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内科疾病护理常规护理。
2.测量脉搏和呼吸时,必须准确计数1分钟,并应注意脉率、脉律、脉搏的强弱及呼吸次数,如脉搏不规律,应数同1分钟内的脉搏与心率。
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注意其心率、心律、血压、呼吸以及氧饱和度的变化,有无心率过快、脉搏缓慢,咯血、呼吸困难、胸闷、憋气、腹痛、咽喉部疼痛、肢体疼痛等不适症状,记录病情变化持续时间和缓解方式,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4.呼吸困难时采取半卧位,抬高床头,给予氧气吸入,一般用氧每分钟2~4L,对于严重缺氧者,使用面罩吸氧,氧流量每分钟6~8L,急性肺水肿者,湿化瓶内可盛入20%~30%乙醇吸氧,以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改善通气功能。
5.饮食给予易消化的低盐、低脂饮食,忌烟酒、咖啡、浓茶及其他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每餐进食不宜过饱。对于水肿和心力衰竭的病人,给予低盐饮食、限制入水量,准确记录其出、入量,每天清晨测量体重,观察水肿程度和治疗效果。
6.注意保持排便通畅,切忌排便时用力过度,增加心脏负担。
7.药物使用的观察护理
(1)服用抗凝血药:阿司匹林和波立维饭后服用,以减轻对胃部刺激,如有胃部不适感觉,可增加胃黏膜保护药,同时留取粪常规,密切观察排便性质,检查隐血结果。
(2)服用华法林药物:抗凝血治疗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稳定在1.5~2.5,同时观察有无出血,如皮肤出血点、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等。
(3)使用洋地黄:①严密观察有无恶心、呕吐、脉搏缓慢、复视、黄绿视等中毒现象;②服药前,数脉搏,如脉搏<60次/分或发现不规律,或脉搏骤然增快情况,立即报告医师,做心电图,观察有无心律失常。
(4)使用利尿药:①长期服用利尿药通常在上午服用,应注意有无电解质紊乱;②静脉注射利尿药后,通常15~30分钟排尿,准确记录尿量,观察用药效果。
(5)使用降压药:①观察病人的血压,有无头晕、头痛症状;②服用钙离子降压药物时观察有无牙龈肿胀、下肢踝部的水肿。
(6)输液治疗:①输液量不宜过多、速度不宜过快,一般每分钟在40滴以内,对老年人、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和心力衰竭的病人,输液速度严格限制;②输入硝酸酯类药物时,询问病人有无头涨、头痛、心慌等不适症状。
8.做好心理护理,避免患者焦虑、抑郁和情绪激动。保持病室安静,床头交接班时,也不要谈及病人的病情,以免增加病人的心理负担。
9.健康教育
(1)做好入院宣教,告知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如谨防跌倒、坠床、导管脱出等。
(2)交代留取各种标本的方法与注意事项,尤其是抽卧立位血液和葡萄糖耐量实验检查时。
(3)介绍病区环境,告知护理等级的活动范围和要求、作息时间、医护人员和责任护士名字。
(4)讲解所患疾病病因、诱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用药以及转归。
(5)告知患者常用药物的使用方法、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6)交代特殊检查和治疗配合要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