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二章做事把握好尺度,才能把事情做好

第二章做事把握好尺度,才能把事情做好

时间:2023-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天下万物皆有其度。有些人之所以能做事成功,就在于他掌握住了做事情的度。度的一边是克制,另一边便是放纵;度的这边是知足,那边便是贪婪。度是经验与智慧的结晶,是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所以,做人做事都要把握好这个度。
第二章做事把握好尺度,才能把事情做好_一样的智慧 不一样的人生

  天下万物皆有其度。有些人之所以能做事成功,就在于他掌握住了做事情的度。度的一边是克制,另一边便是放纵;度的这边是知足,那边便是贪婪。度是经验与智慧的结晶,是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所以,做人做事都要把握好这个度。

  有几分自信,就有几分成功的把握

  期末考试时,生物学教授在发试卷前,对他的20位高年级学生说:“我很高兴这学期教你们,我知道你们学习都很努力,而且你们中有很多人暑假后将进入医学院。因此,我提议,任何一位愿意退出今天考试的同学都将是及格的。

  学生们欣喜万分,很多学生站起来,走到教授面前,感谢他并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又一位学生走出教室后,教授看了看剩余的少数学生问:“还有谁?这是最后的机会了。”又有一个学生站起来,签上名字走了。

  教授关上教室的门,看着剩余的几个学生说:“我对你们的自信感到非常高兴,你们都是最优秀的。”

  正如教授所言,这几个学生后来都有所成就。

  感悟:

  当有机会到来时,常常有人因为缺少自信,而让机会与自己失之交臂。那些自信满满的人,因为特别相信自己,所以就很容易争取到了别人都羡慕的好机会。所以,面对挑战,不要自卑,有几分自信,就有几分成功的把握。

  多结交优秀的人,会使我们变得更优秀

  曾国藩在道光十八年(1838年)28岁时考中进士,之后,“毅然有效法前贤澄清天下之志”。为了实现这个志向,他一方面孜孜于学问;一方面广交朋友,向师友学习。他深知学问和事业受师友的影响很大,因此,他平时对于访师择友,极为留心。

  从道光十九年(1839年)到咸丰二年(1852年),曾国藩在京师任职。这期间,他结交了一批师友。比如,他在家书中几次提到的“见道极精当平实”的窦兰泉,“格物工夫颇深、一事一物皆求其理”的吴竹如,“极为虚心”的冯树堂,“深思明辨”的吴子序、邵蕙西,“才能干济,远识远谋”的吴廷栋,“忠心耿耿,爱民如子”的江忠源,等等,而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太常寺卿唐鉴和大学士倭仁。

  唐鉴是当时的大理学家,史称他“生平学宗朱子,笃信谨守,无稍依违”。他教曾国藩治学,当以《朱子全书》为依据,要在“静”字上下工夫。师从唐鉴,使曾国藩学有方向。他在致同乡前辈贺长龄的信中说:我最初治学不知根本,循声逐响而已。自从认识了唐镜海(唐鉴)先生,才从他那里窥见一点学问的门径。

  倭仁是曾国藩以友视之的一个大物理学家。他用功最笃实,每天的言行,都有札记,见过自讼,一点都不客气。这种方式对修身大有益处。因此曾国藩也开始记日记,和倭仁一样,反省自励的文字很多。

  结交的这些师友,对曾国藩的学问修养有极大的帮助。后来,曾国藩建功立业,身边聚拢了一批才智之士,这为他最终成功打下了基础。

  感悟:

  对我们来说,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扩展我们的人生之路。多结交优秀人士,以他们为师为友,向他们学习,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我们就能提升自身的修养与素质,这会使我们变得更优秀。

  目标细化的越明确,前进的步伐就会越快

  某中学组织学生参加军训,最后一个科目是步行10公里,分三个组,分别到达三个不同的旅游景点。到达目的地后,活动一天,回来时乘坐学校包的专车。

  第一组是去一个水库,路程9公里,但学生们不知道有多远,也不知道那个水库有什么看头,路上也没有里程碑,只是跟着带队的老师走。走了3公里左右,就有人叫苦;刚走过一半,就有一批学生抱怨,大家没精打采,4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

  第二组是去一个葡萄山庄,事先老师讲明是10公里路程,并详细介绍了那个山庄,同学们都很高兴。路上也没里程碑,走了一半时,有的同学有点累了,就问还有多远。有经验的同学说:“大概走完一半路程了。”大家说笑着往前走。走了四分之三的路程时,说笑声没有了,多数人家感到累了。于是有人说:“快到了,拐个弯就是了。”大家马上振作起来,加快的脚步用了3个小时达到了目的地。

  第三组是去一个领袖故居纪念馆,路程是11公里。学生们都知道这位领袖的故事,很崇敬他,早就盼望去参加这个爱国主义教育圣地。沿途每公里都有里程碑,老师边走,边不时地向学生讲故事。大家边走边看里程碑,每走一公里便会觉得离目标更近了,一路上大家没怎么感觉到疲劳就到了,仅仅用了2小时38分。

  感悟:

  做一件事,目标明确,并把它细化出来,这样就会心中有数,做起事来也会更快。如果没有做细致的计划,方向也不是很明确,那么就会影响积极性,做事的效率也会低很多。

  要衡量自己的实力,不要好高骛远

  在集市上,有一个老人摆了个捞鱼的摊子,人们可以在这里花一元钱买捞鱼的渔网,在他的盆里捞鱼,捞起来的鱼就可以拿走。当然世界上没有如此便宜的事,那个渔网很容易就会破。

  有一天,一个年轻的大学生来到这里,也买了渔网去捞鱼,他一连捞破了三张网却一条小鱼都没有捞到,心中十分懊恼。他见老人眯着眼睛看自己,似乎在窃笑自己的愚蠢,便不高兴地说:“老板,你这网子做的太薄了,几乎一碰到水就破了,那些鱼怎么能捞得到呢?”

  老人回答说:“年轻人,你怎么不想想,当你想捞起想要的鱼时,你打量过你手中的渔网是否真有那能耐吗?有追求不是坏事,但是也要懂得了解你自己有没有那个实力!”

  “可我还是觉得你的网太薄,根本就不可能捞起鱼来。”

  老人没有说话,接过大学生手中的渔网,一会就捞起来一条活蹦乱跳的小鱼。

  “年轻人,你还不懂得捞鱼的哲学:鱼要一条一条地捞才能捞到,你一次捞好多条当然不行了!这和人们追求事业、爱情、金钱是一个道理。当沉迷于一个目标时,要衡量自己的实力,不要好高骛远。”

  感悟:

  在人的一生中,拥有远大的目标不是坏事,但若超出了自身的实际能力,就未免显得不合时宜了。当确立好一个目标时,就要衡量一下自己的实力,不能好高骛远。合理定位自己,适时把握,才能稳妥地达到目标。

  把担心的问题写下来,镇定地做出决定

  日军轰炸珍珠港后不久就占领了上海。盖伦·利奇费尔德当时是上海亚洲人寿保险公司的经理,日军派来一个所谓“军方的清算员”,实际上他是个海军上将,他命令盖伦·利奇费尔德协助他清算他们的财产。利奇费尔德一点办法也没有,要么和他们合作,要么就是死路一条。

  利奇费尔德开始遵命行事,因为他别无选择。有一笔大约75万美元的保险费,他没有填在那张将要交出去的清单上,因为那笔钱用于他们的香港公司,跟上海公司的资产无关,不过,他还是怕万一日本人发现此事,如果一旦被发现,他的处境会非常不利。

  他们果然很快就发现了此事。当时利奇费尔德不在办公室,他的会计主任在场,会计主任告诉他说,那个日本海军上将大发脾气,拍桌子骂人,说他是个强盗,是个叛徒,说他侮辱了“日本皇军”。

  利奇费尔德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他知道他会被他们抓进宪兵队去。宪兵队,就是日本秘密警察的行刑室。他有几个朋友就是宁愿自杀也不愿意被送到那个地方去,有些朋友在那里被审训了十天。受尽苦刑,惨死在那个地方。现在他自己也要进宪兵队了。

  星期天下午听到这个消息后,利奇费尔德非常紧张。多年来,每当他担心的时候,他总会坐在过打字机前,打下两个问题及其答案。两个问题是:

  1.你担心的是什么?

