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针疗法是中国针灸医学遗产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历代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远在新石器时代(公元前3000年),我们的祖先在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手握石块或木棒防御敌人或猎取食物,难免受碎石所伤而使皮肤青肿或流血,恰巧,致使身体某一些顽疾、新患减轻或消失。人们经历无数次事实之后,积累了经验,找到了规律,悟出了道理,即利用石片撞击或刺破身体某些部位,可以减轻或治愈某些疾病。这就是原始针具——有锋的石锥、石针,即砭石的由来。山海经载:“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高山之上,有石如玉,可以为针”。后汉许慎说:“砭就是以石治病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医疗实践的需要,砭石的式样逐渐增多,有大有小,《素问·保命全形论》中记载:“制砭石大小。”那时的圆柱针即是粗针的雏形。在我国周口店发现的山顶洞人,他们所创造的工具,以骨针最为出色,除用来从事缝纫工作以外,也可能用于医疗方面。古代文字针字有的写作“箴”,说明当时的针具也有用竹制作成的竹针,竹针即是粗针雏形的发展,随着社会向前发展,陶器的出现,就有可能利用破碎陶片制成陶针。无论原始的砭石或逐渐改进的骨针、竹针、陶针,都为后来的粗针创造了形态基础。夏、商、周时期发明了冶金术。冶铜术和冶铁术的相继出现,使针具得到彻底改进。针(鍼)从金,是指金属针而言,有了金属所制的针,当然比石针、竹针、陶针精致的多,刺得就更深了。那时的冶炼术尚不发达,制出的针当然也不可能太细。
到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00-公元前221年),随着冶炼术的发展,针具的制作、种类和应用,才能达到比较精细的阶段。在我国第一部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评述了九针的形状及用途。《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载:“九针之名,各不同形。一曰镵针,长一寸六分;二曰员针,长一寸六分;三曰针,长三寸半;四曰锋针,长一寸六分;五曰铍针,长四寸;六曰员利针,长一寸六分;七曰毫针,长三寸六分;八曰长针,长七寸;九曰大针,长四寸……”九针中员针后人称为圆头针,针即近人所应用的推针。此二针为体表揩摩和按压的工具。镵针后人称为箭头针,为浅刺的针具,近代发展制成皮肤针及滚刺针。锋针即现在的三棱针,用于刺血、泻络。铍针后人称为剑针,和员针一样可用于放血,毫针应用最广,是目前针刺疗法的主要针具。长针和大针的结合就是我们所讲的粗针。
粗针的产生和发展,是根据《灵枢·官针·第七》的记载:“凡刺之要,官针最妙。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病浅针深,内伤良肉,皮肤为痈;病深针浅,病气不泻,支为大脓。病小针大,气泻太甚,病必为害;病大针小,气不泄泻,亦复为败。失针之宜,大者泻,小者不移。已言其过,请言其所施”“病在皮肤无常处者,取以镵针于病所,肤白勿取。病在分肉间,取以员针于病所。病在经络痼痹者,取以锋针。病在脉,气少,当补之者,取以针于井荥分俞。病为大脓者,取以铍针。病痹气暴发者,取以员利针。病痹气痛而不去者,取以毫针。病在中者,则以长针。病水肿不能通关节者,取以大针。病在五脏固居者,取以锋针,泻于井荥分俞,取以四时”。以上古人阐述了出于疾病不同,所采用的针具亦不同。否则,就达不到治疗的目的。随着现代医学解剖学的发展,针灸工作者对人体的形态和结构有了充分的认识和了解,从而保证了粗针疗法的安全可靠、充分发挥针长、大、粗的医疗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