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导管未闭(PDA)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先天性性心脏病之一,是指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一种先天性的异常通道。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是采取微创的方法,用特制的封堵伞置于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异常通道,机械性地阻挡异常血流,达到封堵缺损、根治疾病的目的。
【适应证】
1.PDA最窄处内直径≤12mm。
2.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应以左向右分流为主,肺动脉压力应<8woods单位。
3.外科手术或其他治疗方法后存在较大残余分流患者。
4.无其他重大心血管畸形及合并症患者。
【禁忌证】
1.无显著血流动力学意义和临床表现,而仅由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的“哑型”PDA的患者。
2.伴有需心外科手术矫正的其他先天性心脏畸形。
3.全身性因素:脓毒血症(局部或全身性感染)。
【检查(治疗)前准备】
1.器械车1台 敷料包、器械包、手术衣、手套。
2.普通无菌物品 注射器20ml、10ml各2支,11号刀片1片,球管罩1套。
3.导管材料 6F动脉鞘2个,6F多功能造影管、6F右冠状动脉造影管、6F猪尾导管、扩张动脉鞘各1根,泥鳅260cm导丝1根,输送鞘管,推送杆,测量球囊,蘑菇伞封堵器,加硬钢丝1根,鹅颈圈套器。
4.仪器 多功能监护仪、除颤器、多普勒超声仪。
5.药品准备 生理盐水、2%利多卡因、肝素、多巴胺、阿托品、地塞米松。还应常规准备急救药、造影剂。
【检查(治疗)配合】
1.患者平卧,左上肢静脉输液,给予吸氧,心电、氧饱和度监测。
2.消毒皮肤,铺无菌单:用5个纱球分别消毒双侧股动脉,医生铺无菌单。铺单方法:1块治疗巾4折铺在会阴部,再铺4块治疗巾于穿刺点周围,最后铺3块大单。
3.中治疗碗内倒入500ml生理盐水,小治疗碗内倒入生理盐水300ml加肝素20mg,药杯内加2%利多卡因10ml。
4.局部麻醉下行股动、静脉穿刺:用11号刀片,穿刺针,穿刺股动、静脉,放置动、静脉鞘管,在透视下进行常规右心导管检查后,测量动脉未闭形态、大小,选择合适的封堵材料。
5.全身肝素化:按医嘱静脉注射肝素,如术程超过1小时,可每小时追加1000U肝素。
6.建立输送轨道:经导管送入260cm长交换导丝至降主动脉后撤除导管。沿导丝送传送器至降主动脉后撤出内芯和交换导丝。
7.放置封堵器:将负载导管插入长鞘管内,向前推送输送杆使封堵器至降主动脉打开封堵器前端,将封堵器撤至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侧,回撤传送鞘管,使封堵器腰部镶嵌在动脉导管内。
8.释放封堵器:观察5~10分钟后,主动脉弓降部造影,封堵器位置良好,释放出封堵器。
9.术毕、拔管:撤除长鞘及所有导管,压迫止血。
【检查(治疗)护理】
参见第5章第三节相关内容。
【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1.术后残余分流 手术即刻有少数患者存在少量残余分流,如果半年患者仍有残余分流,可考虑再一次介入治疗。
2.术中封堵器脱落 给予患者充分的肝素化,尝试使用圈套器取出脱落的封堵器,如不成功,采取外科手术取出封堵器并闭合房间交通。
3.溶血 一旦出现,首先给予促进凝血和止血的药物,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常规、肾功能及尿液颜色等变化,并给予药物使封堵器表面尽快形成血栓、阻挡异常血流通过,消除溶血现象。如果药物无效,采取手术治疗或再次介入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