  2.你该怎么办?

  过去他都不把答案写下来,只在心里琢磨。后来他发现同时把问题和答案都写下来能使思路更加清晰。所以,在那个星期天下午,他直接回到住处,取出他的打字机,打下:

  1.你担心的是什么?

  我怕明天早上会被关进宪兵队里。

  2.你该怎么办呢?

  他花了几个小时想着这个问题,写下了四种可能采取的行动以及后果:

  1.我可以去向日本海军上将解释

  可是我不懂英文,如果找个翻译来跟他解释,会使他更加恼火,我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2.我可以逃走

  这点是不可能的,他们一直在监视我,如果打算逃走的话,很可能被他们抓住而枪毙掉。

  3.我可以留在我的房间里不再去上班

  如果我这样做,那个海军上将很可能会起疑心,也许会派兵来抓我,根本不给我说话的机会就把我关进宪兵队了。

  4.星期一早上,我照常上班

  那个海军上将可能正在忙着,忘掉了那件事。即使他还记得,也可能已经冷静下来,不再找麻烦。即使他来吵,我仍然还有个机会解释。

  他前思后想,决定采取第四个办法——像平常一样去上班。然后,他松了一口气。

  第二天早上,利奇费尔德走进办公室时,那个日本海军上将就坐在那儿,叼了一根香烟,像平常一样地看了他一眼,什么话也没说。六个星期后利奇费尔德被调回东京,他的忧虑也就此告终。

  这样的结果完全归功于那个星期天下午,他坐下来写出各种不同的情况及其后果,然后镇定地做出的决定。如果他当时迟疑不决、心乱如麻,就会在紧要关头走错一步,仅是满面惊慌和愁容就可能引起那个日本海军上将的疑心,促使他采取行动,导致可怕的后果。

  感悟:

  对于担心的问题,我们不妨写下来,然后把怎么办也写下来,镇定地做出决定。一旦做出决定,就要付诸实施,更不必关心后果。如果下了决定后不去执行,反而再度犹豫不定的话,那我们的分析和判断就会失去应有的作用,往往会导致糟糕的后果。

  分享拥有的知识,是一种快乐和满足

  一名学生认为,向老师问问题就是麻烦老师,所以他总是不敢问问题。细心的老师发现了这个现象,就问他原因。学生说:“老师,很抱歉。您给我的答案我又忘记了。我很想再次请教您,但想到我已经麻烦您许多次了,就不敢再去打扰您了!”

  老师想了想,对他说:“你先去点一盏油灯。”学生照做了。

  老师接着又说:“再去多拿几盏油灯来,用第一盏灯去点燃它们。”学生也照做了。

  这时老师笑着对他说:“其他油灯都是用第一盏灯点燃的,但是第一盏灯的光芒有损失吗?”

  学生回答道:“没有啊!”

  老师又对他说:“和你们分享我所拥有的知识,我不但不会有损失,反而会有更大的快乐和满足。所以,有问题的时候,欢迎你随时来找我。”

  感悟:

  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需要去虚心向别人请教。不要担心对方说我们孤陋寡闻,也不要担心对方会很厌烦,因为对于每个人来说,分享拥有的知识,是一种快乐和满足。

  把要处理的事情列好顺序,一件一件地处理

  有一位公司的经理去拜访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看到卡耐基干净整洁的办公桌感到很惊讶,他问卡耐基:“卡耐基先生,你没处理的信件放到哪儿去了呢?”

  卡耐基说:“我没处理的信件都处理完了。”

  “那你没干的事情又推给谁了呢?”这位经理紧追着问道。

  “我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完了。”卡耐基微笑着回答。看到这位公司经理困惑的样子,卡耐基解释说:“原因很简单,我知道我所需要处理的事情很多,但我的精力有限,一次只能处理一件事情,于是我就按照所要处理事情的重要性,列了一个顺序表,然后就一件一件地处理。结果,就全都处理完了。”说到这儿,卡耐基双手一摊,耸了耸肩膀。

  “噢,我明白了,谢谢你,卡耐基先生。”

  几周后,这位公司经理请卡耐基参观他宽敞的办公室,对卡耐基说:“卡耐基先生,感谢你教给了我处理事务的方法。过去,在我这宽大的办公室里,我要处理的文件、信件等,堆得像小山一样,1张桌子不够,就用3张桌子。自从用了你说的方法以后,情况好多了,瞧,我再也没有处理不完的事情了!”这位公司经理,就这样找到了处事的方法。

  几年以后,他成为了美国社会成功人士中的佼佼者。

  感悟:

  把要处理的事情按照轻、重、缓、急的次序排列好,做起事来不仅会节省很多时间,而且还可以用这些时间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找对方法做对事,才会事半功倍。

  丢掉原来的成绩,才能使自己取得更大的成绩

  雕塑家有一个12岁的儿子。儿子要爸爸给他做几件玩具,雕塑家从来不答应,只是说:你自己不能动手试试吗?儿子就很气愤。但时间一长,他拗不过爸爸,便不再哀求、纠缠,试着按自己的想象制作起来。

  起先,雕塑家对儿子的“工作”不管也不问,放任自流。孩子常常造出些奇形怪状的东西,自己很快活,但不久便玩腻了,又开始重新制作。

  为了制好自己的玩具,孩子开始注意父亲的工作,常常站在大台边观看父亲如何运用各种工具,然后模仿着去制作玩具。父亲也从来不向他讲解什么,依然放任自流。

  一年后,孩子好像初步掌握了一些制作方法,玩具造得颇像个样子。这时,父亲偶尔会指点一二。但孩子脾气倔,从来不将父亲的话当回事,我行我素,自得其乐,父亲也不生气。

  又一年,孩子的技艺显著提高,可以随心所欲地摆弄出各种人和动物形状,孩子常常将自己的“杰作”展示给别人看,引来诸多夸赞。但雕塑家总是淡淡地笑笑,似乎并不在乎。

  忽然有一天,孩子存放在工作室的玩具全部不翼而飞了!他十分惊疑。父亲说:“昨夜可能有小偷来过。”孩子没办法,只得重新制作。

  半年后,工作室再次被盗!孩子很伤心,决定将自己的玩具全部搬进卧室;但父亲不允许,说会弄脏家里。又半年,工作室又失窃。如此多次,孩子已渐渐长成一个少年。他有些怀疑是父亲在捣鬼:为什么从不见父亲为失窃而吃惊、防范呢?

  偶然一天夜晚,儿子从外边归来,见工作室灯亮着,便溜到窗边窥视:父亲背着手,在雕塑作品前踱步、观看。好一会儿,父亲仿佛做出某种决定,一转身,拾起一把斧子,将自己大部分作品打得稀巴烂!接着,将这些碎土块堆到一起,放上水,重新和成泥巴。孩子疑惑地站在窗外。这时,他又看见父亲走到他的那批小玩具前!只见父亲拿起每件玩具端详片刻,还用脸颊贴贴它们,像亲吻似的!然后,父亲将儿子所有的自制玩具扔到泥堆里搅和起来!

