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师指出,现代医学虽有老年性痴呆、早老性痴呆、脑血管痴呆之分,但就中医辨证分析,则主要表现为虚实两个方面。虚主要是肾虚和气血亏虚,实主要是瘀血、痰火。因此治疗中必须根据虚实的孰轻孰重而分别施治。而且应认识到本病呈慢性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应该根据不同症状耐心调治。
1.补肾填精法
案1 黎女,62岁。
1990年4月8日初诊。1年来头晕耳鸣,倦怠,步履不正,精神呆滞,且渐加重,近来现痴呆面容,记忆减退,经常呆坐懒动,嗜卧,性格明显改变,时而狂喜,时而啼哭,昼夜颠倒,思维迟钝。CT检查:两侧脑萎缩。体检除记忆力减退、计算能力下降外,无其他病理征象发现。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弱。此肾精亏损,髓海失养。予补肾填精,健脑益智,稍佐活血益气。珍珠母30g,黄芪、党参、当归各15g,何首乌、枸杞子、怀山药、巴戟天、山茱萸、菟丝子、龙眼肉、益智仁、熟地黄各10g,石菖蒲、远志各6g。
服10剂后,睡眠转佳,可独自行走,情绪稳定,能打太极拳和收听收音机,症状明显改善。守上方连进2个月,痴呆面容消失,反应较前灵敏,步履变稳,记忆力增强,改用天麻丸、活血通脉片调理巩固。
原按:这是一种传统的治法。《内经》说:“脑为髓之海。”肾主骨,生髓,上通于脑,临床上肾虚患者常有脑功能减退。实验证实,补肾中药是通过调节“脑-垂体轴”而发挥治疗作用,临床上对脑发育不全的患儿,采用补肾法可促使大脑发育,说明补肾可以健脑。因此运用补肾填精法可使老人脑功能减退得到改善。常用方剂如龟龄集、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右归丸等,药用熟地黄、山茱萸、怀山药、龟甲、鳖甲、何首乌、枸杞子、当归、仙茅、补骨脂等。经验方桑女三甲汤(龙骨、牡蛎、龟甲各30g,桑寄生、女贞子各20g,白芍、天冬、熟地黄各15g)以及养阴益肾汤(丹参30g,川芎12g,枸杞子、制何首乌、玉竹、女贞子、麦冬、灵芝、石菖蒲、赤芍、郁金各10g,菊花6g)对脑血管性痴呆早期有效。
评述:中医理论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并认为该病系“脑髓空虚”为病,一语道破其发病的原始动因。颜师遵循中医经典理论,采用补肾填精法,以大剂补肾健脑、佐活血益气之方,守方恒治,疗效可喜。所用方药经现代研究证实能够调控“脑-垂体轴”功能而发挥治疗作用。需要指出的是,若将肾虚型痴呆进一步细分为“肾阴虚”与“肾阳虚”,方药亦进一步“据证”调配,则将使后学易于掌握,而更益于临床。
2.活血通窍法
案2 吴男,72岁,退休教师。
1988年12月21日初诊。患高血压、动脉硬化已20多年,经治近1年血压已正常,但头晕加重,记忆力锐减,常有四肢颤抖,活动不便,反应迟钝,呆滞少语,有时外出不识归途,理解、判断、计算等智力活动全面下降。CT检查提示脑萎缩、脑室扩大、脑裂增宽。面色晦暗,老年斑累累,舌质紫,脉细涩,属于瘀阻清窍,凝滞脑气,用活血通窍法。丹参30g,天麻、桃仁、红花、赤芍、川芎、郁金、远志、菖蒲、通天草各9g,桔梗6g、水蛭2g研粉吞。日1剂。
