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感染、理化刺激或过敏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急性炎症,主要临床表现有咳嗽、咳痰,多见于寒冷季节和气候变化时,也可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迁延而致。
【常见病因】
1.感染 病毒、细菌可直接侵入气管、支气管引起感染,也可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也可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或细菌蔓延而发病。常见的病毒为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常见的致病菌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2.理化刺激 冷空气、粉尘、刺激性气体或烟雾(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氨气、氯气等)的吸入,可损伤气管、支气管黏膜导致急性炎症。
3.过敏反应 吸入花粉、有机粉尘、真菌孢子等过敏原;或对细菌蛋白质的过敏,引起气管、支气管的过敏性炎症反应。
【临床表现】
1.呼吸道表现 咳嗽、咳痰,常先为干咳或咳少量黏液性痰。随病情加重,咳嗽加重,痰量增多,呈黏液脓性,偶有痰中带血。如有支气管痉挛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气促,伴胸骨后紧闷感。肺部检查:无异常体征或呼吸音粗糙,偶有散在易变的干、湿啰音,咳嗽后消失或减少。伴支气管痉挛时,可闻及哮鸣音。呼吸道表现在2~3周消失,迁延不愈可演变成慢性支气管炎。
2.全身表现 一般较轻,可有中度发热,伴头痛、倦怠、全身不适等,3~5天可消失。
【辅助检查】
细菌感染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均可升高,痰培养或涂片可发现致病菌。胸部X线检查多无异常,或仅有肺纹理增粗。
【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休息、保暖、均衡饮食、多饮水。
2.对症治疗。祛痰一般常选用复方甘草合剂(片剂);干咳可选用喷托维林、二氧丙嗪、右美沙芬等,必要时可用可待因;痰液不易咳出时,可选用溴己新、复方氯化铵合剂(片剂)、乙酰半胱氨酸等。支气管痉挛可用氨茶碱、沙丁胺醇等平喘药物。发热可用解热、镇痛药。
3.中医、中药治疗。辨证施治:风寒型(杏苏散加减)、风热型(桑菊饮加减)。
4.抗生素治疗。
【护理】
1.评估
(1)致病因素。评估病人有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史,有无吸入过冷空气、粉尘、刺激性气体或烟雾,有无对花粉、有机粉尘、真菌孢子等过敏。寄生虫移行至肺,也可致病。
(2)身体状况。①评估病人咳嗽、咳痰情况,一般先为干咳或咳少量黏液痰,尔后转为黏液脓性,痰量增多,咳嗽加剧,偶有痰中带血。伴有支气管痉挛时可有气促和喘鸣。全身症状一般较轻。②护理体检时可闻及两肺呼吸音粗糙,可有散在干、湿啰音。
2.护理要点及措施
(1)观察患者有无鼻塞、流涕、咽痛、声嘶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时通风,温、湿度适宜。
(2)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体温、呼吸的变化。体温过高者严密监测体温变化,并记录。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降温措施,注意观察降温的效果,及时复测体温并记录。
(3)鼓励患者多饮水(参考量:1 500~2 500ml/24小时)以维持足够的液体入量,使痰液稀释,便于咳出。
(4)遵医嘱留取新鲜痰标本进行痰培养和药敏试验,并根据药敏结果使用抗生素。
(5)氧疗:间断吸氧,氧流量每分钟1~2L,氧浓度24%~30%。
(6)观察咳嗽、咳痰情况,如咳嗽的性质、时间与节律、音色和痰液的性质及量。指导并鼓励患者有效地咳嗽、咳痰;痰液黏稠者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钟,定时翻身、叩背并及时清除痰液。
3.健康教育
(1)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平时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受寒等诱发因素,预防感冒,宣传不吸烟。
(2)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选择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饮食。
(3)正确指导用药:告知患者药物名称、作用、剂量、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4)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或吸入过敏原。
(5)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就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