  当父亲回头的时候,儿子已站在他身后,瞪着一双愤怒的眼睛!父亲有些羞愧,温和地抚摸着儿子的脸蛋,吞吞吐吐道:“我,不是,哦,是因为,只有砸烂较差的,我们才能创造更好的。”

  十年之后,父亲和儿子的作品多次同获国内外大奖。

  感悟:

  有的人对自己取得的一些小成绩,往往自认非凡,骄傲而不思进取,这样就会使自己停滞不前。要想有所突破,就要丢弃那些从前的成绩,从新开始,这样才会超越自己,取得更大的成绩。

  关爱别人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美德

  几年前,谷艳峰患了一场大病,辗转求治于全国各大医院,接触了不少知名医生,其中两位以不同的方式给谷艳峰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他们供职在同一家医院,谷艳峰曾经在那里住院治疗了一百多天,两位都曾做过谷艳峰的主治医师。

  还没见到他们,谷艳峰就从护士口中知道了这两位专家的故事。他们都是这家医院的权威医生,均是从医一生,各有建树,明争暗比,谁也不服气谁。

  甲医生毕业于名校,经常在全国各大医学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在国内医学界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是多家医学刊物的名誉顾问,一年中有好几个月都要在全国各地飞来飞去地参加学术研讨交流会,即便是像谷艳峰这样在他们那里长期住院的患者,能得到他的亲自诊治,也是很难得的。

  乙医生恰恰相反,师出无门,参加工作后,才从地方卫校进修了个文凭,先后在乡镇和小县城的医院里干了几十年,经验丰富,治愈了不少病人。后来,乙医生被调进了这家省城的医院。据说,乙医生离开时,县城那家医院门口围了好多人哭着喊着挽留他。

  第一次见到甲医生的时候,谷艳峰的心情颇为激动。那天他是带着一群学生来查房,年近六十的他面似银盆,满头乌发,精神抖擞,声音洪亮,鼻梁上那副金丝眼镜让人对其主人的渊博充满信任,见到他,谷艳峰这个久治不愈的病人好像一下子看到了希望。

  谷艳峰是胸椎骨折导致中枢神经受损,每次医生都要首先为谷艳峰检查神经反应截面有没有下降,他把谷艳峰的被子揭至腰间,十分认真地轻划、叩击、询问,用笔在谷艳峰的肚子上做标记,然后,又掀开谷艳峰下肢上的被子,看足部反应。做完检查之后,他结合谷艳峰的病情细致地对学生们讲解像谷艳峰这样的病人治疗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以便将来给高一级医院提供详细的资料。谷艳峰十分渴望听到针对自己的病情,因此听得十分专注。直到他离去,护士为谷艳峰盖好被子时,谷艳峰才觉得身上在瑟瑟发抖——虽说病房里有暖气,可毕竟是十月的天啊,何况谷艳峰还是大病之人!听了那么长时间,却始终没听到自己想听的,谷艳峰难免有些失望,进而有些愤恨起来,好像自己刚才挨冻那么久,只是做了一回他讲课的道具而已。

  第二周来查房的,就是乙医生了,甲医生去参加一个学术报告团做巡回演讲,要几个月才回来。

  看到乙医生,谷艳峰一下子想起了电视剧里的神医喜来乐:黝黑的面庞,微微躬着腰,如果不是穿着白大褂,还以为是从乡下来的病号呢。乙医生的身后也是跟了一群学生,例行的检查也是一样的程序,只是乙医生在给谷艳峰做胸部检查时,仅仅揭开了一个被角,掖好被子后才开始做足部的检查,检查完之后,又把谷艳峰的双脚轻轻抬起来,把被子掖好。然后轻声细语地询问谷艳峰的饮食,又说了一些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之类的鼓励的话就走了。自始至终没对学生们做任何讲解。虽然一样还是没听到自己想要听的话,可谷艳峰的心里却没有任何抱怨。

  乙医生的温言细语和他为谷艳峰掖被子的情景,让谷艳峰感觉当时自己就是一个婴儿,而乙医生就像母亲一样对谷艳峰呵护,温暖而感动。

  两位医生现在都已经退休了。甲医生从此少有音讯,只是偶尔还会出门做他的学术报告,而乙医生被家乡那家医院高薪聘去,不少省城的患者都追随而至,该医院也随之患者如云,走廊上都摆满了临时病床。

  套用一句老话,病号的眼睛是雪亮的。这种情况,作为曾经被他们诊治的患者,谷艳峰的理解是最深刻的。

  谷艳峰觉得,从对待病人的那些细节上来说,乙医生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名医,虽然他只是为自己掖好了被子,但这个细微的举动让谷艳峰觉得,他是从内心里把病人放在第一位的。

  感悟:

  关爱这种情感,只有真正身在其中的人,才会真正有所体味。关爱别人也许很平常,有时只是淡淡的一句话,有时只是一个动作,有时只是一个眼神,但可以为身边的人带去很大的震撼力,散发着久久难以平息的温暖和感动。关爱别人的人是有责任心的,这种责任心也是一种美德。能处处关爱别人的人,也会受到别人的关爱与爱戴。

  放下身价,踏实做事才能成大事

  有一次,某杂志一名记者要采访沃尔玛的创始人萨姆·沃尔顿。记者问沃尔顿:“我可以明天到你的办公室访问你的成功之道吗?”沃尔顿说:“好吧!”翌日,那记者便到他的办公室去。但等了半个小时,还没有看见沃尔顿出现。记者心中当然有气,心想:你以为你是谁?有几个钱就了不起,你看不起我这个小记者,我就凭一支笔和你斗一斗……当秘书经过办公室的时候,仍见这位记者在等,便说:“让我找找他。”后来秘书说:“找到了,他在前面20米的零售店门外。”那记者立即去找沃尔顿,看见他正为顾客将货物装箱并抬入货车中。

  一个全美国极其有钱的人,居然做这些工作,真令人感动。那记者对沃尔顿说:“你不是答应在办公室等我吗?”沃尔顿说:“当然啦!我在等你到来。”记者问:“为什么却在这里……”沃尔顿答道:“我的办公室就在街上,这是客人需要我的地方,难道是在冷气房内吗?”

  感悟:

  有的人在取得一些成就后,就变得不思进取了,人也变得懒惰了。一个人无论身价多高,都不要自命清高、端架子。放下身价,踏实做事,才是成大事者的作风。

  注重细节、精益求精,才能成就品牌

  风靡全球的麦当劳,在世界121个国家中拥有3万家店。麦当劳把品质、服务等经营理念点点滴滴细化贯穿到企业管理的每个环节、每个角落中,可以说,点点滴滴的细节管理塑造了麦当劳的卓越品牌。

  例如,麦当劳为了确保汉堡包的鲜美可口,在细节上下足了工夫,精益求精简直到了苛刻的程度:

  面包的直径均为17厘米,因为这个尺寸入口最美;

  面包中的气泡全部为05厘米,因为这种尺寸味道最佳;

  对牛肉食品的品质检查有40多项内容,从不懈怠;

  肉饼的成分很有讲究,必须由83%的肩肉与17%的五花肉混制而成;

  牛肉饼重量在45克时其边际效益达到最大值;

  一个汉堡包净重18盎司,其中洋葱的重量为025盎司;

  汉堡包出炉后超过10分钟,薯条炸好后超过7分钟,一律不准再卖给顾客;

  汉堡包饼面上若有人工手压的轻微痕迹,一律不准出售;

  与汉堡包一起卖出的可口可乐必须是4℃,因为这个温度最可口;

  柜台高度为92厘米,因为这个高度绝大多数顾客付账取物时感觉最方便;

