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性高热为非感染性发热,是由于体温调节中枢(丘脑下部)受到损害引起。双侧下丘脑前部病变,特别是视前区体温敏感神经元的病变,引起体温整合功能障碍,使躯体的血管扩张和汗腺分泌散热机制障碍,导致中枢性高热。
【常见原因】
主要见于脑血管病、脑外伤及脑部手术后,也可见于脑肿瘤、癫、急性颅高压等疾病。
【临床表现】
突然高热,体温迅速上升到39~40℃,身体躯干部位温度高,四肢远端温度次之,双侧温度可不对称,相差可超过0.5℃。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使用抗生素、解热药效果不明显,感染中毒症状不明显。
【护理】
1.绝对卧床休息。严密观察体温变化,体温>38.0℃,每6小时测体温1次;体温>39.0℃时,每4小时测体温1次。处于体温变化过程中的患者应2小时测量体温1次并做记录,或按病情需要随时监测。
2.物理降温。体温≥39℃以上者,应给予物理降温,如冷敷、温水擦浴,冷生理盐水灌肠等,以降低代谢率,减少耗氧量。冷湿敷法,是用冷水或冰水浸透毛巾敷于头面部和血管丰富处如腘窝、腹股沟、腋下、颈部,每10~15分钟更换1次;用冷生理盐水灌肠。必要时使用冰毯及冰帽降温。降温过程中定时检查皮肤,防止局部冻伤。
3.药物降温。根据病情可遵医嘱选择不同的药物。对有明显脑水肿,循环衰竭及对物理降温耐受力较差者,可短时应用糖皮质激素,并遵医嘱给予抗生素。观察药物的作用及降温效果。
4.加强基础护理。定时翻身、叩背,保持皮肤完好,预防压疮及坠积性肺炎;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大小便通畅及会阴部清洁;根据病情给予半流质、流质饮食,必要时给予鼻饲。
5.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意识、瞳孔、肢体活动及生命体征等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排痰;保持静脉输液通畅,准确记录出入量,及时发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休克的征象。
6.定时监测血生化及肝、肾功能等。
7.补充营养和水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必要时记录24小时出入量。
8.口腔护理,每日2次或3次,预防口腔炎及口腔溃疡。
9.其他:物理降温过程中应注意胸部、腹部、足部保暖。出汗较多时应及时更换衣物及床单位。老年人使用降温药物应密切观察,防止虚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