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患者输液中发生急性水肿措施

患者输液中发生急性水肿措施

时间:2023-04-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常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或皮肤感染后,感染导致机体产生免疫反应而引起双侧肾脏的炎性反应。一般于1~2周及以后尿量增加,肾功能于利尿后数日恢复正常,极少数出现急性肾衰竭。急性肾衰竭患者应给予透析。对于反复发作的慢性扁桃体炎,待肾炎病情稳定后,可做扁桃体摘除术,手术前后2周应注射青霉素。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其特点为起病急,患者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可伴有一过性氮质血症。本病好发于儿童,男性居多。常有前驱感染,多见于链球菌感染后,其他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感染后也可引起。

【常见病因】

急性肾小球肾炎常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多为扁桃体炎)或皮肤感染(多为脓疱疮)后,感染导致机体产生免疫反应而引起双侧肾脏的炎性反应。

【临床表现】

1.尿液异常 几乎所有的患者都有肾小球源性血尿,约30%出现肉眼血尿,且常为首发症状或患者就诊的原因。可伴有轻、中度蛋白尿,少数(<20%)患者可呈大量蛋白尿。

2.水肿 80%以上患者可出现水肿,常为起病的初发表现,表现为晨起眼睑水肿,可伴有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少数严重者可波及全身。

3.高血压 约80%患者患病初期水钠潴留时出现一过性轻、中度高血压,经利尿治疗后血压可恢复正常。少数患者可出现高血压脑病、急性左侧心力衰竭等。

4.肾功能异常 大部分患者起病时尿量减少(每日400~700ml),少数为少尿(每日<400ml)。可出现一过性轻度氮质血症。一般于1~2周及以后尿量增加,肾功能于利尿后数日恢复正常,极少数出现急性肾衰竭。

【辅助检查】

1.尿液检查 均有镜下血尿,呈多形性红细胞。尿蛋白多为(+~)。尿沉渣中可有红细胞惯性等。早期尿中白细胞、上皮细胞稍增多。

2.血清C3及总补体 发病初期下降,于8周内恢复正常,对本病诊断意义很大。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可增高,部分患者循环免疫复合物阳性。

3.肾功能检查 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血尿素氮、血肌酐升高。

【治疗原则】

以休息、对症处理为主,缩短病程,促进痊愈。本病为自限性疾病,不宜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性药物。急性肾衰竭患者应给予透析。

1.对症治疗 利尿治疗可消除水肿,降低血压。利尿后高血压控制不满意时,可加用其他降压药。

2.控制感染灶 可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10~14天。对于反复发作的慢性扁桃体炎,待肾炎病情稳定后,可做扁桃体摘除术,手术前后2周应注射青霉素。

3.透析治疗 对于少数发生急性肾衰竭患者,应给予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疗,帮助患者度过急性期,一般不需要长期维持透析。

【护理】

1.评估

(1)健康史:询问发病前2个月有无上呼吸道感染史以及起病的急缓,就诊原因等。

(2)身体状况:评估水肿部位、程度、特点,血压增高程度,有无局部皮肤感染灶存在。

(3)心理及社会因素:患者多为儿童及青少年,对疾病认识不足,配合困难,家属往往表现急躁情绪,患者因病休学、不能参加正常活动易导致患者产生不良情绪。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评估患者及家属的情绪表现类型及原因。

(4)辅助检查:评估尿液检查异常程度及变化过程。

2.护理要点及措施

(1)一般护理: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增加肾血流量和减少肾脏负担。尿液检查只有蛋白尿的镜下血尿时,方可活动。病情稳定后逐渐增加运动量,1~2年避免强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水肿、高血压或心力衰竭时,应严格限制盐的摄入,每日<3g;急性期为减少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每日30~40g;当血压下降、水肿消退,尿蛋白减少后,即可逐渐增加盐和蛋白的摄入,但仍应低于正常。限制液体摄入量,每日入量=尿量+500ml;饮食注意热量充足易于消化和吸收;长期卧床,注意观察皮肤变化情况,防止压疮发生。

(2)病情观察:观察水肿范围、程度,有无胸水、腹水,有无呼吸困难、肺部湿啰音等急性左侧心力衰竭的征象;监测高血压动态变化,观察有无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高血压脑病的表现;观察尿液及肾功能的变化,及时发现有无肾衰竭的可能。

(3)用药护理:使用利尿药要观察有无低血钾、低血钠以及低血容量性休克的表现,用药期间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准确记录出入量,定期查看电解质及血气分析结果,防止并发症发生。

(4)心理护理:患者尤其是儿童对长期卧床会产生抵触和焦虑的反应,表现为急躁、不能配合治疗。应给予关心,解释,随时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积极地引导,尽量解决患者卧床期间所需;为患者提供良好休养环境,采取读书、听音乐等分散患者注意力的活动。

3.健康教育

(1)预防指导:注意加强健康观念,适当锻炼,增强体质。少去封闭的公共场所,预防呼吸道感染。

(2)生活指导:注意个人卫生,防止皮肤化脓感染,养成良好规律的作息习惯,掌握饮食护理的意义和原则,能够复述低盐饮食和低蛋白饮食的标准。掌握皮肤水肿的观察和护理方法。

(3)用药指导:遵医嘱正确使用抗生素、利尿药及降压药等,掌握不同药物的名称、剂量、给药方法,观察各种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4)心理指导: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良好的心境,积极配合诊疗计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