  不让顾客在柜台边等候30秒以上,因为这是人与人对话时产生焦虑的临界点。

  在麦当劳,从原料供应到产品售出,任何行动都必须遵循严格统一的标准、规程、时间和方法,全球各地的顾客在世界的不同角落、不同时间,都能品尝到品质相同、鲜美可口的公式汉堡。可以说,点点滴滴、精益求精的细节打造了麦当劳所向披靡的品牌。

  感悟:

  对于产品而言,一流的品质绝对是成功的一种特质,而一流的品质来源于精益求精的细节中。只有把每一个细节都按照严格的标准去执行,精诚所至,就一定会受到顾客的青睐。坚持下去,在无形中就能树立起自己的品牌。

  为遇上的人着想,一定会有好报的

  从前,有个叫特德的年轻人,很想成为一位富翁。特德家境贫寒,从小到处流浪,努力寻求如何才能变成富翁的方法。他当过泥瓦匠,卖过服装,当过跑堂的伙计,还用多年积攒的钱贩卖过食盐,然而,几年过去了,他不仅没有变成富翁,反而将积攒的一点钱花得一干二净,他本人也因为屡屡失手而变得心灰意冷,他感叹人生无常、命运不公,觉得辛辛苦苦地干活也是无济于事,到头来还是个沦落街头、衣衫褴褛的流浪汉。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一连三天水米未进的他跌跌撞撞地拐进了一座破教堂,雷电交加,照亮教堂里的一尊神像,他跪在地上,虔诚地向神诉求:“神啊,你大慈大悲,为什么不能指点我一条成为富翁的路呢?”他饥饿交织,瘫倒在地上。

  冥冥之中,特德仿佛听见神的声音,神说:“年轻人,世间的万物皆互为因果,因便是果,果即为因,从此以后,凡是你碰到的东西哪怕何等微小,你也要珍惜爱护,没有绝对无用的东西,为你遇上的人着想,你会有好报的。”

  特德突然惊醒,神的话他却牢牢记在了心上,决心照神的指示去做,重新振作起来。次日清晨,他来到一条小河边洗了洗脸,见水面上浮着一片枯叶,上面一只小蚂蚁正在挣扎。他小心翼翼地捡起那片枯叶,将小蚂蚁放到地上。小蚂蚁迅速地领来了一群蚂蚁,他们排成黑压压的一队,指示特德往西南走去,果然翻过一个小坡,下面是一片茂密的野果林。特德饱饱地吃了一顿,又摘了几个揣进怀里。

  他继续赶路,不久碰到一个躺在路边的商人,原来商人迷了路,已经几天没吃东西了。特德给了商人两个果子,商人甚是高兴,就送了特德一瓶灯油继续往前走。

  天黑了,特德来到一间黑屋子前。屋里没有灯,只有孩子的哭声,原来这家人的孩子病了,天黑路远请不到医生,特德把灯油倒进油灯中,提着油灯请来了医生治好了孩子的病。

  孩子的父亲十分感激年轻人,送了他一锭金子作为报答。特德用这锭金子买了一个果园,由于他为人厚道,帮助他的人很多。几年以后,特德有了自己的花园,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翁。

  感悟: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其实就是一个互助进步的关系。只有学会从小事做起,为别人着想,帮助别人,我们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才能一步一步地发展起来。

  在速度和态度上下功夫,是非常值得的

  犹太商人华葛林原来只拥有一家规模很小的药房,他也有和一般人一样的见解,他怨恨自己的职业,他也常涉足歌台舞榭,可是他曾自问:“我能舍弃这种生涯吗?”“我能在我的职业中施展我的才能吗?”

  终于,他下定决心,想了一个方法,找到了使他获得成功的钥匙。他曾欣欣然自述他为顾客服务的态度,怎样使顾客满意,怎样招徕生意:“假如有人电话购货,我一面接电话,一面举手招呼我的伙计立刻把物品送人。”

  有一天电话来了,他大声回答说:“好,郝斯福夫人,两瓶消毒药水,14磅消毒棉花,还要别的吗?啊!今天天气真好,还有……”他不住地讨好他的顾客,同时指挥伙计,把货物取齐,马上送去。伙计也训练有素,在接电话一分钟内,就将物品送至郝斯福夫人家的门口,而他们仍在继续谈话,等到她说:“门铃在响了,华葛林先生,再见!”于是他放下了电话听筒,面露喜色,知道货已送到。

  事后,郝斯福夫人常对别人说起这件事:当她订货的电话尚未打完,物品已经送到了。

  她的无意中的传播,使附近的居民都来他的药房购物,并渐渐扩展到别处居民,使他们也都成为他药房中的长期顾主。从此,他的一间小小药房便扩展成了公司,并成立了制药厂,各地也设有许多营业鼎盛的分店。他成为了富甲一方的犹太富豪。

  感悟:

  那些懂得经营之道的人,都非常重视工作中的速度和态度。在经营中,在速度和态度上下功夫,是非常值得的——不但能给顾客带来便利,让顾客感到满意,还能吸引越来越多的顾客。

  善于删繁就简,才能提高办事效率提高

  朱元璋原不识字,当了皇帝后,聘请四方名儒,对他包教包学,经过苦学苦练,朱元璋也能够撰文、吟诗、作赋及批阅文件了。

  朱元璋平时严格要求自己,而且对他的部下要求更严格。有一天,刑部主管茹太素给朱元璋呈上17000字的意见书,朱元璋叫军师刘伯温念给他听。当刘伯温念到6000字时,朱元璋还没听出什么意思来,于是就派人把茹太素传来,严责道:“你下笔万言,离题千里,消耗时间,浪费纸墨,如在两军阵上,岂不误了战机?”说罢就命人将茹太素重打了40大板。

  晚上,朱元璋继续叫宫女念茹太素的意见书,一直读到16500多字,才接触到了主题。建议五件事情,其中有四件是可取的、可行的,朱元璋即刻命令主管部门施行;同时指出这五件事只要500字就可以讲清楚了,茹太素却累累赘赘写了17000字,“朕厌听繁文,打他是为教育全国官民”。他还把这件事情的经过,亲自写成文件公布。

  经过这番整顿,奏章只陈实事,从此朱元璋读文件就省下了不少精力,效率提高了。到废除中书省后,六部府院直接对皇帝负责,政务越发繁忙,以洪武十七年(1384年)九月间的收文为例,从十四日到二十一日,8天内,内外诸司奏札共1660件,计3391事,朱元璋平均每天要看或听200多件报告,要处理400多件事。

  感悟:

  很多事情并没有看上去的那么复杂,只是有的人把做事的过程繁杂化了,这导致了做事效率的底下。一个人只有善于删繁就简,从最直接的途径解决问题,才能有效地提高做事效率。

  看穿对方的立场和禁忌,问题就变得容易解决了

  某个犯人被单独监禁。有关当局已经拿走了他的鞋带和腰带,他们不想让他伤害自己(他们要留着他,以后有用)。这个不幸的人用左手提着裤子,在单人牢房里无精打采地走来走去。他提着裤子,不仅是因为他失去了腰带,而且因为他失去了15磅的体重。从铁门下面塞进来的食物是些残羹剩饭,他拒绝吃。但是现在,当他用手摸着自己的肋骨的时候,他嗅到了一种万宝路香烟的香味。他喜欢万宝路这种牌子。

  通过门上一个很小的窗口,他看到门廊里那个孤独的卫兵深深地吸一口烟,然后美滋滋地吐出来。这个囚犯很想要一支香烟,所以,他用他的右手指关节客气地敲了敲门。卫兵慢慢地走过来,傲慢地哼道:“想要什么?”囚犯回答说:“对不起,请给我一支烟……就是你抽的那种:万宝路。”卫兵错误地认为囚犯是没有权利的,所以,他嘲弄地哼了一声,就转身走开了。这个囚犯却不这么看待自己的处境。他认为自己有选择权,他愿意冒险检验一下他的判断,所以他又用右手指关节敲了敲门。这一次,他的态度是威严的。那个卫兵吐出一口烟雾,恼怒地扭过头,问道:“你又想要什么?”

