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紫癜性皮炎的症状图片

紫癜性皮炎的症状图片

时间:2023-04-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过敏性紫癜又称急性血管性紫癜、出血性毛细血管中毒病、过敏性血管性紫癜或Henoch-Schonlein紫癜,以毛细血管炎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表现有皮肤紫癜,胃肠症状,关节肿痛及泌尿系统症状。尿的改变多于急性期2~3周出现,也有于紫癜消退后方出现。

过敏性紫癜(Anaphylactoid Purpura)又称急性血管性紫癜、出血性毛细血管中毒病、过敏性血管性紫癜或Henoch-Schonlein紫癜,以毛细血管炎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多见于5岁以上小儿,春秋季节发病较多。起病前常有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经1~3周潜伏期后发病。本病愈后良好,病程一般为6~16周,有自限性。但5%~10%患者呈持续性或复发性,迁延数年不愈,血尿可持续达2年。绝大多数患者最终完全恢复,不留痕迹。主要表现有皮肤紫癜,胃肠症状,关节肿痛及泌尿系统症状。

【常见病因】

病因尚不清楚,可能由于某种致敏原引起的变态反应所致,但直接致敏原尚不明确。物理因素如寒冷亦可引起。此外,病毒如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寄生虫如蛔虫、钩虫等,食物如鸡蛋、鱼、虾等,药物如氯霉素、水杨酸盐等,其他如虫咬、花粉等均可能成为致敏原;使体内发生自身免疫反应,以致毛细血管发生炎性改变。

【临床表现】

发病较急,除有发热、食欲缺乏、恶心,呕吐等一般症状外,主要表现有皮肤紫癜、胃肠症状、关节肿痛及泌尿系统症状。不同病例起病情况可不相同,以皮肤紫癜最多见,可单独出现,亦可同时或先后伴有关节,胃肠或泌尿系统症状。

1.皮肤紫癜 常为起病时的首先表现,紫癜大小不等,高出皮肤表面,呈紫红色,压之不退色,可融合成片,或呈疱疹状、荨麻疹样或多形性红斑,并可伴神经性水肿。严重时偶可发生溃疡和坏死。紫癜多见于四肢伸侧和臀部,以下肢和踝、膝等关节处较为明显,呈对称性分批出现,易反复发作。

2.胃肠症状 不少患儿有腹痛,多为阵发性剧烈性绞痛,或为钝痛,以脐周或下腹部明显,有压痛,但无腹肌紧张。可伴有腹泻及轻重不等的便血,粪便呈柏油样或为鲜红色。重症还可有呕吐,但呕血少见。如腹痛、便血出现于皮肤紫癜之前,应与外科急腹症鉴别。本病可因肠管黏膜下出血与水肿,导致肠功能紊乱,甚至诱发肠套叠。

3.关节症状 部分患儿有关节肿痛,多累及大关节,如膝、踝、腕、肘等,小关节不受累。可单发,多发或呈游走性。关节肿胀、疼痛,活动时疼痛加重,局部常伴微热,重者有灼热感。关节症状消退后无后遗症。

4.泌尿系统症状 因泌尿道黏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可出现血尿及微量蛋白尿,随着紫癜的隐退而消失。但紫癜的患儿中1/3~1/2肾受累,称紫癜性肾炎。肾病理改变决定着预后。尿的改变多于急性期2~3周出现,也有于紫癜消退后方出现。

多数患儿表现为尿中有少量蛋白及显微镜下有红细胞,有时见有管型,亦可出现肉眼血尿。一般预后佳,偶呈急进性肾炎经过,发展为急性肾衰竭者,预后不良。部分患儿有大量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低蛋白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等为肾病综合征。

血尿、蛋白尿可持续数月或数年,最后多数仍能痊愈。极少数患儿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而呈慢性肾炎经过,最后发展为慢性肾功衰竭。

5.其他症状 偶见脑出血,则可出现惊厥、暂时性瘫痪、失语等,严重者可引起死亡。其他如鼻出血、牙龈出血、肌肉出血、睾丸肿胀出血或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等,均极少见。

