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常见先天性心血管病的护理

常见先天性心血管病的护理

时间:2023-04-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患儿的一般情况与心脏畸形的部位和严重程度有关。3.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均需要接受心导管检查及心脏手术,以确立诊断及治疗,这对患儿除造成组织的损伤外,对其生命、生长发育及情绪亦带来威胁。向患儿及家长介绍防止感染的知识,应避免与感染性疾病患者接触。5.做好心理护理。防止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功能较好者可按时预防接种。

【护理评估】

1.病史。了解母亲妊娠史,在孕期最初3个月有无病毒感染、放射线接触和服用过影响胎儿发育的药物,孕母是否有代谢性疾病。患儿出生时有无缺氧、心脏杂音,出生后各阶段的生长发育状况以及是否有下列常见表现:喂养困难、哭声嘶哑、易气促、咳嗽、潜伏性青紫或持续性青紫,青紫的程度及与活动的关系,有无蹲踞现象和突发性晕厥,是否常急呼吸道感染或出现心功能不全等。

2.身心状况。患儿的一般情况与心脏畸形的部位和严重程度有关。检查患儿是否有体格发育落后、皮肤发绀、眼结合膜充血、杵状指(趾)、脉搏增快、呼吸急促、鼻翼扇动和三凹征等。

3.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均需要接受心导管检查及心脏手术,以确立诊断及治疗,这对患儿除造成组织的损伤外,对其生命、生长发育及情绪亦带来威胁。

4.患儿住院处于陌生环境、检查治疗过程中的危险状况、难以预测的预后以及高额医疗费用对家庭经济造成的压力,都可使患儿及其家长感到恐慌、紧张和手足无措。

5.辅助检查:了解并分析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导管、血液等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

【护理要点与措施】

1.制订适合的患儿活动量。轻型无症状者应与正常儿童一样生活;有症状患儿应限制活动,避免情绪激动和剧哭,以免加重心脏负担;重型患儿应卧床休息,给予妥善的生活照顾。

2.预防感染。向患儿及家长介绍防止感染的知识,应避免与感染性疾病患者接触。病室要空气新鲜,穿着衣服冷热要适中,防止受凉。

3.给予高蛋白质、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以增强体质。适当限制食盐摄入,还要给予适量的蔬菜类粗纤维食品,以保证排便通畅,重型患儿喂养困难,应特别细心、耐心、少食多餐,以免导致呛咳、气促、呼吸困难等,必要时从静脉补充营养。

4.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发生。

(1)注意心率、心律、脉搏、呼吸、血压及心杂音变化,必要时使用监护仪监测。

(2)合并贫血者,可加重缺氧,导致心力衰竭,须及时纠正,饮食中宜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

(3)合并心力衰竭者,参见本章心力衰竭护理。

5.做好心理护理。关心患儿,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充分理解家长及患儿对检查、治疗、预后的期望心情,介绍疾病的有关知识、诊疗计划、检查过程、病室环境,消除恐惧心理,说服家长和患儿主动配合各项检查和治疗,使诊疗工作顺利进行。

【健康教育】

指导患儿及家长根据病情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和活动量,维持营养,增强抵抗力,防止各种感染,掌握观察病情变化的知识。行扁桃体摘除术与拔牙时,给足量的抗生素。防止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功能较好者可按时预防接种。定期到医院就诊检查,使患儿能安全达到适合手术的年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