  囚犯回答道:“对不起,请你在30秒之内把你的烟给我一支。否则,我就用头撞这混凝土墙,直到弄得自己血肉模糊,失去知觉为止。如果监狱当局把我从地板上弄起来,我就发誓说这是你干的。当然,他们决不会相信我。但是,想一想你必须出席每一次听证会,你必须向每一个听证委员会证明你自己是无辜的;想一想你必须填写一式三份的报告;想一想你将卷入的事件吧——所有这些都只是因为你拒绝给我一支劣质的万宝路!就一支烟,我保证不再给你添麻烦了。”

  卫兵会从小窗里塞给他一支烟吗?当然给了。他替囚犯点了烟了吗?当然点上了。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卫兵马上明白了事情的得失利弊。这个囚犯看穿了士兵的立场和禁忌,或者叫弱点,因此满足了自己的要求——获得了一支香烟。

  感悟:

  很多人做事常常抓不住事情的要点,这样无论怎么去做,都不可能把事情圆满地解决,有时还会越弄越糟。做事要讲究方法,一旦找对了方法,找准了问题的切入点,难题就会变得简单起来。

  懂得抓大放小,才能运筹帷幄

  战国时,郑国的相国景差有爱民如子的名声。

  有一天,景差坐着马车带着随从外出,出都城走了一段路,发现前面车马拥挤,道路堵塞,景差让随从上前察看,原来前面很长一段路淤泥堆积,坑坑洼洼,车、马每行到此便难以前进,马摔倒路边,车陷进泥里,人只好下车去拼命推拉那些车、马,被搞得十分狼狈。景差命自己的随从都下去帮忙推车拉马,自己也下车指挥,使混乱的局面慢慢变得有秩序起来。

  又有一次,景差坐车经过一条河边,只见一个老百姓卷起裤脚走过河,因为时值隆冬,那人上得岸来,两条腿已经冻僵,全身也哆嗦成一团。景差看到这个情况,赶紧叫随行的人把那冻得浑身发紫的百姓扶到后面的车上,拿过一件棉衣盖在他身上。好半天那人才缓过气来,对景差真是千恩万谢,感激不尽。

  景差关怀老百姓疾苦的事情传开了,大家都称赞景差是个了不起的人。可是晋国大夫叔向却与众人持相反的态度。叔向说:“作为一个相国,景差并不称职,只不过是个庸才罢了。假如他真正胜任本职工作,就该对交通情况、桥梁道路了如指掌。他应该对泥泞的路面及时加以维修,而不至于到了走不通时去指挥疏通。至于桥梁,他该在春季就动员百姓把河沟渠道清理好,在秋季就组织人力物力将渡口桥梁修复、架好。到了寒冷的冬季,连牲畜都不能走过河了,何况人呢?可见景差胸无全局,不会深谋远虑,算不得称职的相国。”

  再来看下面的这个故事。

  刘邦驾崩后,汉文帝时,陈平已步入晚年,已由几十年前英俊聪慧的小伙子变成了华发老练的老者,被汉文帝封为宰相,辅佐文帝治理朝政,管理天下大事。与陈平同座的还有一个宰相叫周勃,汉朝吏制设两个宰相,共为国政服务。

  一日,文帝传下口谕,要召见陈平和周勃。两人接旨后赶忙进宫见驾,见文帝后,磕跪施礼。文帝一笑,口旨说:“两位爱卿,免礼平身,一旁赐座。”两位起身,侧身坐在椅子角上,上身前倾,以示恭敬,汉文帝笑问:“周爱卿,你日理万机,事务繁忙,你可知经你手处治裁断的事,一年大约有多少吗?”周勃跪在地上一听,心中一震,思索半天:“臣愚拙,实在记不清到底每年处理多少事件。”文帝有些不悦,便又问道:“如此说来,周卿,你可知道我国库一年的收支有多少呢?只要大概即可。”周勃无言以对,头上开始冒汗。

  汉文帝没有理令他,转头又问:“陈爱卿,你可知道你一年处理多少事,我国库一年收支有多少吗?”陈平忙奏:“回皇上,关于这些问题微臣只有去问询负责之人方知。”汉文帝问:“谁是负责人?”陈平回答:“司法大臣负责事务裁判事件,财政大臣则负责掌握国库的收入和支出情况。”汉文帝笑了,问道:“陈卿,你不是在给朕开玩笑吧,如果司法大臣、财政大臣都各有所司,各行其职,那么,你们这宰相又有何贵干呢?”陈平依然很沉着冷静,不紧不慢地回答文帝:“陛下,臣斗胆犯言,身为宰相当使百姓安居乐业,各得其所。对外须抚镇四方,使各地蛮族诸侯服从中央,不敢稍有叛乱之举,对内则要督促所有官吏尽职尽责,搞好分内之事,却不必自己去过问一些琐碎之事。”汉文帝听后连连点头,重赏陈平。

  没有多久,周勃引咎辞去宰相之职,由陈平一人独担宰相重任。陈平坚持他对文帝所说的做法:对于用人而言,要量才为用,视人而定,针对每一个人的才能确定各自应做的事,自己加以督导。陈平终成一代名相。

  感悟:

  有的领导者在工作中不懂得抓大放小,不懂得把任务分摊给其他人,坚持事必躬亲,结果往往会因为很多枝枝节节的小事,把自己搞得非常忙乱。作为领导者,没有必要事事过问,不分巨细,该放手的时候要能放得开,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才能解决问题

  汉朝曹参是汉高祖刘邦的同乡。在秦朝时候,他同汉高祖和萧何都是秦朝的小吏。后来跟着汉高祖起兵,立了功,当了当时齐国(齐王为刘邦的长子)的丞相。

  他到任的时候,听说当地有个盖公对于黄老之学研究很深。于是派人把他请来,向他请教,知道了统治之道在于清静而民自定。曹参用这种方法治理齐国九年,齐国大治。

  当时中央政府的丞相萧何死了,曹参被召到中央政府,准备继任丞相。临走的时候,他告诉自己的继任人说:“治理齐国要特别注意安定市场和监狱,不要轻易整治。”继任者奇怪地问:“难道管治地方没有比这更重要的吗?”

  曹参说:“当然不是,但是监狱和市场,是三教九流混杂并容的地方,如果轻易整治,那些坏人到哪里去容身呢?治国不在苛察,而在宽容并包。倘若对民众吹毛求疵,务必找出奸邪之人,则人将恐惧混乱于下,更不用说治理国家了。”

  感悟:

  在工作中,我们要善于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而不要被纷繁复杂的小事扰乱了头绪。把资源与精力用在最重要、最紧迫的事情上,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要虚心听取别人的建议,更要把它落到实处

  宋宁宗时的丞相韩侂胄做南海尉时,曾请一位儒生做馆客,此人很有才华,但不久就离开了。

  韩侂胄当了丞相,掌握国家大权后,非常想念他。有一天,这个儒生忽然来了,韩侂胄非常高兴,请他留在家里。

  一天,夜深人静时,韩侂胄请儒生饮酒时,请教他:“我才学疏浅而掌握了国家大权,您有什么指教吗?”儒生叹息说:“您现在危险得像是架在树枝上的鸟蛋一样,还有什么可说的呢?”韩听后惊奇地问:“为什么?”儒生答:“这不难理解。宫中立皇后时,您不同意,皇后很怨恨您;宫中立太子时,您又不同意,太子也对您怀恨在心;您当政后,朱熹、彭龟年、赵汝愚等名士被逐出朝廷的不计其数,士大夫们也因此而怨恨您;现在同金人打仗,军队牺牲很大,三军也怨恨您;边境的百姓不时地被掠夺和杀害,四海之内的百姓都怨恨您。这样四面树敌,您怎么能免祸全身呢?”韩侂胄沉默了许久说:“你能教我怎么办吗?”

