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案】
何某,女,42岁,2011年10月8日初诊。
月经先后不定期2个月余。2个月前出现月经周期紊乱,或提早,或推迟,且经量稀少,色紫暗,夹血块,经行伴轻微腹痛。面部色素沉着,形体渐胖。平素心烦易怒,易紧张。舌红苔薄,脉弦。
中医诊断:月经不调(肝肾不足)。西医诊断:月经先后不定期。
治则:补肾柔肝,调理冲任。
处方:取穴气海、关元、中脘、下脘、天枢、水道深刺,三阴交、交信,针刺补法。留针30分钟。
经1次针刺后,心烦略改善。继续原方治疗。1周2次,连续治疗1个月,月经按时而至,月经量较前增多。故予原方维持。经治2个月,月经周期规律,面部色素沉着颜色变淡,心情较前佳。3个月后随访,诸症稳定。
【按语】 月经不调是妇科常见病,它是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异常的一组妇科疾病的总称,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经期延长等病种。由于月经是卵巢分泌的激素周期性变化并作用于子宫内膜后形成的,卵巢分泌激素又受脑垂体和下丘脑释放激素的控制,因此情绪异常、寒冷刺激、节食、滥用药物或患某些疾病等因素会影响下丘脑-脑垂体-卵巢-子宫生殖轴,任何部位的功能发生异常,都会影响到月经。
中医认为,月经不调的病因,主要是七情所伤或外感六淫,或先天肾气不足,多产房劳,劳倦过度,使脏气受损。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女子以肝为先天”,女子的经、孕、产、乳功能全依赖肝的藏血与疏泄条达,古人汪石人说:“妇人以肝为主,以血用事。”及“治经肝为先,疏肝经自调”。肾为元阴元阳之根,主藏精,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根本。《素问·奇病论》:“胞脉者,系于肾。”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统血,主运化,统摄血液,当各种因素导致肾肝脾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冲任损伤,诸证叠起,则发生月经不调。
本案患者肝肾不足,冲任失调,“女子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故出现月经先后无定期,面部色素沉着,治宜补肝肾为先,同时健脾运,化生气血,使冲任调和。方中用腹针健脾补益肝肾。再加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滋养肝、脾、肾三脏,调养冲任,因为肝经所过,故可调肝解郁。足少阴肾经穴交信为阴跷脉郄穴,能补肾调经。肝肾脾得补,冲任调和,月经规律,三阳脉充盈,面部色素自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