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结石卡在输尿管腰部中心点疼

结石卡在输尿管腰部中心点疼

时间:2023-04-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②左侧输尿管结石伴输尿管扩张,被诊断为“输尿管结石”,予以输液及止痛等对症治疗后疼痛稍有缓解,但腹部疼痛仍然明显,伴阵发性加剧,因患者不愿接受碎石治疗,遂来我院针灸门诊治疗。 随着生活水平和生活规律的改变,输尿管结石发病率有逐渐增高趋势,其症状往往表现为腰痛或腹痛难忍,并发肾积水,长久不愈可损伤肾功能。

【验案】

葛某,男,32岁,2011年11月7日初诊。

患者左下腹部疼痛3天。患者于11月4日突然出现左下腹疼痛,剧烈难忍,呈阵发性加重,急赴省人民医院就诊,双肾及输尿管B超(省人民医院)发现左侧输尿管膀胱入口处大小约0.9厘米×0.4厘米高回声团。提示:①左肾积水。②左侧输尿管结石伴输尿管扩张,被诊断为“输尿管结石”,予以输液及止痛等对症治疗后疼痛稍有缓解,但腹部疼痛仍然明显,伴阵发性加剧,因患者不愿接受碎石治疗,遂来我院针灸门诊治疗。查体:痛苦貌,面色偏黄,腹平软,左下腹部轻度压痛,左侧腰部叩击痛(+),舌质红苔薄腻,脉弦。

中医诊断:淋证(石淋)。西医诊断:输尿管结石。

治则:调畅气机,通淋利石。

处方:针刺阴陵泉、筑宾、三阴交、足三里、各穴位均取双侧。各腧穴针刺得气后施用提插捻转泻法,持续半分钟,留针30分钟。

次日患者腹部疼痛未发作,但自述腰部仍感疼痛,继前方针刺。2011年11月18日患者自述近日已无腹部疼痛,腰痛也明显减轻。针刺阴陵泉、肾俞、三阴交、足三里。针刺双侧肾俞穴,行提插捻转补法,得气后不留针。其余各穴位均取双侧。各腧穴针刺施用提插捻转泻法,得气后持续半分钟,留针30分钟。

复查双肾及输尿管B超,输尿管及双肾均未发现结石。

【按语】 随着生活水平和生活规律的改变,输尿管结石发病率有逐渐增高趋势,其症状往往表现为腰痛或腹痛难忍,并发肾积水,长久不愈可损伤肾功能。

输尿管结石属于中医“石淋”“血淋”“腰痛”范畴,《诸病源候论》述“诸淋皆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正常的泌尿功能有赖于膀胱的气化作用,而膀胱的气化主要靠肾气开阖,肾气虚则气化不利,泌尿功能失常,易湿热内生下注,或者多食辛热肥甘之品,酿成湿热,湿热蕴结下焦,尿液煎熬,日积月累,结成砂石。该患者平时喜食肥甘之品,加之饮酒太过,酿成湿热,下注膀胱;湿热蕴积日久,尿液受其煎熬,尿中杂质结为砂石,形成石淋。砂石阻滞尿道,经络阻脉,经气不利,不通则痛,则腰腹剧痛。治疗当以清利湿热、缓急止痛、通淋排石为先,然而结石的排出又必须依赖气血运行来加以推动。结石阻滞于肾,使气血运行不畅,往往伤气,《黄帝内经》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机体正常的气化功能是利湿通淋排石的关键。

本案患者输尿管结石急性发病,疼痛明显,在清利湿热、缓急止痛、通淋排石的基础上,伍以行气活血,方中选用脾经合穴阴陵泉,具有温运中焦、利水消肿、清利湿热之功,肾经穴筑宾是阴维脉的郄穴,具有清利湿热,解痉止痛之功,足三阴经交汇穴三阴交健脾利湿、调补肝肾,足三里具有健脾益气行气活血之功,予以提插捻转泻法,促进湿热、结石排出体外,诸穴合用以调畅气机,舒经活络,使痉挛的平滑肌松弛,从而解除疼痛,使结石下移并排出体外。三诊时腹痛已除,B超复查未发现结石,但腰部仍感轻度疼痛,穴位以肾俞换筑宾,针刺手法予提插捻转补法,以加强补肾健脾益气作用,促进机体康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