  儒生再三推辞,韩坚持追问,他才说:“只有一个办法,只怕您不愿采纳。现在皇上重病在身,无意于国家政事,如果摆出尧、舜、禹禅让的家法,请皇上让贤给太子即位,太子对您会由怨恨而转为感谢。这时皇后退而为皇太后,即使怨恨您也没有权了。以后,您可以辅佐新皇帝,一切从头开始。对从前被贬的诸贤士,已死去的增加抚恤,还活着的召回给予提升,同时派遣使者去聘请贤德的人来执政,对外也要消除积怨,使边境平安无事。您还可以优厚地犒劳军人,抚恤牺牲的将士,免去各种无名的赋税,解决好种种矛盾,使全国百姓休养生息。然后在此基础上,您选择一位知名的贤士,把丞相之位让给他,自己请求告老还乡,遨于青山绿水之间,如此,您最后就能转危为安,变祸为福。”

  韩侂胄听他讲的有道理,但犹豫不决,想留下儒生做自己的顾问,可他坚持要告辞而去。儒生走后不久,韩侂胄果然四面受敌,被砍了头。

  感悟:

  在很多时候,当我们遇到解不开的难题或困难时,虚心请教别人是好的,因为他人的意见有时候会是非常正确而客观的;但我们更要学会把它落到实处,这样才是求真务实的态度。如果只是听听而不去做或改正,那么最后吃亏的只能是自己。

  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才能远离灾祸

  公元前453年,掌握晋国国政的几个权臣发生争斗,智伯联合韩康子、魏桓子发起对赵襄子的战争。

  在战争过程中,智伯曾决水淹晋阳。当时,智伯巡行看水势,魏桓子和韩康子与他同车前往。智伯说:“我今天才知道水也可以消灭一支大军啊!”魏桓子以肘触了触韩康子,韩康子用脚踩了踩魏桓子的脚背,两人不约而同地想到,汾水可以淹灌魏的都邑安邑,洚水可以淹灌韩的都邑平阳。

  回来后,智伯的族人智过对智伯说:“韩、魏必定会反叛我们!”智伯说:“您怎么知道呢?”智过回答说:“我是从今天的事情上知道的:我们领导韩、魏一起攻赵,而赵亡,必祸及韩、魏。现在约定了胜赵后要三分其地,但在降赵已经指日可待的时候,他二人看着水流却忧虑重重,没有一点儿欢喜的表情,这不是反叛还是什么呢?”

  第二天,智伯却把智过的这些话告诉了魏桓子、韩康子二人,他二人说:“这是有人进谗言,为赵氏游说,让您怀疑我们两家而松懈对赵的攻伐。不然的话,我们两家岂不是放弃朝夕间即可分赵氏之田的利益,而去做那些危难不可成的事情吗?”魏桓子和韩康子二人出来后,智过进去见智伯说:“大王怎么把我说的话告诉他们二人呢?”智伯说:“您怎么知道呢?”智过回答说:“我见他们看到我时脸色严肃而急速离走,这是他们知道我已得知他们的实情的缘故。”

  战争进行到最后关头的时候,赵襄子已经岌岌可危,于是派宰相张孟谈以朝见智伯为名而私会韩、魏二人,劝说二人联合攻智伯。计谋既定,张孟谈又朝拜智伯出来,正被智过在辕门外遇见。智过就进去见智伯说:“魏、韩两家将有变化。”智伯问:“有什么变化?”智过说:“我刚才在辕门外遇到张孟谈,他显得很骛持并且显得很得意。”智伯说:“不对吧?我已与魏桓子和韩康子约好了,打下赵后就三分其地,他们一定不会欺骗我,你不要瞎说。”

  智过出来后总是放心不下,就去拜见了魏、韩二人,回来对智伯说:“魏韩二人色动意变,一定将不利于大王。不如现在收拾他们!”智伯说:“我们兵驻晋阳已三年了,早晚就要攻下赵而分享好处,怎么能有其他的心思呢?你不要再说了。”智过说道:“如果不杀,就快去拉拢他们。”智伯问:“怎么拉拢呢?”智过说:“魏桓子的谋臣叫赵菱,韩康子的谋臣叫段规。这两个人是都能改变他们君主的意见的。大王应当与他们约定,破赵后就封二人一人一座万户的城池。这样,魏韩二人之心可以不变,而大王就得到了您所想要的了。”智伯这个花岗岩脑袋仍然犹豫不决地说:“破赵后要三分其地,现在又要分给他们两人各万户之城池,那我得到的就更少了,不能这样!”智过见自己的计谋不被采纳,说的话智伯又不听,就逃走了,并改姓辅氏。

  张孟谈听说了,就去见赵襄子说:“我在智伯的辕门外遇见了智过,看来他对我有了怀疑。他进去见智伯,出来就改了姓,所以我有这样的怀疑。今天晚上如不攻智,必有后患。”

  赵襄子点头,派张孟谈去见魏韩二人,晚上杀散守堤官兵,放水淹智伯的军队。智伯的军队被水一冲,都慌着去救水,一阵大乱。这时,魏韩两支军队从两侧围攻,赵襄子率军队正面迎击,大败智伯军队,活擒智伯。

  智伯手下有远见卓识的贤能之士,但他却不知道善用,最后落得人头落地的下场,土地也被赵、魏、韩三分了。智氏满门尽灭,唯有智过一族得以保存了下来。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萧何是刘邦的老同乡,足智多谋又忠心耿耿,刘邦视萧何为左右手。刘邦曾经说:“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吾不如萧何。”

  刘邦与项羽的军队相持在京索间时,刘邦任用萧何主持关中之事。刘邦几次派使者慰劳萧何,萧何十分感动。但是他的门客鲍生告诉萧何说:“现在皇上在外风餐露宿,却屡次派人慰问在关中的您,您以为是关心您吗?这是怀疑您呀!不如让您的弟弟和子孙中能当兵的,全到军队来,解除他的疑虑。”萧何采纳了他的计策,刘邦大喜。

  不久,吕后采用萧何的计谋要了韩信的命。刘邦听到诛杀韩信后,派使者任萧何为相国,同时加封五千户,派五百士兵及一名都尉作为相国的侍卫。诸位官员都来祝贺,唯独召平忧心忡忡地对他说:“虽人人祝贺,我却要表示同情,因为您就要大祸临头了。皇上在外奔波,而您守在京城,没有冲锋陷阵,没有任何危险,却加封晋级,设置卫队,这难道正常吗?韩信起来造反,皇上对您也产生了怀疑,希望您把皇帝的赏封让出,不要接受,把全部家财用以资助军队。”萧何听从了召平的意见。刘邦见萧何这样做,对他也就放心了。

  这年秋天,黥布反叛,刘邦亲自率军出征后,几次派使者问萧何在做什么。萧何说:“因为皇上亲征,我在内安抚百姓,勉励百姓,尽其所有帮助军队,像皇上讨伐陈烯时我所做的一样。”

