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为六腑之一,主受纳磨谷。“体阳用阴”。徐师认为,胃之“用阴”,乃指胃所腐熟水谷的重要物质应具有液状而濡润的特性,亦即胃中之津,是胃体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如嗜食辛辣厚味,损伤胃阴或过食肥甘,酿湿生热,耗伤胃津或胃有郁热,耗津伤液,以及过用香燥,损耗胃阴,皆易致胃阴亏虚。症现纳减,食不消,中脘痞胀,甚则嘈杂、灼痛,口干不欲饮,便干,形瘦,舌红少苔,甚则光剥。徐师提出治疗当以甘凉濡润,用沙参麦冬汤及益胃汤。同时,应根据病情酌加白芍、木瓜、白术、乌梅、莲肉、山药、太子参、麦冬、甘草等甘酸化阴、敛摄津液之品,使胃气得和,诸症自可安然。
案5 胃痛 李男,34岁。
1993年6月23日初诊。主诉:4年来上腹痛时作,近4个月来加重。患者起病已4年,上腹胃脘疼痛,不时发作,近4个月来频发加重。食后痛甚,呈胀痛、隐痛,嗳气则舒,不泛酸。有时脘痛不著而痞胀殊甚,以致进食减少,神倦乏力。大便日行,无黑便史。诱发脘痛之因与受凉、情志不畅有关。近查胃镜,诊为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幽门螺杆菌阳性。3个月来,曾服雷尼替丁、铋剂等药,又服中药汤剂、成药,症状未见改善,脘痛仍作。旬日来,每日胃痛,且心下上腹痞胀,不知饥,不思食,常觉口干欲饮水,神倦、乏力,活动后心悸。夜间胃及咽热,寝寐不安。诊查:舌微红少津,苔薄,脉细弦。脘腹按之不适,下脘轻压痛。肝脾不大,莫氏征阴性。治法:养胃阴、泄郁热,佐酸甘敛气和阴。处方:谷麦芽各30g,炒白芍、百合各25g,麦冬、乌梅、酸枣仁各15g,木瓜、五灵脂、丹参、石斛各10g,生甘草、青陈皮各5g。另延胡索粉1g,白芍粉1g,甘草粉0.5g送服(其中1次为临睡前服)。
5剂后,胃脘痞胀疼痛减轻,并有饥饿感,进食增加。10剂时,夜间咽热、口干等症相继改善。停服粉剂,单服汤剂10日,诸症俱安。以后间断服药1月余,症状偶作,但甚微。再1个月,宿疾渐愈。随访半年,能维持疗效。复查胃镜,慢性炎症浅表性、萎缩性病变由原来中度转为轻度,肠上皮化生呈灶性,幽门螺杆菌阴性。疗效为近期痊愈。
评述:该患初始胃痛呈胀痛、隐痛,嗳气则舒,食后痛甚,有时脘痛不著而痞胀殊甚,诱因与受凉、情志不畅有关。辨证为气滞实证。然迭服雷尼替丁、铋剂及多种中药汤剂、成药,就诊时表现为不知饥,不思食,常觉口干欲饮水,神倦、乏力,活动后心悸,且夜间胃中咽热,寝寐不安,舌质微红少津。考虑为久病、多药,损伤胃之阴津,导致胃阴亏虚,郁热内生。此时之心下上腹痞胀乃为虚痞,系气机逆乱无力斡旋所致。因而治疗应滋养胃阴复其本,清泄郁热治其标。
对于养胃阴方法,叶桂提出:“所谓调胃宜降则和者,非用辛开苦降,亦非苦寒下夺,以损胃气。不过甘平或甘凉濡润以养胃阴,则津液来复,使之通降而己。”他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创立了“养胃阴”学说。并从仲景炙甘草汤和麦门冬汤受到启发,创制了著名的益胃汤。该方以甘凉滋润为主,治胃阴不足之证,效验神奇。另外,叶氏还提出了“初病在经,久痛入络,以经主气,络主血,则知治气治血之当然。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瘀”的观点。徐师谨遵其旨,创以甘凉养阴、化阴、清热,加用白芍、乌梅、木瓜、酸枣仁等配甘草、谷麦芽等酸甘化阴,收摄胃气,乃对胃阴虚证治的一大发展。再辅以青陈皮、丹参、五灵脂等理气活血,补而不滞,通络止痛。研究证明,活血化瘀中药能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与组织缺氧状态,提高局部免疫功能,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炎症渗出,加速局部炎症的吸收消散,并有利于萎缩腺体逆转和肠化的消除。适证加入,可望提高疗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