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股动脉-膝下动脉倒置自体大隐静脉旁路术

股动脉-膝下动脉倒置自体大隐静脉旁路术

时间:2023-04-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远端流出道的条件不同,包括股动脉-腘(膝下)动脉倒置自体大隐静脉旁路术、股动脉-胫前动脉倒置自体大隐静脉旁路术、股动脉-胫后动脉倒置自体大隐静脉旁路术、股动脉-腓动脉倒置自体大隐静脉旁路术。股动脉、腘动脉和膝下动脉闭塞导致的严重下肢慢性缺血,且远端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或腓动脉可作为旁路血管流出道者。

股动脉-膝下动脉倒置自体大隐静脉旁路术(femoral to below knee artery bypass with reversed great saphenous vein)是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主要手术方式,也是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根据远端流出道的条件不同,包括股动脉-腘(膝下)动脉倒置自体大隐静脉旁路术、股动脉-胫前动脉倒置自体大隐静脉旁路术、股动脉-胫后动脉倒置自体大隐静脉旁路术、股动脉-腓动脉倒置自体大隐静脉旁路术。原位自体大隐静脉旁路术中对大隐静脉桥的处理方法可参见“股动脉-腘动脉(膝上)原位自体大隐静脉旁路术”一节。

【适应证】

股动脉、腘动脉和膝下动脉闭塞导致的严重下肢慢性缺血,且远端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或腓动脉可作为旁路血管流出道者。

【禁忌证】

(1)年老体弱、心肺功能较差,无法耐受手术创伤打击者。

(2)大隐静脉病变者或大隐静脉纤细无法作为移植材料者。

(3)下肢远端动脉流出道欠佳者。

(4)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

(5)有出血性疾病者,或有抗凝血治疗禁忌者。

【术前准备】

(1)下肢缺血程度的评估。

(2)股动脉-腘动脉病变的解剖学评估以及流入道、流出道的评估(DSA、CTA、MRA等)。

(3)全身脏器功能的评估,冠状动脉硬化性疾病、脑血管疾病的一级、二级预防,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

(4)检查大隐静脉是否正常,如果可能,标记出大隐静脉的走行。

(5)患者术前禁食、禁水,清洁手术区域的皮肤。

【麻醉与体位】

可采用全身麻醉、区域阻滞、腰硬膜下联合麻醉等。体位采取仰卧位。

【手术步骤】

(1)腹股沟纵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股动脉鞘,游离出股动脉、股深动脉和股浅动脉分别套阻断带备用。参阅 “下肢动脉解剖与吻合技巧”一节。

(2)显露膝下动脉作为流出道,可参阅 “下肢动脉解剖与吻合技巧”一节。按流出道不同分述如下。

①显露膝下腘动脉:取仰卧位,膝关节轻度屈曲,股部外展、外旋。膝下垫软枕。以膝关节横纹为起点,沿胫骨后缘行弧形切口,长短可根据具体患者情况而定(图4-29)。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肌筋膜,切断半腱半膜肌,显露并游离腘动脉4~5cm(图4-30),备用。

图4-29 左膝下腘动脉切口

图4-30 游离出腘动脉

②显露胫前动脉:仰卧位,小腿内旋,于小腿外侧胫骨下方2cm处做纵行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深筋膜(图4-31)。在胫前肌和伸肌之间分离显露胫前动脉,游离一段胫前动脉备用。

③显露胫后动脉:仰卧位,小腿外旋,在内距小腿关节(踝关节)上方沿胫骨内侧行纵切口,切开皮下组织,在趾长屈肌与长屈肌腱之间游离一段胫后动脉备用。

④显露腓动脉:显露腓动脉有2个路径,第1个是外侧入路(图4-32),在小腿外侧行纵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肌筋膜,游离出一段腓骨,并用线锯断开腓骨,在腓骨骨床下仔细游离出腓动脉(图4-33)备用。第2个是内侧入路,在显露胫后动脉的基础上,再向深层可游离出腓动脉;此路径的优点是不去除腓骨,创伤小;缺点是位置深,吻合动脉时比较困难(图4-34)。

