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是经外周动脉穿刺、插管,送入球囊导管,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达到血流通畅的目的;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是将支架置入冠状动脉内,通过导丝将装有支架的球囊导管送入病变部位,缓慢撤出球囊导管,支架被留在原位并支撑于血管壁上,用于预防球囊扩张后急性闭塞和再狭窄。
【适应证】
1.不稳定型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梗死后心绞痛。
2.有充分证据说明部分心肌缺血面临危险的左心功能不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绞痛再发。
3.高龄心绞痛患者。
【禁忌证】
1.冠脉病变狭窄程度<50%。
2.严重弥漫性粥样硬化病变的多支血管病,左主干狭窄大于50%。
3.无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条件的患者,因发生严重血管并发症时无法进行紧急旁路移植手术。
【检查(治疗)前准备】
1.患者告知 术前签字,术者与患者家属谈话并签手术同意书:说明手术的目的、手术过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2.患者准备
(1)完善检查:术前完成血、尿、粪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谱,乙肝五项,梅毒,艾滋病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片检查等。做好术前访视工作。
(2)准备穿刺部位:经股动脉穿刺者,根据医嘱备皮;经桡动脉穿刺者做ALLen试验。
(3)术前训练:指导患者吸气和屏气、用力咳嗽和床上排便。
(4)术前6小时禁食、水。
(5)术前卧床休息,保持情绪稳定,于患者左侧肢体建立静脉通道,排空大小便。
(6)药物治疗:在手术当日,停用降糖药物,其他药物正常服用。术前3天服用氯吡格雷75mg+肠溶阿司匹林300mg,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对于急诊患者给予氯吡格雷600mg+阿司匹林300mg口服。
3.物品准备
(1)药品:利多卡因、造影剂、肝素、地塞米松、硝酸甘油、多巴胺、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维拉帕米、胺碘酮、甲氧氯普胺、雷尼替丁、毛花苷C、咪达唑仑、芬太尼、吗啡、呋塞米、合贝爽、氯吡格雷(波力维)、欣维宁注射液等。
(2)物品:除颤器,临时起搏器,IABP机,急救车,ACT机和涂片,吸引器,呼吸机。
(3)耗材:冠状动脉造影用品1套。6F、7FPTCA导引导管1根,直径0.014英寸、长180~300cm PTCA导引钢丝1根,压力泵1个,带阀Y形接头1个。
【检查(治疗)配合】
1.接患者入导管室,核对确认一般情况。
2.嘱患者不要紧张,做好心理疏导工作,解除患者紧张情绪,对非常紧张的患者并且呼吸功能好的,遵医嘱可给予静脉基础麻醉。
3.协助患者摆好体位,显露术区,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吸氧。
4.为术者做好皮肤消毒的准备工作。
5.及时准确执行术中医嘱并记录,为术者提供所需物品,严格登记使用的一次性耗材。术中根据患者体重遵医嘱给予静脉推注肝素、欣维宁等药物。
6.手术开始后,严密观察病情,随时询问患者的感受,重视患者主诉。抢救时做到迅速、快捷、准确。当导引导管进入冠状动脉时,因机械性刺激、插入过深或导管在冠状动脉内嵌顿,可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发生心律失常;当球囊扩张时,冠状动脉血流中断,导致心肌缺血,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室速等。尤其要观察心电图的变化,如ST段突然明显下移,患者自觉胸闷应立即告知术者,停止操作,冠脉再通时可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做好除颤准备。
7.心理护理:在术中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安慰患者,一旦发生心绞痛、室颤,护士要沉着冷静,一面积极抢救,一面安慰患者,使患者配合,减少术中意外。
8.手术结束后监测ACT值,遵医嘱追加肝素。
9.协助包扎,搬移患者到平车上。
【检查(治疗)后护理】
检查(治疗)后护理参见第5章第二节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健康教育】
1.注意生活规律,劳逸适度,防止受寒,预防感染,避免情绪激动。
2.适当运动: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锻炼方法,切忌盲目运动。
3.饮食指导
(1)控制体重。
(2)多吃果蔬,适当吃醋,软化血管,减少心绞痛发作。
(3)避免进食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蛋黄、内脏、肥肉。减少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浓茶。
(4)避免暴饮、暴食。
(5)不吸烟。
(6)不饮酒。
(7)坚持按时服药,支架后常规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6~9个月,定期复查出、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
(8)定期复查:3~6个月易引起支架内再狭窄,定期专科门诊复查随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