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认真执行消化道隔离措施。
2.休息。危重及进行特殊治疗的病人,如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晚期、肝性脑病、肝脓肿、急性胰腺炎等,应绝对卧床休息。轻症及重症恢复期病人可适当活动。
3.饮食护理。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避免进食粗糙、刺激性食品,如胡椒、芥末、辣椒、油炸食品等。胃酸过多者,禁用浓缩肉汤及酸性食品,宜食用牛奶、豆浆、面包、带碱味的馒头干等,以中和胃酸;胃酸过少者,可给浓肉汤及酸性的水果、果汁,以刺激胃酸分泌。
4.病情观察
(1)及时了解有无呕吐、便血、腹痛、腹泻、便秘等,观察病人血压、体温、脉搏、呼吸、神志,并详细记录呕吐物或排泄物的次数、量、性质,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2)腹痛性质。病人腹痛时,注意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是否放射,了解腹痛的诱因、发作时间、持续性或阵发性。
(3)腹水病人。轻者应限制活动,重者绝对卧床休息,高度腹胀者取半卧位休息;长期卧床者应预防发生压疮,经常更换体位,按摩受压部位,保持床单位整洁舒适;观察尿量及体重的变化,每日测量腹围,准确记录出入量;加强基础护理,如口腔、皮肤护理;注意避风寒、防受凉、减少感染的发生。限水限盐,原则上每天食钠应限制在250~500mg,或氯化钠0.6~1.2g,水限制在每日1 000~ 1 500ml。
5.胃管的护理
(1)妥善固定胃管,每日记录鼻胃管刻度,避免脱出、打折,保持胃管的通畅。及时清理口、鼻腔分泌物。
(2)密切观察胃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胃液颜色一般为墨绿色(混有胆汁),如颜色为鲜红色,提示胃内有出血;颜色为咖啡色,提示胃内有陈旧性血液。
(3)保持口腔清洁,鼓励病人刷牙漱口,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不能自理或昏迷的病人给予口腔护理。
(4)鼻饲的护理。鼻饲前应先确定胃管在胃内,鼻饲量每次不超过200ml。鼻饲温度要适宜,以35℃左右为宜,过热易烫伤胃壁黏膜,过凉易引起消化不良、腹泻。持续鼻饲时应均匀灌入。
(5)持续胃肠减压时应保持负压吸引。拔管时,应停止负压吸引后再拔出胃管,以防损伤消化道黏膜。
6.检查与治疗。当病人需要进行腹腔穿刺术、肝脾穿刺活检、纤维内镜、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经皮肝穿刺介入疗法等检查时,护士应按各种检查治疗常规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耐心向病人做好解释,消除思想顾虑,取得病人的信任与合作,同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7.慎用药物。镇痛药、止吐药、止泻药及抗胆碱能药物是常用的对症治疗药物,在诊断未明时为避免掩盖病情延误诊断,需遵医嘱慎用镇痛药。
8.留取标本要正规。留取标本要按常规操作,留取病人呕吐物、排泄物等标本时标本容器应清洁干燥;留取腹水、胆汁等标本时标本容器应保持无菌,标本均应取样新鲜,送检及时。
9.病室环境及用具消毒。病室应定时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每日以0.1%过氧乙酸擦拭门窗、桌、椅、床、床头柜及厕所便器。限制陪床、探视人员。
10.做好健康宣教。向病人及家属普及与疾病相关的医疗、护理知识,指导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病人掌握发病的规律性,坚持服药,防止复发和出现并发症。指导病人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锻炼方式,避免情绪紧张,做到劳逸结合、合理安排作息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