期血清和尿淀粉酶有轻至中度增高,2周左右恢复正常。血脂肪酶增高有助于胰腺炎的诊断。
3.血清学检查 近年来大多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腮腺炎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可以早期快速诊断(前提是1个月内未接种过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双份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效价有4倍或4倍以上提高为阳性。亦可用PCR技术检测腮腺炎病毒RNA,有很高的敏感性。
4.病毒分离 在发病早期取患者唾液、尿液、脑脊液或血液标本,及时接种鸡胚或人胚肾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实验,阳性标本采用红细胞吸附抑制试验或血凝抑制试验进行鉴定,阳性者可以确诊。
【鉴别诊断】
1.其他病毒所致腮腺炎 现已知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肠道病毒等均可引起腮腺炎。初步鉴别可参考流行病史及临床伴随症状,最终的鉴别方法是进行病原学及血清学的检查。
2.化脓性腮腺炎 常多次复发,且均位于同侧腮腺,应疑及化脓性腮腺炎,挤压腺体可见腮腺管口有脓液流出。局部表面皮肤红肿,压痛明显,周围界限不清,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各年龄期儿童均可发生,至青春期可自然消失。用催涎剂(如咀嚼橡皮糖)使唾液流畅,抗生素治疗有效。
3.其他原因引起的腮腺肿大
(1)在慢性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良时,腮腺可肿大。多为双侧性,轻度肿大,无压痛,皮肤无热感,存在时间持久,无全身症状。
(2)当唾液管有结石阻塞时,腮腺可肿大,也可有压痛,但无急性感染症状,反复发作,腮腺突然肿大,迅速消退,且常为同一侧是其特点。
4.局部淋巴结炎 急性淋巴结炎多为单侧病例,位于颌下或颏下,肿块不以耳垂为中心,开始淋巴结肿大较硬,边缘清楚,压痛明显,多有咽部炎症存在。腮腺管口无红肿。
5.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如脑炎、脑膜炎、脊髓炎、脑神经损害等出现于腮腺肿大前或肿胀后一段时间、或无腮腺肿大的病例,需与其他病原体尤其是其他病毒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鉴别。常需根据血清学检查确定诊断。
【治疗】
1.一般治疗
(1)隔离患者,使之卧床休息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注意口腔清洁,饮食以流质、软食为宜,避免酸性食物,保证液体摄入量。
(2)青黛、硼酸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对镇痛、消肿有一定的效果。
(3)局部可用红外线、透热等理疗。
2.对症治疗
(1)高热降温,可用对乙酰氨基酚等。
(2)中药是常用药物,可用复方毛冬青颗粒、板蓝根、腮腺方。
3.对因治疗 无特效治疗法。发病早期可使用利巴韦林15mg/(kg·d)静脉滴注,疗程5~7d。也可使用干扰素治疗,有加速消肿、缩短热程的效果。
4.预防
(1)隔离与留观:及早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接触者逐日检查,集体儿童机构应检疫3周。
(2)自动免疫: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预防感染的效果小儿可达97%,腮腺炎活疫苗与麻疹、风疹疫苗同时联合使用,效果良好,互不干扰。
(3)被动免疫:一般免疫球蛋白、成年人的血液均无预防本病的作用。
【并发症及处理】
1.脑膜脑炎 按病毒性脑炎处理方法,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5mg/(kg·d)静脉滴注,3~5d。持续监测生命体征,观察颅内压升高征象、血压、脉搏、肌张力、瞳孔、呼吸节律。脑水肿者给予20%甘露醇0.5~1g/kg,适当镇静。
2.睾丸炎 抗病毒治疗同时应用激素,睾丸局部冷敷、制动等对症处理,可给予硫酸镁湿敷肿大的阴囊。
3.胰腺炎 应禁食,静脉输液加用抗生素。
【分级及诊治指引】
流行性腮腺炎分级及诊治指引见表9-5。
表9-5 流行性腮腺炎分级及诊治指引
【入院标准】
1.持续高热,精神差。
2.意识改变,抽搐或昏迷等神经系统表现。
3.剧烈腹痛,呕吐,伴脂肪酶升高。
