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透析机遇到血液污染时如何消毒

透析机遇到血液污染时如何消毒

时间:2023-04-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及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患者应当分别在各自隔离透析治疗间或者隔离透析治疗区进行专机血液透析,治疗间或者治疗区、血液透析机相互不能混用。HIV阳性患者建议到指定的医院透析或转腹膜透析。

一、布局与设施

1.分为辅助区域和工作区域。辅助区域包括工作人员更衣室、办公室等。工作区域包括透析治疗区、治疗室、水处理间、候诊区、接诊区、储存室、污物处理区;开展透析器复用的,应当设置复用间。有条件应设置专用手术室等。

2.普通患者与感染患者血液透析间(区)应分开设置。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及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患者应当分别在各自隔离透析治疗间或者隔离透析治疗区进行专机血液透析,治疗间或者治疗区、血液透析机相互不能混用。HIV阳性患者建议到指定的医院透析或转腹膜透析。

3.感染患者使用的设备和物品如病历、血压计、听诊器、治疗车、机器等应明确标识,分区使用。

二、人员管理

1.患者更换拖鞋后进入接诊区和透析治疗区,严格限制陪护人员进入透析治疗区。

2.血液透析室应当建立严格的接诊制度,对所有初次透析的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相关检查,每半年复查1次。

3.每班次护士负责治疗和护理的患者应相对集中,每位护士负责的数量不超过5名透析患者,隔离患者与普通患者应固定护理人员分组护理。

4.医护人员应定期进行乙肝和丙肝标志物监测,对于乙肝阴性者建议注射乙肝疫苗。

三、清洁与消毒

1.患者使用的床单、被套、枕套等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更换。

2.每次透析结束后,应当对透析单元内透析机等设备设施表面、物品表面进行擦拭消毒,对透析机进行有效的水路消毒,对透析单元地面进行清洁,地面有血液、体液及分泌物污染时使用消毒液擦拭。

3.透析时如发生破膜、传感器渗漏,在透析结束时应立即消毒机器,消毒后的机器方可再次使用。

4.应当根据设备要求定期对水处理系统进行冲洗消毒,并定期进行水质检测。每次冲洗消毒后应当测定管路中消毒液残留量,确保安全。透析管路预冲后必须4h内使用,否则要重新预冲。

5.透析用水浓缩液配制桶每日用透析用水清洗1次;每周至少用消毒剂消毒1次,并用测试纸确认无残留消毒液。配制桶消毒时,须在桶外悬挂“消毒中”警示牌。浓缩液配制桶滤芯每周至少更换1次。配制容器每周至少更换1次或消毒1次。

四、血液透析器和滤器复用管理

1.乙肝、丙肝、HIV及其他可能通过血液传播的传染病患者不得复用透析器。

2.透析器管路和穿刺针一次性使用。

3.透析器复用只能用于同一患者,复用前必须在血液透析器上贴复用标签,标签应标有患者的姓名、病历号、使用次数、复用日期及时间。

4.严格透析器的复用次数,采用半自动复用程序,低通量血液透析器复用次数应不超过5次,高通量血液透析器复用次数不超过10次。采用自动复用程序,低通量血液透析器推荐复用次数不超过10次,高通量血液透析器推荐复用次数不超过20次。

5.透析器(滤器)的外壳、堵头等均应消毒。

6.已处理的血液透析器应在指定区域内存放,不得与待处理的透析器(滤器)混放。

7.透析器(滤器)的消毒剂残余量应低于最高允许限度,即:甲醛溶液(福尔马林)<5×10-6(5mg/L)、过氧乙酸<1×10-6(1mg/L)、Renalin<3×10-6(3mg/L)。

五、其 他

其他未作特别要求的内容,参照普通病房医院感染预防控制要求执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