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案1】
斯某,男,40岁,2011年9月21日初诊。
患者头痛反复发作半年,加重1个月。患者半年来头痛反复发作,发作时整个头部均感疼痛,曾自行服用止痛片(具体不详),治疗效果不佳,后曾就诊于某诊所,予以中药调理治疗,头痛仍时断时续、反复发作。近1个月,患者因工作压力较大,头痛症状进一步加重。头痛发作时,患者坐立难安,饮食欠佳,并伴有恶心呕吐、夜间难以入睡等症状,头痛需23天方能自行缓解。颅脑MRI检查无殊;TCD检查示:大脑中动脉流速缓慢。患者平日工作压力大,容易心烦,嗳气,睡眠欠佳、饮食欠佳,二便无殊,舌质红苔薄,脉细涩。
中医诊断:头痛(肝郁气滞)。西医诊断:血管性头痛。
治则:疏肝解郁,通络止痛。
处方:针刺四关穴、风池、阳陵泉、三阴交,平补平泻,针刺30分钟。
患者经2次针灸治疗后头痛症状较前减轻,嘱患者保持心情开朗。继续治疗患者头痛症状进一步减轻,发作次数较前减少。经针灸治疗3个月后,患者头痛症状痊愈。
【按语】 血管性头痛是由于脑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大脑功能活动紊乱,脑血管痉挛,脑血流量减少等引起的疾病,其病程长,病情常反复发作,顽固难愈。血管性头痛的发病机制复杂,现代医学又将其分为原发性头痛和继发性头痛以及脑神经、中枢性和原发性头痛及其他头痛。目前,已发现血管性头痛发作与5-羟色胺有一定的关系,故认为本病可能是一种人体内分泌和代谢失调所致的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性疾病。
血管性头痛在中医学属“头痛”范畴,也有“头风”“脑风”之称。中医学认为,头痛之病因多端,但不外乎外感和内伤两大类。盖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又为髓海所在,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故外感多由于六淫之邪外袭,上犯巅顶,邪气稽留,阻抑清阳,内伤头痛则与肝、脾、肾三脏失调有关,导致气血逆乱,瘀阻经络,脑失所养,发生头痛。诚如《医碥·头痛》说:“头为清阳之分,外而六淫之邪气相侵,内而六府经脉之邪气上逆,皆能乱其清气,相搏击而致痛,须分内外虚实。”
此病案患者由于平素工作压力大,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头窍失养,不通则痛,心神失养,伴睡眠差,郁而化热则心烦。治疗以疏肝解郁、通络止痛为先,选四关穴之合谷、太冲,分别为手阳明、足厥阴之原穴,合谷穴偏于补气、调气、活血,太冲穴偏于补血、调气、调血,共奏调理脏腑、平衡阴阳、疏肝理气、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效;风池为足少阳胆经穴,同时又是与阳维脉之交会穴,针刺风池可通络止痛,清利头目,醒脑通窍,为治疗头痛要穴,《胜玉歌》曰:“头风头痛灸风池。”阳陵泉、三阴交疏肝调肝养肝,共同使用头痛即止。
【验案2】
陈某,男,35岁,2006年9月12日初诊。
患者每逢中午12点头痛3个月。患者3个月前在一次中午谈判工作后出现头痛,主要为前额及颞部胀痛,伴心烦气躁,服用止痛片可缓解,但次日又发作。平素工作紧张,纳食、二便可,口苦,舌淡红苔薄,脉弦。
中医诊断:头痛(经气阻滞)。西医诊断:血管性头痛。
治则:疏通经络,行气止痛。
处方:针刺太阳、内关、合谷、太冲、足三里。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
经1次治疗后,患者头痛略缓解,但仍感烦躁。第2次治疗,在前方基础上加用风池穴,效果明显。10次治疗后,患者头痛痊愈。
【按语】 血管性头痛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常用的西药可分为麦角胺类(麦角胺等)、曲谱坦类(舒马曲谱坦等)、钙离子拮抗药(尼莫地平等)、谷维素或糖皮质激素,但疗效不甚满意。也可针对其发生的机制进行治疗,如纠正颅内压、收缩扩张的血管、松弛收缩的肌肉和封闭神经等。
头痛辨证分为外感和内伤,外感头痛多实证,内伤头痛多虚证,而疼痛部位不同,经脉循行归经也不同,头项痛属太阳经、偏头痛属少阳经、前额痛属阳明经、首如裹头沉坠紧箍而痛属太阴经、脑内痛属少阴经、巅顶痛多属厥阴经。所以在临床上辨证辨经准确,治疗得当,才能疗效明显。
此病案患者之头痛由于中午紧张工作后发病,部位在前额和颞部,且每在中午12点发作。前额为阳明所主,手阳明止于面,足阳明起于面部,颞部为胆经所过,肝胆互为表里。另外,一昼夜的日中(正午)为阳中之阳,又称重阳。由于患者在中午紧张工作,少阳阳明经气郁滞,故发头痛,每当正午阳旺之时阳气不得伸展,经气阻滞加重,每每头痛发作。所取穴位太阳穴为经外奇穴,属于少阳经分布区,上临足阳明,下临手太阳,具有疏通头部气血瘀滞的作用,为治疗头痛的有效穴位,可用于治疗一切内伤、外感引起的头痛;内关穴为手厥阴心包经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阴维脉,能调节阴经平衡,加强疏肝柔肝、缓解紧张的作用;取四关穴(太冲、合谷)理气解郁,原穴是调整人体气化功能的要穴;足阳明胃经合穴足三里健脾胃,补气血、行气血,《素问·调经论》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人体活动离不开气血,在发生病变时,也不外乎气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流通,头痛即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