  接见时鲍生也在座,等使者走后,他对萧何说:“我看您离满门抄斩不远了。您处于相国的高位,论功是全国第一,各方面已无以复加。您入关中以来,十余年一直深得民心,而且目前仍孜孜不倦地致力于民和。皇上所以数次问您在做什么,是害怕您的威信太高,影响整个关中地带。现在您何不多多购买田地,以损污自己的名声,如此皇上的心就安宁了。”萧何采纳了他的计谋,用低价强买了许多民宅民田。刘邦还京时,百姓拦路控诉萧何,刘邦听了,心中暗暗高兴。

  正是由于鲍生和召平为萧何提供的知非不处的智谋,能随机应变,因时而宜,因此萧何才一直没有遭到刘邦的猜疑。

  感悟:

  很多人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他们都懂得听取别人的意见,并把认为有益处的意见加以合理的利用。这样做不仅能让自己有所长进,还能避免很多麻烦甚至是灾祸。

  主动握手言和,敌人也能成为伙伴

  当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还是一位上校的时候,他率领着他的部下驻守在亚历山大里亚。当时,那里正在选举弗吉尼亚议会的议员。有一名叫威廉·佩恩的人,反对华盛顿所支持的候选人。

  在关于选举的某一问题上,华盛顿与佩恩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华盛顿出言不逊,触犯了佩恩,佩恩一怒之下,将华盛顿一拳打倒在地。华盛顿的部下听到这个消息,群情激愤,部队马上开了过来,准备替他们的司令官报仇。华盛顿当场加以阻止,并劝说他们返回营地,一场一触即发的不愉快事件在华盛顿的劝说下被化解了。

  第二天一早,华盛顿派人送给佩恩一张便条,要求他尽快赶到当地的一家小酒店来。

  佩恩怀着凶多吉少的心情如约到来,他猜想华盛顿一定是怀恨在心,要和他进行一场决斗。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他所看到的不是手枪而是华盛顿端过来的酒杯。

  华盛顿看到佩恩到来,立即起身相迎,并笑着伸过手来,说道:“佩恩先生,犯错误是人之常情,纠正错误是件光荣的事。我相信昨天所发生的事情是我的不对,你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满足。如果你认为到此可以解决的话,那么请握我的手——让我们交个朋友吧。”

  佩恩激动地伸过手来。从此以后,佩恩成为一个热烈拥护华盛顿的人。

  感悟:

  一个做大事的人,不会与人为了一件不愉快的事而耿耿于怀。在自己犯下错误之后,他会主动地去承认自己的不对和过失。这样做,不仅能很快地把矛盾化解掉,使彼此双方握手言和,化敌为友,还能聚集人脉力量,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只有综合考察,才能深知一个人的本质

  王莽是汉元帝时王皇后的侄子。他祖父、伯父、叔父共有八人是列侯,唯独他父亲王曼早死,未能封侯。因此,他的堂兄弟都依仗父辈的权势,过着奢靡的生活,争相以声色犬马夸宫斗胜,而他却孤苦伶仃,生活贫穷。

  他的伯父、大将军王凤病重时,他主动悉心照料,亲自尝药,一连几个月蓬头垢面,衣不解带。王凤果然被他的孝心打动,临死时请太后和成帝关照他,使他当上了黄门郎、射声校尉。他对其他叔父也很孝顺,同时百般殷勤地结交一些豪杰,这些人都在皇帝面前说他的好话,他的官也越做越大。然而,他官越大,地位越高,干事就越谨慎,待人也越谦虚。他还把皇帝赏赐的车马衣物都送给宾客,甚至卖掉自己的财产赈济穷人,家中一件多余的东西都不要,以至不少名士投奔他,朝中权臣都愿意和他交往。当权的人称赞他,说客游士到处宣扬他,他的威望超过了几个叔父。

  公元前8年,大司马王根病重,推荐王莽代替自己。成帝接受了王根的意见,任命王莽为大司马。他更加克己奉公,以身作则,提倡俭朴,反对高官们骄奢淫仗的生活作风,常常把自己封邑里的租税收入全部分给下层官吏和穷苦的读书人。

  有一次,他母亲患病,公卿列候的夫人前来探视,王莽的夫人到大门外迎接,客人们看她穿得那么寒酸,还以为是王莽家的粗使女仆,后来得知是王夫人时,一个个惊得发呆,钦佩王莽是个清正廉洁的人。

  就在王莽为自己精心包装的时候,汉成帝却正在温柔乡中与赵飞燕和赵合德姐妹恣意纵欲,他说:“汉武帝好神仙求白云乡,我终老在这温柔乡足矣。”成帝死后,哀帝即位,外戚丁、傅两家的势力潮水般的涌入朝廷,王莽采取韬晦之术,上书辞职,退居新野,闭门读书,俟机东山再起。

  一次,他的儿子杀了一名家奴,王莽大发雷霆,要他儿子自杀偿命。人们对此深为感动,把王莽奉为楷模。王莽在野三年,上书为他鸣不平、要他回来执政的就有一百多人。在舆论的压力下,皇帝又让他回到了京城。哀帝死后,王莽又成了国家最高权力的执掌人。就这样,王莽由黄门郎、射声校尉、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大司马、安汉公、宰衡、摄皇帝,最后终于成功取代汉朝,建立新朝。

  在王莽建立新朝以前,所有的儒生把他引为同道,而为他大力宣扬,却没有真正认识王莽。等到他当了皇帝,那些儒生深感上当,又把他描绘成千古罪人。撇开王莽的是非功过不谈,仅从儒生态度的一反一复中,却反映了他们缺乏辨别人的智慧。

  感悟:

  想要真正了解一个人,必须把他在一段时间内的各种表现结合起来综合地考察,才能深知其本质。比如说,通过他到远方办事,考察他是否可靠;通过在跟前办事,观察他是否尽职;一个劲地让他从事繁杂的琐事,看他有没有调理繁杂事务的本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认清一个人。

  只有奖惩分明,才能树立威信

  战国时,齐威王于公元前356年即位,以后的九年间,一切朝政都委托大臣管理,自己从不过问。周围各国知道了这种情况,便不断侵犯齐国的边境并占领领土,威王也不曾加以理会。

  可是九年后,他却忽然召见即墨的大夫说:“自从你担任即墨的大夫以来,几乎每天都可以接到诽谤你的报告,可是经我派人调查即墨的情况,田野不断地开拓,人民的生活富足,衙门事务也处理得有条不紊,使我国的东方边境,没有任何危险的事情发生。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你尽心治理即墨,从未贿赂我身旁的大臣的原因。”于是,威王赐给他一万户的封地作为奖励。

  接着,他又召见了东阿大夫:“自从你担任阿地的大夫以来,天天都有称赞你的话传入我耳朵中,可是当我派人去调查东阿地区的实际情况时发现,不但田园荒芜,人民也穷得没有立锥之地,而且鄄被赵国攻打时,你并未派兵去救援,就连卫攻占薛陵的时候,你也隐瞒不报。虽然我不断听到对你的赞扬,但这正表明了你在贿赂我身旁的亲信。”威王骂完以后,将东阿大夫和身边接受贿赂的亲信一并斩首。

  如此一来,齐国的众官员更加信服齐威王,个个尽忠职守,齐国因此逐渐地强盛起来。诸侯各国了解到这一情形之后,二十多年不敢侵犯齐国。

  感悟:

  一些公司之所以效率低下,甚至出现停产的现象,就是因为不善于管理。一个善于管理的领导,可能不会每天在办公室办公,但他却可以把公司打理得井井有条。这是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哪些员工是优秀的,而哪些员工只是混日子的,并且能够做到奖惩分明。这样不仅能赢得下属的认可,树立威信,而且能鼓励下属努力做好工作。