坚持服药3个月,症状渐轻,继用丹参、赤芍泡茶饮用,吞服水蛭粉(胶囊装),半年后能辅导孙儿做数学作业。
原按:《医林改错》说:“夫人身之气也,精神之所依附者,并行而不悖,循环而无端,以成生生不息之运用尔。”“故血乱而神即失常”。由于气血乖违,凝滞脑气,瘀滞清窍,故见躁扰不安,恼怒多言,或呆滞少语,妄思离奇,面色晦暗,胸脘苦闷,头晕心悸,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沉涩等,即王清任所谓“乃气血凝滞,脑气与脏腑气不接,如同做梦一样”。习用癫狂梦醒汤合通窍活血汤加减,药用丹参15g,柴胡、香附、红花、桃仁、赤芍、川芎、郁金、半夏、陈皮各9g。若神志淡漠加入菖蒲、远志各9g,或麝香0.1g吞服,以加强通窍活血之力;若久瘀化热,躁扰不宁加山栀子、生大黄以清瘀热。此类病人忌补,补则壅,应疏通脉道,推陈致新,常于方中加水蛭一味,以其味咸入肝经血分,其性与瘀血相感,破瘀而不伤气血,常用量为1.5~3g加入同煎或研粉吞,并辅以通天草,轻清上逸,引药入于脑,颇有所获。近年来实验证实活血化瘀能提高神经元的代谢功能,减少星状细胞水肿,增加脑血流量,对改善脑功能十分有益,因此无论辨证为何型,均可适当加用活血化瘀药以提高疗效。
评述:中医治病以脉证为凭,而不受现代病名所囿。该病人素有动脉硬化,症见呆滞少语,反应迟钝,记忆锐减,舌紫脉涩,一派瘀血阻滞清窍之象甚明。颜师活用名方癫狂梦醒汤合通窍活血汤化裁,连续治疗近百剂而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水蛭一味,现代研究认为“其微管系统与人体脉管系统存在同源同构同质相关性”(刘执玉,《淋巴学》,第5页),因此,可以将水蛭作为瘀血病证,包括所有“络病”范畴的疑难顽症的专用药。笔者认为,研粉装胶囊服用,既可节省药材而效价不减,又可免煎煮引起的腥秽之味,应该引起医者的重视。颜师提及丹参、赤芍泡茶饮用以作该病巩固治疗,这种简便廉的“小方”值得推广,相信它将成为医治目前“看病贵”的一剂良方。
3.益气养血法
案3 张男,68岁,退休工人。
1996年1月11日初诊。经常头晕已2年,诊为“颈椎病”“脑动脉硬化”,长期服用颈复康冲剂无缓解。近半年渐现神志呆滞,终日不言不语,独坐室内,闭门不出,皮肤干皱,小溲淋漓不畅,由家属劝其来院就诊。经查未发现阳性体征,脑电图示局灶性慢波,脑血流图示两侧脑血管弹性减退。舌质淡红,脉细。辨为气血两虚,清窍失养,予益气聪明汤加减。黄芪30g,枸杞子、当归各15g,升麻、葛根、蔓荆子、红花、赤芍、合欢皮各9g。
服20剂,症状改善,但言语仍少,生活刻板。于前方加丹参30g,菖蒲、远志各6g。续服半年而症缓,改用补中益气丸吞服。
原按:气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故有“神为血气之性”之说,气血充盈,才能神志清晰,精神充沛。《灵枢》说:“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指出了气血与神志密切相关。老年人由于气血两虚,脑失所养而出现健忘、智力减退,甚则痴呆。即沈金鳌所谓“心血不足,神不守舍”,临床表现为终日沉默,不饮不食,说前忘后,生活不能自理,面色苍白,气短乏力,小溲自遗,舌淡脉细。可用益气聪明汤(药用黄芪、党参各15g,升麻、葛根、蔓荆子、赤芍、川芎、当归各9g。夜寐不安加炒酸枣仁、远志、夜交藤各9g;小溲失禁加金樱子、补骨脂、芡实各9g)出入。本法治轻度患者效较好,但对病程较长的中、重度患者欠佳。根据“脑髓纯者灵,杂者钝”的观念,在方中加入丹参、水蛭等活血化瘀药,使疗效有了较明显的提高。
