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结石的发病与持续性酸性尿、尿量减少、高尿酸血(尿)症相关。临床上大多数尿酸结石可以通过内科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预防尿酸结石的关键是使尿液尿酸浓度降低至饱和浓度以下,常用的预防治疗措施有增加尿量、碱化尿液、降低尿液中尿酸总量。
(一)饮食疗法
饮食中尿酸来源主要是由人体摄入的肉类、鱼类、禽类等富含嘌呤的食物分解而来。虽然受个体影响差异很大,但大多数情况下饮食来源的尿酸占总生成量的40%。虽然饮食可以引起尿酸结石,但另一方面,饮食也可能是辅助治疗尿酸结石的关键。充足的饮水量,高碱性水果和蔬菜的摄入,是防止尿酸结石的最有效途径。增加尿量简单易行,鼓励患者增加饮水量,保证尿量达到1500~2000ml/d。限制富含嘌呤的食物摄入量,如鱼、家禽、牛羊肉等食物,动物蛋白较植物蛋白含有更多的尿酸结石因子,尽量摄入植物蛋白,每天蛋白摄入90g为宜。
(二)碱化尿液
碱化尿液是预防和治疗尿酸结石的关键,是临床上预防治疗尿酸结石的主要方法。尿液的pH决定尿酸在尿液中的溶解度,尿液pH为5时,尿酸溶解度为60mg/L,pH为6时,溶解度为200mg/L,pH为7时溶解度为1580mg/L,尿液碱化时,不易溶解的尿酸,可转变为易溶解的尿酸阴离子,当pH为7时,不仅能够预防结石的复发,还可以溶解尿酸结石。碱化尿液理想的pH应该保持在6.0~6.5,不可过度碱化,否则可能在尿酸结石表面形成磷酸盐外壳,阻止其进一步溶解。临床上常用的碱化尿液药物为碳酸氢钠2g,每天4次,可辅助乙酰唑胺250mg,每天2~3次,能够减少碳酸氢钠的用量。枸橼酸钾也是临床常用的碱化尿液药物,同时枸橼钾还是尿液中结石形成的抑制物,一般剂量2g,每天3次。
(三)减少尿酸形成
如果患者有血尿酸增高,或每天尿液尿酸排泄量>1200mg,建议使用别嘌呤醇治疗,常用剂量为每天300~600mg。每天尿液排出尿酸量>750mg,则不宜使用排尿酸药物,防止尿中尿酸浓度过高。已有研究证明,别嘌呤醇对高尿酸血和高尿酸尿患者有预防尿酸结石形成的作用。但对于单纯轻度血尿酸增高无痛风症状的患者,一般不提倡预防性服用别嘌呤醇。仅进行一般性预防即可。行放疗化疗的肿瘤患者,极易形成尿酸结石,应给予预防性治疗。方法是放疗或化疗的前几天开始使用别嘌呤醇,避免痛风和尿酸结石形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