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病毒引起发热应服用哪种药

病毒引起发热应服用哪种药

时间:2023-04-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常见病因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70%~80%由病毒引起,常见有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艾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另有20%~30%的上呼吸道感染为细菌引起,可单纯发生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以口腔定植菌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冬春季节多发。

【常见病因与发病机制】

1.常见病因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70%~80%由病毒引起,常见有流感病毒(甲、乙、丙)、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艾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另有20%~30%的上呼吸道感染为细菌引起,可单纯发生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以口腔定植菌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

2.发病机制 当机体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先存在于上呼吸道或外界侵入的病毒和细菌迅速繁殖,引起本病。

【临床表现】

1.普通感冒 为病毒感染引起。起病较急,以鼻部卡他症状为主。初期出现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表现为咳嗽、咽干、咽痒或烧灼感,甚至鼻后滴漏感。2~3天鼻涕变稠,可伴咽痛、头痛、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等,有时由于咽鼓管炎致听力减退。严重者有发热、轻度畏寒和头痛等。

2.急性病毒性咽炎和喉炎 急性咽炎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多发于冬春季节,临床表现为咽痒和灼热感,咽痛不明显,咳嗽少见。急性喉炎多为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为明显声嘶、讲话困难,可有发热、咽痛或咳嗽,咳嗽时咽喉疼痛加重。

3.疱疹性咽峡炎 多由柯萨奇病毒A引起,好发于夏季。多见于儿童,偶见于成年人。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病程约为1周。

4.咽结膜热 主要由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多发于夏季,由游泳传播,儿童多见。病程4~6天,表现为发热、咽痛、畏光、流泪、咽及结膜明显充血。

5.细菌性咽-扁桃体炎 病原体多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起病急,咽痛明显,伴发热、畏寒,体温可达39℃以上。可发现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脓性分泌物。有时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而肺部查体无异常体征。

【并发症】

可并发急性鼻窦炎、中耳炎、气管-支气管炎。部分病人可继发心肌炎、肾炎、风湿性疾病等。

【辅助检查】

1.血液检查 因多为病毒性感染,白细胞计数常正常或偏低,伴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者可有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增多和核左移现象。

2.病原学检查 因病毒类型繁多,且明确类型对治疗无明显帮助,一般无需明确病原学检查。需要时可用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血清学诊断或病毒分离鉴定等方法确定病毒的类型。细菌培养可判断细菌类型并做药物敏感试验以指导临床用药。

【治疗原则】

1.对症治疗 头痛发热者给予解热、镇痛药,频繁喷嚏给予抗过敏药物等。

2.药物治疗 由于常并发细菌感染,临床可根据病原菌和药敏试验选用抗菌药物。常用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肌内注射或静脉给药,也可口服大环内酯类或氟喹诺酮类及磺胺类抗菌药物。

3.中医药治疗 正柴胡饮、小柴胡冲剂等在临床中应用广泛。

【护理】

1.评估

(1)病史:评估病人的年龄、发生时间、诱因,主要症状的发生频率、性质、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加剧或缓解因素,以及伴随症状和并发症等。最近有无淋雨、受凉、过度劳累等。

(2)身体状况:有无声嘶、咳痰,鼻咽部不适,头痛,听力减退,鼻、咽部黏膜充血,扁桃体肿大,发热,全身乏力等症状。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化验,观察白细胞及淋巴细胞变化。病毒分离、病毒抗原的血清学检查等。

2.护理要点及措施

(1)环境及休息:保持室内一定的温度、湿度和空气流通,使病室内安静、舒适。注意休息和个人卫生。

(2)高热护理:参见本篇第2章第一节。

(3)饮食:给予清淡、高热量、丰富维生素、易消化食物,鼓励病人每天有足够的饮水量,避免刺激性食物,忌烟酒。

(4)口腔护理:进食后漱口或给予口腔护理,防止口腔感染。

(5)防止交叉感染:注意隔离病人,减少探视,避免交叉感染。病人咳嗽或打喷嚏时应避免对着他人。病人使用的餐具、痰盂等用具应每天消毒,或用一次性器具,回收焚烧后弃去。

(6)用药护理:遵医嘱对发热、头痛者,选用解热镇痛药,如复方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鼻塞、咽痛者,口服银翘片等;鼻塞严重时可用1%麻黄碱滴鼻液滴鼻。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如用青霉素时,密切注意有无过敏反应。

3.健康教育

(1)指导病人和家属了解引起疾病的诱发因素,避免受凉、过度疲劳,注意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阳光充足;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2)药物治疗后症状不缓解,或出现耳鸣、耳痛、外耳道流脓等中耳炎症状,或恢复期出现胸闷、心悸、眼睑水肿、腰酸或关节痛者,应及时就诊。

(3)注意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抗寒能力。戒烟酒。防止交叉感染。必要时给予相关的疫苗预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