评述:明代大医家张景岳说:“大凡形质之失宜,莫不如气行之失序。”意即任何器质性疾病改变,无不由于“气(功能)行之失序(功能之异常)。”
颜师采用益气聪明汤治疗气血两虚型痴呆症,守法守方,恒治图成,症状缓解后改用补中益气丸吞服,以获全功。本案让后学进一步体悟:“平淡寓神奇”“大道至简至易”。
4.清热涤痰法
案4 李男,70岁。
1989年8月28日初诊。患脑血栓年余,经中药、针灸治疗好转,已可跛行。近半个月来,易激动,悲哭震颤,便秘,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证属痰火上扰,神志逆乱。治拟泻火涤痰,以安元神。生大黄12g,枳实、橘红、姜半夏、白茯苓、淡竹茹、胆南星各9g,莲子心6g,黄连、生甘草各3g。
连服10剂,大便通畅,性情平静如常,舌面黄腻苔退净,舌质淡紫,续以补阳还五汤加减,并服醒脑复智冲剂。
原按:清代名医陈士铎说:“呆病其始也,起于肝气之郁……而痰不能消,于是痰积于胸中,盘踞于心外,使神不清而成呆病矣。”老年人情怀不遂,生湿化痰,痰浊郁而化热上扰清窍,常见心情烦躁、言语罗嗦或多疑善虑,头痛失眠,甚则哭笑无常,忿不欲生,喉中痰鸣,舌质暗红,舌苔黄腻或白腻,脉弦滑或弦涩。治当清热泻火,涤痰开窍,方用黄连温胆汤加减。姜半夏、淡竹茹、白茯苓、陈皮、白芥子、胆南星、菖蒲、远志各9g,川黄连3g。若头痛呕恶、口干便秘者,加礞石滚痰丸9g,或钩藤、生大黄各9g,以导痰热下行。
老年期痴呆病程长,单纯的虚证和实证较少见,往往表现为虚实夹杂。因“头者,精明之府”(《素问·脉要精微论》),《灵枢·大惑论》及《海论》《口问》等篇将视觉、听觉以及精神状态的病理变化与脑密切联系起来。然而,元神之健全必须依赖“髓充满”(脑为髓海)“空窍清”(脑为清窍之府)和“脑络通”(头为诸阳之会)作为生理活动的基础,一旦邪客于脑(主要是瘀、痰),难免窍蒙、络阻,加之老年脑髓渐空,势必导致虚实挟杂,元神失其健全,出现精神、意识、思维方面的病理变化,这就是“杂者钝”之关键所在。所以在治疗中,必须益气化瘀,补肾健脑并用。补中祛邪,双管齐下。如经验方醒脑复智冲剂(党参30g,丹参20g,地龙、川芎、桃仁各10g,黄连、天竺黄、菖蒲、远志各6g,红花5g等)、健脑散(紫河车、鸡内金各24g,土鳖虫、当归、三七、枸杞子各21g,红参、川芎、制马钱子各15g,地龙、全蝎、制乳没各12g,血竭、甘草各9g,研极细末,装入胶囊,每服4.5g,早晚白开水冲服)。两方均宗此旨立法,故疗效较好。
评述:病疾无限而证有定规,颜师将纷纭繁杂的老年期痴呆简略地归纳为四大证型,提纲挈领,执简驭繁,极具实用价值。案1辨为“肾精亏损,髓海失养”,案2拟诊“瘀阻清窍,凝滞脑气”,案3系“气血两虚,清窍失养”,本案属“痰火上扰,神志逆乱”,治法方药自然各行其道。本案颜师以名方黄连温胆汤出入治之,仅10剂即火清痰化便畅,症情如释,续以变法补阳还五汤善后,并配自创的醒脑复智冲剂收功。
黄连温胆汤,方出《六因条辨》,即温胆汤加黄连而成,主治痰热内扰所致失眠、眩晕、心烦、口苦等症。颜师以本方再加大黄泻热通腑祛瘀,10剂症平,疗效颇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