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用的见面礼仪
见面礼节是指见面时要相互行礼,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友好、关心与敬意。这种礼节做的规范与否是组成人“第一印象”的重要部分。
1.握手礼 握手礼是最常使用的一种见面礼。握手是交际双方以身体接触来传递信息情感、联络沟通的礼貌举动,是一种触摸语言。握手虽然简单,但握手力量、姿势、时间的长短、握手顺序等,往往能够表达握手人对对方的不同礼遇与态度,也能通过握手来了解对方的个性,推测其心理活动,从而赢得交际的主动。
(1)握手三要素
①姿势:握手的正确做法是人们在介绍之后或互致问候之时,彼此之间保持一步左右的距离,上身稍向前倾,双方各自伸出自己的右手,手掌略向前下方伸直,与对方相握后呈垂直状态。伸手动作稳重大方,态度亲切。握手时可以上下微摇以示热情。对尊敬的长者握手可采用双手相握,即右手紧握对方的右手时,再用左手加握对方的手背和前臂。
②时间:握手时间的长短可因人、因地、因情而异。时间太长使人局促不安,太短表达不出热烈情绪。初次见面时握手时间以3秒左右为宜,但有时碰到老朋友或敬慕已久的客人,为表示特别亲切,握手时间可适当延长;在多人相聚的场合,相握时间应大体相等,以免给人以厚此薄彼的印象。
③力度:握手时用力应适当,可握得稍紧些,以示热情。但不可太用力,更不可把对方握痛,否则会显得粗鲁无礼。当然也不可握得太轻,显得妄自尊大或让对方怀疑你在敷衍了事。正确的做法应当是不轻不重地用手掌和手指全部握住对方的手,然后微微晃几下。
(2)握手方式及含义:握手不仅是相互传情递意、联络沟通的手段,而且从握手的姿势和力度中可透露出双方的心态及性格特征。握手的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①平等式。平等式握手属于礼节性表示友好的握手方式,它所传递的信息是“我喜欢你,我们可以相处得很好”。②支配式。握手时掌心向下。以这种方式握手的人的支配欲和垄断欲很强。③顺从式。握手时掌心朝上。以这种方式握手的人往往性格较软弱,处世比较谦和;或是处于被动、劣势地位;或是出于对对方比较敬仰的原因。④死鱼式。握手时伸出去的手过于软弱无力,任人摆布,没有质感,也不显示任何信息。这种人的特点若不是生性软弱,就是消极傲慢。⑤抓指式。握手时轻触对方手指,自视清高。好多女性与男士握手时,为表示自己的矜持与稳重,常采用这种方式握手。
(3)握手的礼仪顺序:握手时伸手的先后顺序,一般讲究“尊者决定”,即由身份尊贵的人决定双方有无握手的必要。正确的顺序是待女士、长辈、已婚者、职位高者伸出手来之后,男士、晚辈、未婚者、职位低者方可伸出手去呼应。而在朋友、平辈人见面时,一般认为谁伸手快,谁更为有礼。另外,遇到祝贺对方、宽慰对方、表示谅解对方,真心诚意的话,应主动伸手。还有,当客人抵达时,应由主人先伸手与客人相握,而在客人告辞时,则由客人先伸手与主人相握。
(4)握手礼规:①一般不可戴着手套与人握手。如是军人或戴长手套、薄手套的女士亦可不脱手套握手。②伸出去与人相握的手不应带有手汗。如果使对方感到手湿时,只能说明你过度紧张。如在工作地点见面,手不洁或有污渍时,应事先向对方声明示意并致歉意。③握手时须用右手。尤其在接触外国人时,慎用左手与之相握。穆斯林与印度人都认为左手是不洁的。若用左手与之相握或握手时双手并用,他们都会感到是有意的侮辱。西方人同样不习惯用左手与人相握。④握手时要热情,面带笑容,注视对方的眼睛。这是充满自信的表示,也意味着对对方以礼相待。⑤如果一个人需与多人握手时,也应讲究先后次序。“先来后到”,“先尊后卑”,也可以由近及远地依次与人握手。西方风俗忌讳交叉握手,即两个人握手时,另外两人相握的手不能有意或无意地与之交叉,否则就会构成西方人认为最不吉利的十字架图案。因此,在涉外场合跟西方人打交道时,握手必须依次而进行,争先恐后是没有必要的。
应当强调的是,握手的先后顺序可用以律己,却不必处处苛求于别人。要是当自己处于“尊”者之位,而位“卑”者抢先伸手时,你也应伸手与其配合,而不过分拘泥于礼规。因为不论如何,漠视一个自然而友好的举动是很不礼貌的。
2.点头礼 点头打招呼时应是用头部向下轻轻一点,同时面带笑容,目视被致意者。其主要适用于与对方不宜交谈的场合,例如,会议或会谈正在进行;行进在人声嘈杂的街道上;或是置身于影剧院或歌舞厅之中等。在外交场合,遇到身份高的领导人,应有礼貌地点头致意,表示欢迎,不应主动上前握手问候。在国外,信奉伊斯兰教的女士按教规规定,不能与男士握手,但点头礼尚可。
3.鞠躬礼 鞠躬,即弯身行礼,是对他人郑重其事地表示敬重与感谢的一种方式。鞠躬为一种交际的礼仪,目前在我国它既适合于庄严肃穆或喜庆欢乐的仪式,也适用于一般社交场合。如在下级对上级、同级之间,初识的朋友之间,晚辈长辈之间,为表示对对方的尊敬都可行鞠躬礼。讲演和领奖、接待外宾、举行婚礼、悼念活动等更是普遍使用。
行鞠躬礼时,应脱帽立正,身体端正,双手自然下垂或在体前搭好,面带微笑,以腰部为轴,整个腰及肩部向前倾,目光向下,随即恢复原状。配合适当的问候语。下弯的幅度越大,所表示的敬重程度越大。
(二)称呼礼仪
称呼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彼此之间的称呼语。人际称呼应注意礼貌、亲切和得体三原则。从礼仪角度讲,作为沟通起点的称呼,既表示了对他人的尊敬,同时也显示了自己的礼貌修养。从现在我国的通常情况看,称呼主要有以下几种。
1.职务称呼 如“李局长”、“张经理”、“王教授”等。
2.姓名称呼 如“约翰先生”、“琳琳”等。
3.泛尊称呼 如“先生”、“夫人”、“同志”、“师傅”等。
4.职业称呼 如“司机先生”、“护士小姐”、“解放军同志”、“工人师傅”等。
5.亲呢称呼 如“小杨”、“老王”、“豆豆”、“毛毛”等。
6.辈分称呼 如“张叔叔”、“李大妈”、“张大爷”等。
在实际生活中,称呼的使用还要根据交往对象的语言习惯、文化层次、地方风俗等各种因素加以考虑。
美国交际家戴尔·卡耐基说:“在交际中最简单、最明显、最重要、最能得到好感的方法,就是记住对方的名字,使他有受到重视的感觉。”许多成功人士的经验告诉我们,记住别人名字的多少与交往范围的大小和事业的成败成正比。一个政治家,记住幕僚的名字可博得拥戴;一个管理者,记住下属的名字可博得信任、指挥自如;一个教师,记住学生的名字可赢得威信;任何一个人,记住他所结识过的人的名字,都会受到对方的喜爱。这是因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而记住他的名字,是尊重他人的最简单的表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