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力衰竭的诱因

心力衰竭的诱因

时间:2023-04-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统计有80%~90%心力衰竭的发生是由诱因诱发的。1.感染 感染是诱发心力衰竭的常见诱因,其中以呼吸道感染占首位,其次是风湿热、感染性心内膜炎,而女性的泌尿道感染也是诱发心力衰竭的常见诱因。此外,心率加快,还可缩短心脏舒张期,减少冠状动脉循环的灌注量,从而诱发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诱发心力衰竭最常见于低血钾、低血镁和低血钙。

据统计有80%~90%心力衰竭的发生是由诱因诱发的。因此,了解和控制诱因,对防治心力衰竭特别是难治性心力衰竭有重要意义。诱发心力衰竭的诱因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感染 感染是诱发心力衰竭的常见诱因,其中以呼吸道感染占首位,其次是风湿热、感染性心内膜炎,而女性的泌尿道感染也是诱发心力衰竭的常见诱因。感染诱发心力衰竭的机制为:①呼吸道感染造成气管及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及痉挛,引起呼吸困难。呼吸困难不但可因呼吸活动加强,使机体耗氧量增加(正常呼吸机耗氧量为总耗氧量的2%~8%,感染时可增加至50%),并能引起通气及(或)换气功能障碍,诱发心力衰竭。此外,呼吸道感染可因咳嗽使胸内压力升高,肺血管阻力加大和肺动脉压升高,直接加重右心负荷。②发热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还可致代谢率增高,使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和心脏负荷增加。此外,心率加快,还可缩短心脏舒张期,减少冠状动脉循环的灌注量,从而诱发心力衰竭。③感染产生毒素,直接抑制心肌收缩力。

2.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尤其是快速性心律失常,既可诱发心力衰竭,又可加重心力衰竭,甚至在原心脏完全正常的情况下引起心力衰竭。其机制为:①快速性心律失常可增加心肌耗氧量,心率愈快则耗氧量愈大。②心率加快,心脏舒张期缩短,一方面可使心室充盈不足,减少心排血量,另一方面妨碍冠状动脉的灌注。③房室收缩协调障碍,妨碍心室的射血功能。此外,心动过缓虽然每搏量不减少,但可使心排血量降低,也可诱发心力衰竭。

3.妊娠和分娩 妊娠和分娩诱发心力衰竭的机制是多方面的:①妊娠初期血容量即开始增加,到临产前可较妊娠前增加50%;同时由于血浆量的增加超过红细胞的增加,出现生理妊娠性贫血,从而更加重心脏负荷。②妊娠和分娩时心率增快,使心肌耗氧增加。③妊娠时因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血管阻力降低,使心脏对这种血流动力学急剧改变适应力减弱。④分娩时子宫收缩,精神紧张,腹内压增高等因素,都可加重心脏负荷和增加心肌耗氧量而诱发心力衰竭。

4.体力活动和精神激动 体力活动特别是剧烈体力活动和精神激动时,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和儿茶酚胺分泌增加等原因,使心率加快、心脏负荷和心肌耗氧量均增加,从而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

5.输血输液过多或过快 过多或过快的输血及输液可造成血容量急剧增加,使心脏前负荷过重,尤其是在原有血容量和外周阻力增加的病理基础上,或在心肌储备功能严重降低的情况下,更易诱发心力衰竭。

6.出血和贫血 大量出血不但可使血容量减少,回心血量和心排血量降低,而且可使心肌供血量减少和反射性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从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

慢性贫血,不但使循环血量代偿性增加和心脏负荷加大,并可因血红蛋白的带氧量减少,导致心肌缺氧,甚至心肌变性坏死。有报道,当血红蛋白<70g/L时,可诱发心力衰竭,甚至引起贫血性心脏病。

7.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酸中毒是诱发心力衰竭的常见诱因,它既可阻止Ca2+内流,又可抑制肌质网对Ca2+的摄取和释放。此外H+尚可与Ca2+竞争性结合钙蛋白。抑制肌球蛋白-ATP酶的活性及影响心肌能量代谢酶的活性。电解质紊乱诱发心力衰竭最常见于低血钾、低血镁和低血钙。低血钾时易诱发洋地黄中毒,导致心肌收缩所必需的能量利用障碍,心肌收缩力减弱,低钾时还可使心肌细胞膜的自律性和兴奋性增高,导致心律失常,诱发心力衰竭;低血镁时也可促发洋地黄中毒,可减少ATP的形成并减少ATP向cAMP的转化,cAMP减少使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均发生障碍。

8.其他因素 诱发心力衰竭的诱因很多,除上述之外,尚有药物影响(如某些抗心律失常药、β受体拮抗药、某些麻醉药等),某些微量元素缺乏,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及肺栓塞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