【治疗原则】

积极止痛,改善毛细血管的壁的通透性和脆性、抗过敏治疗、对症治疗。无特效疗法,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寻找致敏因素,对可疑的食物或药物,应暂时不用,或对可疑的食物,在密切观察下,从小量开始应用,逐渐增加。

1.腹痛者选用解痉、镇静药,如山莨菪碱(654-2)10mg,2~3次/日;苯巴比妥等,同时观察腹部有无肠套叠的体征。

2.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E、葡萄糖酸钙,改善毛细血管的壁的通透性和脆性。

3.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对部分患儿有效,可改善症状,对腹痛伴便血及关节症状者疗效好,但不能防止复发,对肾炎往往疗效不佳,单纯皮肤紫癜者可不用。常采用泼尼松每日1~2mg/kg,分次口服,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至停药,疗程一般为1~2周。腹痛便血严重或有脑出血者可用氢化可的松每日150~300mg(每日5~10mg/kg),或地塞米松15~30mg(每日1~2.5mg/kg)静脉滴注,肾受累呈肾病综合征表现时,按肾病综合征治疗。

4.对症疗法

(1)关节肿痛者可用阿司匹林。

(2)消化道出血者,量少时限制饮食,量多时禁食,亦可用普鲁卡因(应先做过敏试验,阴性者方选用)做静脉封闭,每日用8~15mg/k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00ml中静脉滴注,7~10日为1个疗程。

(3)有感染者,尤其是链球菌感染时,可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控制感染。

(4)有肠寄生虫者,须待消化道出血停止后驱虫。

(5)有病灶者,如龋齿、鼻窦炎、扁桃体炎等应彻底治疗。

(6)出血量多,引起贫血者可输血。

【护理】

1.评估

(1)一般情况:生命体征,精神、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及健康史。

(2)皮肤情况:疾病得到控制,无更严重的皮肤损害出现,无继发感染出现,体温正常,血白细胞计数在正常范围。

(3)康复进展:患者胃肠道不适症状减轻,无消化道出血出现或出血后得到及时处理,无更严重的并发症出现,疼痛时得到及时处理与控制,疼痛减轻,不影响患者的生活能力。

(4)患者心理状况:治疗期间舒适度增加,焦虑减轻,可树立信心,配合治疗。

(5)患者对用药的理解:患者对所用药物的作用、用法及不良反应的了解程度,是否能遵医嘱准确用药,是否有药物不良反应出现或不良反应出现后能否及时得到处理。

2.护理要点及措施

(1)一般护理:①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相应级别护理;②病室每日定时通风,紫外线消毒空气,保持安静、温湿度适宜;③每日定时测量生命体征;④患者应注意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劳累。

(2)皮肤护理:①过敏性紫癜患者的皮肤在不良刺激皮肤出现瘀点、瘀斑,进而水肿甚至破溃,还可合并感染,因此皮肤护理是预防感染的关键。②观察患者皮肤瘀点或瘀斑的大小、性状、分布及消退情况。外用炉甘石洗剂,以减轻皮肤的急性炎症。③注意患者口腔卫生,口腔黏膜出血时,应在三餐后及睡前用漱口液漱口,或行口腔护理,防止感染。

(3)消化道护理:①观察患者消化道症状,若发现出血及时留样本送检;②必要时患者行未经检查,已明确出血情况。

(4)疼痛护理:①评估疼痛部位、特点、程度、频率、持续时间、并发症状及既往减轻疼痛所采取的护理措施;②减少增加疼痛的不良因素;③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④必要时遵医嘱及时准确用药。

(5)心理护理:热情服务以消除患者焦虑、紧张、悲观、失望等不良心理,使其树立信心、保持乐观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3.健康教育

(1)指导患者选择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也可进食维生素丰富的水果、蔬菜等。

(2)患者应禁食动物蛋白如牛奶、鸡蛋、鱼虾等,避免接触生、冷、辛辣及刺激食物如烟、酒、浓茶、咖啡、葱、姜、蒜、胡椒等,以免加重过敏反应。

(3)患者应足量饮水,保持出入平衡、大小便通畅,并保证良好的睡眠环境、条件、和充足的睡眠时间。

(4)嘱患者保持开朗情绪,乐观的生活态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