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肺内畸胎瘤

肺内畸胎瘤

时间:2023-04-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肺内畸胎瘤是指纵隔无畸胎瘤而原发于肺内者,是罕见的肺良性肿瘤。前上纵隔畸胎瘤可侵犯肺而被肺组织包裹,易被误认为肺内畸胎瘤。肺内畸胎瘤位于肺实质内,或位于支气管腔内,多为圆形实质性或囊性肿块,大小不等。肺内畸胎瘤多发生于肺上叶,尤以左上叶为多。肺内畸胎瘤术前正确诊断颇为困难,主要靠X线检查及临床表现。由于肺畸胎瘤有50%左右的病例合并感染症状。

【流行病学】

肺内畸胎瘤是指纵隔无畸胎瘤而原发于肺内者,是罕见的肺良性肿瘤。前上纵隔畸胎瘤可侵犯肺而被肺组织包裹,易被误认为肺内畸胎瘤。畸胎瘤的好发部位是:卵巢、睾丸、前上纵隔、后腹膜。骶前、尾骨区、松果体、颅内及颈前等,肺内很少见。Holt 1978年仅收集到20例,近年国内只有散在的个案报道。本病男性多于女性,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文献报道最小1例为10个月的患儿,最大者76岁,以20-40岁为多。

【病因与病理】

本病可能是迷走的胚胎组织沿着支气管下行,为肺胚基包绕形成的肿瘤,与错构瘤同属发育性肿瘤。肺内畸胎瘤位于肺实质内,或位于支气管腔内,多为圆形实质性或囊性肿块,大小不等。肺畸胎瘤绝大多数是良性囊性畸胎瘤,但亦有少数病例病理为恶性,囊性畸胎瘤的腔内充满皮脂、胶胨样物,浅黄或棕色,腔壁厚薄不一,可与支气管相通,有结节向腔内突出。组织学检查可见含有3个胚层发生的组织,来自外胚层的皮肤及其附件、毛发、神经细胞、牙,来自中胚层的骨骼肌、平滑肌、血管、软骨和生血组织,以及来自内胚层的支气管上皮、肠上皮、甲状腺等。

【临床表现】

肺内畸胎瘤多发生于肺上叶,尤以左上叶为多。文献收集20例肺畸胎瘤中,有15例位于上叶肺内,其中有10例位于左肺上叶。本病大多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反复咳嗽、咯血及胸痛等,合并感染者可出现发热、咳脓痰。咯血是本病最常见症状,咯血量不等,少者痰中带血丝,多者大口咯血每次达数十毫升,甚至数百毫升,个别报道达千毫升者。可出现杵状指。咳出毛发或皮脂样物是本病的特征性临床表现,但很少见。由于本病多发生在肺周围,直径在4cm以上,临床上可出现压迫血管、气管、食管、喉返神经、交感神经等症状以及形成胸壁瘘。

【诊断与鉴别诊断】

肺内畸胎瘤术前正确诊断颇为困难,主要靠X线检查及临床表现。X线胸片显示在肺内有团块样阴影或大片密度增高阴影中,出现半月形、半圆形条索状或蜂窝样透光区,有钙化、骨化或牙样影像,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如合并感染,往往以脓肿、肺内炎症、肺不张为主要X线特征,同时与胸膜、纵隔及心包粘连。临床上长期间断性咳嗽、咯血、胸痛且病灶变化不大,应考虑此病。咳出毛发或油脂样物是该病的特征。

本病初诊时往往被误诊为肺结核、肺脓肿及其他肿瘤,致长时间误诊。造成误诊的原因有:①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未咳出毛发;②患者多次发病,均以对症治疗后缓解,未进一步查明其原因;③X线胸片表现酷似空洞性肺结核,抗结核治疗后未密切观察病灶吸收情况;④本病罕见,不易被重视。所以,在询问病史、查体及各项化验检查中尽可能详细,以免造成误诊、误治。

【治疗】

本疾病以手术切除为主。由于肺畸胎瘤有50%左右的病例合并感染症状。因此,对已有感染患者术前应充分准备,积极控制肺部或胸膜腔感染就显得更为重要。对疑有恶性病例,应在术中进行纵隔及支气管旁淋巴结清扫,必要时置标记,便于术后放疗。良性病例手术是最佳治疗方法,预后良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