4.出现其他并发症,如肺炎、心肌炎、感音性聋等。
【特殊危重指征】
1.脑水肿,颅内压明显升高。
2.重症胰腺炎。
【会诊标准】
1.需请其他科室会诊情况
(1)出现呼吸循环衰竭、休克等,需请PICU医师会诊。
(2)出现剧烈腹痛、频繁呕吐、腹胀明显等,需请消化科医师会诊。
(3)出现神志改变、抽搐、昏迷等,需请神经科医师会诊。
2.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可请感染科医师会诊。
(1)2~3周有流行性腮腺炎接触史。
(2)出现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扩大、边缘不清、触之有弹性感及触痛,表面皮肤不发红的面部或颈部肿胀等症状。
【谈话要点】
1.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导致的传染病,患者及隐性感染者是传染源,主要通过唾液飞沫吸入传播。腮腺肿胀前7d至肿胀出现后9d均有传染性。以冬春季发病为多。
2.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生化检查、凝血功能、脂肪酶、血淀粉酶及尿淀粉酶、腮腺炎病毒特异性IgM抗体检测、B超、心电图、X线胸片影像学检查等是必须进行的检查。
3.目前尚无特异性抗病毒药物,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病情严重时可酌情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4.可出现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并发症。
5.大多数患儿痊愈后获终身免疫,若无严重并发症,一般预后良好。
6.告知一般预计费用。
【出院标准】
1.体温正常2d以上。
2.生命体征稳定。
3.精神、食欲好转。
4.腮腺肿胀减轻或好转。
5.头痛、腹痛、呕吐消失。
【出院指导】
1.居家隔离至肿胀完全消失为止。
2.家中如有未接种过腮腺炎疫苗者要及时接种疫苗。
3.出现以下紧急情况需及时返院或到当地医院治疗。
(1)出现高热不退、局部肿胀明显致呼吸困难等。
(2)精神反应差、喷射性呕吐、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
(3)剧烈腹痛、频繁呕吐、腹泻、腹胀或便秘等消化系统症状。
(4)眼睑及下肢水肿、腰痛、尿少或血尿等泌尿系统症状。
(5)其他: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等。
4.健康宣教
(1)消毒隔离知识教育: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童常见传染性疾病,人类为唯一自然宿主,患者为本病最重要的传染源。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主要通过唾液飞沫吸入传播。腮腺肿胀前7d至肿胀出现后9d均有传染性。避免与患者接触,疾病流行期间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2)饮食知识教育:由于患者患病期间会伴有食欲减退、呕吐等症状,指导患者及其家属要根据不同情况和疾病的不同时期给患者提供合理的饮食。应给予营养丰富、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并注意补充水分,可给予果汁、茅根水等,少量、多次喂。
(3)休息与运动教育:患者发病期间一定要卧床休息,注意给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穿衣、盖被要适当,避免过热或受凉。一旦皮疹消退、症状消失便可逐渐活动,但需循序渐进。
(4)个人卫生教育:饭前、饭后、便前、便后要洗手。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经常晾晒被褥、洗澡,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5)如出现生命体征不稳定等紧急情况,建议马上到当地医院进行生命支持,以免加重病情。
【门急诊标准流程】
流行性腮腺炎门急诊标准流程见图9-7。
图9-7 流行性腮腺炎门急诊标准流程
※门诊护理初评估根据《儿科急诊预检分诊指引》进行,详见附录C;※※专科评估根据表9-5进行
【住院标准流程】
流行性腮腺炎住院标准流程见图9-8。
图9-8 流行性腮腺炎住院标准流程
※专科评估根据表9-5进行
(叶家卫 房春晓 徐 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