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肌痛综合征(fibromyalgia syndrome,FMS)是一种非关节性风湿病,临床表现为肌肉骨骼系统多处疼痛与发僵,并在特殊部位有压痛点。纤维肌痛综合征可继发于外伤、各种风湿病,这一类纤维肌痛综合征被称为继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secondary fibromyalgia syndromen),如不伴有其他疾患,则称为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primary fibromyagia syndrome)。
【常见病因】
1.睡眠障碍 表现为睡眠易醒、多梦,晨起精神不振、疲乏,有全身疼痛和晨僵感。
2.神经递质分泌异常 文献报道血清素(serotonin,5-HT)和P物质(substance P)等神经递质在本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3.免疫紊乱 在纤维肌痛综合征病人的真皮-表皮交界处有免疫反应物沉积,组织缺氧及通透性增强。
【临床表现】
1.女性多见,发病高峰20~60岁。
2.主要症状是全身疼痛和僵硬感,以肩胛带肌和骨盆带肌群为著。
3.慢性起病,有逐渐加重趋势,外界环境刺激可使病情恶化。
4.其他表现包括:肠激惹综合征、紧张性头痛、感觉异常、感觉手肿胀、明显乏力和睡眠不足等。
5.特殊压痛点包括:枕骨下肌肉附着处、颈5~7横突间隙前部、斜方肌外缘中点、肩胛嵴中点、第2肋软骨结合、肋骨外上髁以远2cm处、臀外上象限、股骨大转子后部、膝近端内侧脂肪垫,共9对。
【辅助检查】
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血常规。
【治疗原则】
1.疾病教育:让患者知道本病并非有心理异常,本病不引起畸形,对生命无威胁。
2.应用阿米替林(抗抑郁药)、盐酸环苯扎林(肌肉松弛药)和阿普唑仑。
3.单独给予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效果并不好。
4.其他治疗:心理咨询。
5.痛点封闭或注射皮质激素和运动治疗等。
【护理】
1.护理评估
(1)肌肉受累:患者是否有肩胛带肌和骨盆带肌群疼痛和僵硬。
(2)睡眠障碍:患者是否有易醒、多梦等。
(3)器官的受累:肠激惹综合征、紧张性头痛等症状。
(4)手的受累:手部肿胀,活动受限。
2.护理要点及措施
(1)病情观察:①观察生命体征;②疼痛的观察: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压痛点的观察,观察疼痛的程度是否加重;③观察病人的睡眠和精神症状。
(2)症状护理
①轻症纤维肌痛可随着紧张的解除而自行消退,但常可能出现反复或转为慢性。介绍本病为良性疾病。伸展练习、有氧健身、改善睡眠、局部热敷、轻柔按摩均能使病情减轻。
②给病人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消除心理压力,放松自己,解除焦虑不安等情绪,提高睡眠质量。
③对焦虑或抑郁的治疗,需要病人更积极的配合和支持。
④患者本人及家属要对疾病有一定的认识,此病是一种功能性疾病,不会造成残疾、重要器官损伤或生命危险,病人不必顾虑重重,否则很容易加重症状。
3.健康教育
(1)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特点是全身多部位肌肉和软组织疼痛,压痛点多且往往是对称性的;该病患者多有睡眠障碍和精神障碍,如入睡困难、易醒、醒后不易入睡、焦虑不安、忧虑、易怒、惊恐、压抑感等。
(2)由于本病的精神症状较突出,而实验室检查基本都是正常的,病人又总是在诉说痛楚不适,很容易被误解为神经官能症,对这种查无实据的疾病,家人要给予足够的谅解和关心。家人的体谅能够给病人疾病康复创造良好的基础。
(3)患者本人也要对疾病有一定的认识,此病是一种功能性疾病,它不会造成残疾、重要器官损伤或生命危险,因此病人不必顾虑重重,否则很容易加重症状。治疗时不要依靠消炎镇痛类药物或是激素类药物,而是要依靠自我心理调节,放松心情,解除顾虑。平日可作一些体育运动,可以起到改善不良心理状态的作用,在肌肉舒缩的同时也使肌肉紧张疼痛的症状得到改善;要培养多方面兴趣,多与人交往接触,以消除抑郁焦虑情绪,夜间入睡也会更加容易。
(4)纤维肌痛综合征的康复治疗要以精神治疗为主,而药物治疗作用只是暂时的,且必须在医师指导下才可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