(3)取备大隐静脉。于腹股沟切口内解剖大隐静脉主干,结扎其主干及属支,沿大隐静脉行径切开皮肤,在皮下组织内显露和游离大隐静脉(图4-35),根据所需截取合适的长度。一般大隐静脉要比股动脉到腘动脉移植的实际距离长10%左右。修剪准备好合适长度的大隐静脉取材备用。

(4)全身肝素化。静脉给予肝素(0.5~1mg/kg)。

图4-31 胫前动脉切口——小腿外侧胫骨外侧

图4-32 腓动脉外侧入路切口

图4-33 腓动脉外侧端断开腓骨后显露腓动脉

图4-34 腓动脉的内侧入路

(5)吻合近端切口。阻断股动脉、股深动脉和股浅动脉,用尖刀切开股动脉,再用potts剪刀剪开适当的股动脉,将取材的大隐静脉倒置,原远心端修剪成45°袖状斜面,与股动脉行端-侧吻合术,用6-0 不吸收无创缝线,连续缝合,针距为1mm,吻合结束后,阻断大隐静脉,松开上述动脉阻断钳。

(6)在流出道和流入道动脉切口之间制作皮下隧道备用。如果是胫前动脉和腓动脉外侧入路,需要先将大隐静脉的远端穿过胫腓骨骨间膜到达小腿外侧,然后再与胫前动脉/腓动脉吻合。

(7)在大隐静脉远端用阻断夹子阻断大隐静脉,使大隐静脉桥保持搏动状态,将大隐静脉桥通过皮下隧道送到远端的流出道动脉切口处备用。

(8)缝合远端吻合口。用阻断钳阻断膝下动脉,切开动脉前壁,并将原大隐静脉的近心端修剪成与动脉切口相匹配的斜面,用6-0不吸收无创缝线从大隐静脉外壁进针,由外向里,行连续外翻缝合,缝合完毕后不打结,向大隐静脉桥内注入肝素盐水或开放大隐静脉桥,冲出血凝块和空气,然后再收紧缝线打结(图4-36)。

(9)开放大隐静脉桥,观察有无出血,如有出血,可用吻合线间断缝合,关闭伤口,术毕。

图4-35 游离取备大隐静脉

图4-36 大隐静脉与胫前动脉吻合后的情况

【术中注意事项】

(1)取材大隐静脉,结扎其分支时要距主干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结扎后导致大隐静脉主干狭窄。

(2)游离膝下腘动脉时要特别小心,因为腘静脉在动脉表面,必须小心将腘静脉先分离出并牵开,才能显露腘动脉。有时动脉周围有粘连,游离比较困难。

(3)大隐静脉桥通过皮下隧道时要保持静脉桥的充盈并搏动,以免在隧道中或者骨间膜处扭曲打折。

【术后处理】

(1)抗凝血处理。一般可采用普通肝素泵入静脉并监测APTT,使之保持在正常值的1.5~2倍。对流出道不佳的病例,可加服华法林,3mg/d,待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上升至1.5~2.0或以上时,可停用普通肝素。也可以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钙(钠)抗凝血。华法林抗凝血至少要口服1~2年,如果下肢远端流出道不佳,可延长华法林使用时间。

(2)抗血小板治疗,可口服肠溶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波立维)。

(3)术后注意观察下肢皮肤的颜色,体温,动脉搏动情况,术后2~3d检测踝肱指数。

(4)手术后会经常出现下肢水肿,主要原因是动脉血液供应恢复,导致细胞水肿和组织间隙水肿,一般可采用口服一些改善静脉功能的药物,5~7d或以后基本可以消失。个别顽固水肿可做下肢静脉超声,以了解下肢静脉瓣膜有无功能不全,并给予相关的处理。

【主要并发症】

可参见“股动脉-腘动脉(膝上)人工血管旁路术”,主要包括心脏并发症(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等)、伤口感染及淋巴漏、早期移植血管血栓形成、出血等。

(谷涌泉 郭连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