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怎么询问病人心理社会评估

怎么询问病人心理社会评估

时间:2023-04-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肺间质纤维化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普通型间质性肺炎为特征性病理性改变的慢性炎症性肺疾病,表现为弥漫性肺泡炎,肺泡单位结构紊乱和纤维化。肺间质纤维化可能是持续炎症、组织损伤和修复互相共同作用的结果。肺间质纤维化病理符合普通型间质性肺炎的组织学类型。3.肺移植 适应证包括:严重肺功能不全、持续恶化的低氧血症,日常生活明显受限,但营养状况尚可,不伴有其他严重心、肝、肾等疾病。

肺间质纤维化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为特征性病理性改变的慢性炎症性肺疾病,表现为弥漫性肺泡炎,肺泡单位结构紊乱和纤维化。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不明确,可能与病毒、真菌、环境因素和有害因子有关,肺免疫细胞参与发病过程引起免疫或炎性反应,或直接损伤肺上皮或内皮细胞。肺间质纤维化可能是持续炎症、组织损伤和修复互相共同作用的结果。肺间质纤维化病理符合普通型间质性肺炎的组织学类型。其特点是病理改变轻重不一、新老并存,病变时相的不均一性。

【临床表现】

1.症状

(1)咳嗽:刺激性干咳,伴有少量白痰,感染时可咳出黄痰。

(2)呼吸困难:最突出的症状,进行性加重,活动后明显。

(3)全身症状:消瘦、乏力、食欲减退、关节痛等,一般无肺外表现,发热少见。

2.体征

(1)爆裂音(Velcro啰音):两肺底明显,有诊断意义。

(2)杵状指:约50%患者出现,在早期就可存在。

(3)发绀:晚期患者出现。

(4)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右侧心力衰竭征象:偶有发生。

【辅助检查】

1.血清学检查 某些患者可有以下改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γ球蛋白增高;乳酸脱氢酶增高;循环免疫复合物阳性。

2.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片。①两肺基底部、周边部或胸膜下区分布的网状或网状结节阴影;②蜂窝肺;③肺容积减少。

(2)胸部HRCT检查。早期病变多位于两中下肺野胸膜下,逐渐进展可扩大到全肺。①斑片状实变影;②磨玻璃样阴影;③小结节;④线状网状阴影;⑤牵引性支气管扩张;⑥蜂窝肺。

3.肺功能检查和动脉血气分析 ①典型的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肺活量、肺总量、功能残气量和残气量均呈比例下降,FEV1/FVC正常或增加;②肺弥散功能障碍;③动脉血气分析为低氧血症。

4.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①中性粒细胞数和百分数增加(5%以上);②晚期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加;③CD4/CD8降低。

5.其他 肺组织活检。

【治疗原则】

多采取综合治疗。临床上常用的有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药,可单独或联合应用,少数患者有效。

1.药物治疗 ①糖皮质激素;②免疫抑制药/细胞毒性药;③其他抗纤维化药。

2.对症处理 对老年人以及肺部影像显示广泛肺纤维化或蜂窝肺者,不主张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药,以氧疗、营养支持和预防感染为主。

3.肺移植 适应证包括:严重肺功能不全、持续恶化的低氧血症,日常生活明显受限,但营养状况尚可,不伴有其他严重心、肝、肾等疾病。

【护理】

1.评估

(1)病史评估:肺间质性疾病是一类原因不明的疾病,对病因的评估存在困难。护士应针对病人出现症状的时间,包括咳嗽、咳痰时间,有无呼吸困难及进展程度进行评估。

(2)病情评估:肺间质病变的进展需要经历一个演变过程。初始症状无或较轻微,往往不易引起重视,病人多在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短、咳嗽时就诊。因此,对病情评估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呼吸困难程度:是否与活动或体力劳动有关。

②咳嗽、咳痰:痰液的颜色、性质,如痰液为白色泡沫状,一般无肺内感染;如痰液微黄色且黏稠,不易咳出多合并有感染。评估咳嗽对正常生活的影响程度。

③评估血气分析结果:如有低氧血症应立即采取吸氧等措施。

④评估营养状态:肺泡蛋白质沉积症病人病程较长时,病人可出现电解质紊乱等情况,需及时评估实验室检查指标。

(3)健康行为与心理状态评估:由于此病原因不明,临床上多出现进行性加重性呼吸困难,加之大量和长时间应用糖皮质激素,病人思想负担大,心情郁闷,可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因此,需及时发现病人不良心理状态和情绪的改变,尤其应注意评估由于心理问题而导致的影响治疗等健康行为的改变。

2.护理要点及措施

(1)一般护理:病人需要保持卧床休息,降低机体氧耗。病情平稳后可适当下床活动。保持空气新鲜,室内定时通风,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在70%以上。做好生活护理,给予必要的生活辅助。

(2)氧疗护理:肺间质病变病人大多有不同程度的缺氧而无明显二氧化碳潴留,因此,尽量给病人吸高浓度氧。但对于痰量多或老年人应定期监测血气分析,以防呼吸道阻塞,而致二氧化碳潴留。吸氧前,要对病人做必要的解释,按医嘱要求给氧,避免自行调节氧流量。对于吸氧后低氧血症改善不明显者,应及时应用机械通气呼吸支持疗法。

(3)用药护理:指导病人严格遵医嘱用药。尤其是糖皮质激素,防止因停药过急而出现“反跳”现象。联合用药应用免疫抑制药时,要预防合并感染发生。对应用糖皮质激素存有顾虑的病人,要做好解释教育工作,以解除病人的误解。

(4)呼吸行为训练:肺间质病变多为慢性过程,且以限制性的肺功能改变为主,对此,指导病人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深呼吸训练、有效咳嗽、咳痰训练、扩胸运动等,以促进肺功能的恢复。

(5)预防院内感染:严格无菌操作,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限制探视人员,保持空气新鲜,定时留取痰培养标本,并观察痰量、形状和颜色的变化。注意体温波形的变化,防止合并其他部位感染。

(6)心理护理:了解病人疾病发展不同时期的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尤其要重视用药后病人所出现的恐惧、焦虑等不良应激反应,给予必要的理解,鼓励病人配合治疗。

3.健康教育

(1)鼓励病人保持乐观情绪,树立长期治疗决心。

(2)注意营养均衡,以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盐饮食为主,吸烟者需忌烟。

(3)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口腔卫生。

(4)避免到人多的地方活动,以防发生交叉感染。

(5)坚持呼吸功能锻炼,促进肺功能恢复。

(6)定期随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掌握及时就医指征。

(7)遵医嘱长期正确用药,切忌自用、自停药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