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患者对治疗的种种疑虑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流,讲解治疗的目的、手术的必要性、方法及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并告知术后的注意事项,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指导,取得患者的信任,以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使患者以最佳心态配合手术治疗。
2.术前准备
(1)详细了解病情,协助医师做好心电图、心脏超声、血常规、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血生化等各种检查。
(2)术前3d遵医嘱给予口服血小板抑制药,如阿司匹林等。
(3)术前1d嘱患者练习在床上大小便,洗澡并更换病号服。术前嘱患者排空大小便。
(4)术日晨,脐以下、膝关节以上备皮,做碘过敏试验和青霉素皮试,并向患者解释术前做过敏试验的意义。
(5)观察并对比双侧股动脉和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以便观察术后术侧肢体血液循环的情况。
(6)留置静脉通道,尽量留置于左下肢外周静脉。防止因术中需要补液而影响手术操作。
(7)术前禁食6h。需全麻的患儿,术前禁食、水12h。
(8)告知患者术后卧床、肢体制动、沙袋压迫的时间。
【术中护理配合】
1.常规消毒双侧腹股沟上至脐部、下至大腿中部,显露腹股沟,建立静脉通道,连接监护仪,患者臀部垫高,倒安尔碘消毒皮肤,协助铺单。
2.穿刺右侧股静脉,行右心导管检查,测定上、下腔静脉及右心房、右心室和肺动脉压力,递送6F端孔右心导管、260cm超硬导丝(应在右心导管前)。连接测压仪并记录压力。
3.体外检查测量球囊是否完整。将稀释的对比剂充盈球囊以彻底排除球囊内空气;将右心导管放入左上肺静脉,回撤右心导管;送测量球囊沿260cm超硬导丝至房间隔缺损处,测量缺损处的最大伸展直径,送测量球囊、50ml注射器,用生理盐水按4∶1稀释对比剂。
4.封堵器的选择和体外装配,递合适的封堵器。配置肝素盐水(生理盐水250ml+肝素50mg)。
5.输送长鞘的导入。沿输送长鞘输送封堵器,在左心房先释放左侧伞,回输整个封堵系统,使封堵器腰部在房间隔缺损处,然后完全释放腰部和右心房伞,根据封堵器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输送长鞘。
6.彩超和造影证实封堵器的位置合适、稳固,则可完全释放封堵器,配合拔管。
7.拔出导管和动脉鞘,将伤口加压包扎。送入病房。
【术后护理】
1.心理护理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由于患者肢体制动时间、卧床时间均较长,容易使患者出现不舒适感,有些患者主诉心脏出现异物感,多见于成年女性患者。护理人员应加强与其沟通,做好健康教育,缓解患者的紧张心理。
2.一般护理
(1)术后患者绝对卧床12h,术侧肢体制动6h,沙袋压迫2~4h,防止肢体活动引起出血。
(2)观察远端肢体动脉搏动及血供情况,注意观察穿刺侧肢体的颜色、温度、感觉、足背动脉搏动是否对称有力,下床活动后注意患者的步态,患者停止制动后注意观察穿刺侧肢体是否活动自如。若发现穿刺侧肢体疼痛、肤色苍白或发绀、肢体发凉、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应考虑动脉血供不足或血栓形成。
(3)术后30min可进食、进水。全麻患者术后返回监护室,准备好各种抢救物品,如吸引器、氧气、气管插管用物及抢救物品,患者进行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每15~30分钟观察并记录1次,术后6h或麻醉完全清醒后方可进食,进食前先喝一两口水,防止误吸的发生。
(4)避免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憋尿等增加动脉压及腹压的因素。
3.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1)封堵管脱落:封堵管脱落时放置封堵器后的严重并发症,常由封堵器型号选择不当或放置位置不合适引起,发生率<0.1%。封堵器脱落常进入肺循环,患者可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患者行封堵术治疗后立即给予心电监测,密切观察其心电图的变化,听诊心脏有无杂音。并结合患者的主诉,正确判断有无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右心循环障碍的临床表现、频发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等心律失常,特别是体位变化时期前收缩增多或胸部有明显不适者,要引起高度重视,及时通知医师,复查心脏彩色超声,确定是否存在封堵器脱落。一旦发生封堵器脱落,一般需开胸手术处理或通过介入的方法取出封堵器。
(2)心律失常:封堵术后除了可能出现因为封堵器脱落引起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等心律失常外,还可能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大多是因为封堵器盘面压迫房间隔组织引起房间隔组织的水肿造成。这一情况多见于小儿和面积较大的房间隔缺损行封堵术后,可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5mg静脉注射,术后连用3d,并结合术后心电图的情况及时用药。必要时可行心脏临时起搏。
(3)心脏积血和心脏压塞:常见的原因为心房(左心房或右心房)穿孔,其次为肺静脉破裂,均与手术操作有关。一旦发生上述情况,应尽快行心脏穿刺引流。
(4)血栓形成:若操作过程中将气体带到左心系统或手术中肝素化不够、器械用肝素盐水冲洗不完全,各种器械表面的细小血栓脱落可导致动脉系统特别是冠状动脉或脑动脉栓塞;术后因左心房压力低,血流恢复慢,在封堵器周围内皮细胞未完全覆盖之前,也极易导致血栓形成。术后血栓形成是导致脑梗死或其他脏器栓塞的主要原因。术后应遵医嘱抗凝,给予持续24h肝素稀释液(生理盐水100ml+12 500U的肝素注射液)泵入,成年人以5mg/h速度、小儿以2~3mg/h速度静脉泵入,24h后停用肝素盐水稀释液。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以5mg/(kg·d)的剂量口服。遵医嘱给予低分子肝素注射液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并观察患者激活全血凝血时间、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变化。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防止抗凝过度引起的牙龈、皮肤、胃黏膜出血,尤其应注意尿液的颜色,以防溶血的发生。护理人员要将抗凝的重要性告诉患者及其家属,以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其严格按医嘱用药。
(5)预防感染:由于治疗中置入封堵器可能会引起置入物所致的热源反应,应与介入治疗感染所致的体温升高相鉴别。为预防感染,术中应严格注意无菌操作,患者术后常规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术后至少连用3d,如体温正常可停用。在此期间观察患者的体温和血常规变化,如出现体温过高,按高热护理常规处理。
【健康指导】 指导患者出院后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如长跑、打球等。穿刺处1周之内避免搓洗及摩擦,防止出血。坚持遵医嘱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3~6个月,待新的内皮组织爬升到封堵器的表面,完全覆盖封堵器,使其表面不易生长血栓。预防感冒及其他感染。出院后1周、3~6个月、1年复查心脏彩色超声,了解其疗效及有无并发症,观察肺血流改变和封堵器的形态、结构有无变化等。如有不适,及时到医院就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