  吸取别人的成功经验,哪怕模仿也可以

  在德国有一家零售商的名字叫“阿尔迪”,这家零售商店的创始人叫特奥。

  1948年,特奥的母亲去世了,留给特奥和他哥哥的只有一个小小的商店。这一年,特奥25岁,哥哥卡尔27岁。两兄弟使出全身解术,把小小的店面扩大了,还开了几家分店。可是由于他们的资金有限,所以店面比较破旧,只能卖一些点心、罐头、汽水一类的小东西。到了年终一算账,除去成本,所剩无几。

  两兄弟对这种情况很不理解,常常坐在一起讨论。哥哥问:“同样是开小商店,为什么有的赚钱,有的折本,有的挣大钱,有的挣小钱?”特奥说:“这是因为经营方法不同,所以有的挣大钱,有的挣小钱。哥哥卡尔点头说:“这倒是个道理。只要经营得法,小本钱也可以挣大钱。”“关键是要找到经营的窍门!”“经营的窍门是什么呢?”特奥想了半天答不上来。兄弟俩又讨论了半天,还是没有找到经营的窍门。最后,他们决定到外面去看看别人是怎么经营的。

  第二天,弟兄两人安排好店里的事情,骑上自行车,在大街小巷里转来转去,看看别人是怎样经营的。他们只要看到商店都要进去看看,了解别人是怎样经营的。可是一连转了三天,什么有用的经验都没有发现。可是他们并不灰心,特奥认为,如果经营的窍门很容易就找到了,天下的人不都成为富翁了吗?兄弟两个一点也不灰心,继续寻找致富的窍门。

  一天,他们来到一家“消费商店”,只见那里顾客盈门,很多人的手里都拿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好像被这家商店的东西迷住了似的。这种情况引起了特奥兄弟的注意,于是进到店中仔细观察。在商店的门口,一块精致的告示牌上,清晰地写着:凡是在本店购买商品的顾客,请您务必保管好购物的发票,年终的时候可以凭发票免费选取款额3%的货物。他们把告示看了一遍又一遍,突然间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窍门找到了,兄弟俩非常高兴。回到家里,他们就商量起了具体的操作办法来。

  特奥说:“这家商店之所以这样兴隆,靠的就是那种‘告示’,很多顾客就是希望得到那3%的免费赠物,所以才不断地从他们那里买东西。如果我们‘阿尔迪’也采用这种方法,就会很快兴旺起来。”卡尔说:“你的主意不错,但是我们不能照虎画猫,应该照猫画虎。”特奥说:“你的意思是说,我们的商店从开始的时候就让利3%,这样就比‘消费商店’更便宜了。”“就是这个意思。我们让出一年的那一点点利润,就可以提前售出那3%的商品,这样我们就可以招揽更多的顾客,说不定生意比消费商店还要兴隆呢。”

  就在第二天早上,“阿尔迪”商店门口贴上了这样一张大红告示:本店从今天开始实行让利3%,如果哪位顾客发现本店出售的商品不是全市的最低价,并且所降低的价格不到全市价格的3%,可以到本店退回差价,并且给予适当奖励。

  没过几天,“阿尔迪”商店门口就出现了奇迹,家家“阿尔迪”商店都生意兴隆,门庭若市,营业额很快就增加了几倍。可是特奥兄弟对此并不满足,因为他们发现,来“阿尔迪”购买东西的顾客大都是附近的农民,这说明他们的经营范围有很大的局限性,还必须让更多的人知道。于是他们就在报纸、电台等传媒上做广告,让更多的人都知道“阿尔迪”商店是全市最便宜的。

  不久,“阿尔迪”就出现了购物的热潮,仓库的库存几乎为零,特奥兄弟成天就是满足顾客的要求和组织货源,保证供应。他们很快又在城里开了10多家“阿尔迪”连锁店。“阿尔迪”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很多人都知道“阿尔迪”的商品最便宜,市民、失业工人等都成了“阿尔迪”的忠实顾客。

  为了迅速扩大战果,特奥兄弟把“阿尔迪”连锁店开到了四面八方:汉堡、科隆、波恩、杜塞尔多等地方都很快出现了“阿尔迪”。在这个时候,“阿尔迪”的陈设比较简单,装潢也比较简单,营业的面积也不大,但是由于价廉物美,生意特别兴旺。

  经过一段时间,“阿尔迪”的规模和气派都大起来了,北起弗伦斯堡,南到阿尔卑斯山的加米斯小镇,到处都是“阿尔迪”连锁店。

  特奥兄弟之所以能够成为零售大王,其起源不过就是看到“消费商店”的经营方式。“消费商店”没有成为“阿尔迪”,而靠模仿起家的“阿尔迪”却成为世界知名连锁企业,足以证明模仿也是创造的道理。

  感悟:

  比自己优秀或比自己先成功的人身上,一定有不少优点或可取之处。我们应该对比看一看自己有哪些不足,看一看别人的成功经验。吸取他人成功的经验,能使我们少走一些弯路——哪怕模仿也行。

  真正的勇气是实事求是,而不是蛮干与盲从

  三名海军上将谈论什么是真正的勇气。

  德国将军说:“我告诉你们什么是真正的勇气,”说完他召来一名水手。“你看见那根100米高的旗杆了吗?我希望你爬到顶端,举手敬礼,然后跳下来!”

  德国水手立即跑到旗杆前,迅速爬到顶端,漂亮地敬了个礼,然后跳下来。

  “嗬,真出色!”美国将军称赞地说,他对一名美国水兵命令道:“看见那根200米高的旗杆了吗?我要你爬到顶,敬礼两次,然后跳下来。”

  美国水兵非常出色地执行了命令。

  “啊,先生们,这真是一次令人难忘的表演。”英国将军说,“但我现在要告诉你们,我们皇家海军对勇气的理解。”

  他命令一名水手:“我要你攀上那根高300米的旗杆顶端,敬礼三次,然后跳下来。”

  “什么?要我去干这种事?先生你一定神经错乱了!”英国水手瞪大眼睛叫了起来。

  “瞧!先生们,”英国将军得意地说,“这才是真正的勇气。”

  感悟:

  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敬业、本分,是自己的事情去做,不是自己的事情也去做。有些事情不是我们想做就能做好的,不分青红皂白地蛮干,或者一味地盲从,不仅不会出成绩,还会引发不良后果。面对问题要实事求是,这才是真正的勇气。

  和竞争对手成为朋友,才能把生意做大做强

  有个名叫西拉斯的人,在一个小镇上开着杂货铺,这铺子是他爸爸传下来的,他爸爸又是从他爷爷手里接过来的。他爷爷开这铺子的时候,南北两边正在打仗。西拉斯买卖公道,信誉很好。他的铺子对镇上的人来说,就像手足,不可缺少。西拉斯的儿子在长大,小铺子就要有新接班人了。

  可是有一天,一个外乡人笑嘻嘻地来拜访西拉斯,情况便变得严重了。此人说,他想买下这铺子,请西拉斯自己作价。

  西拉斯怎么会舍得?即便出双倍的价钱他也不会卖的。这铺子不光是铺子,这更是他的事业、遗产和信誉。外乡人耸耸肩,笑嘻嘻地说:“十分抱歉。我已选好了街对面那幢空房子了。我准备粉刷一番,弄得富丽堂皇,再进些上好货品,卖得便宜些。那时你就没生意了!”

  西拉斯眼看着对面空房贴出了翻新告白,一些木匠在里面锯呀刨呀,又一些漆匠爬上爬下的,他的心都碎了。他无可奈何却又不无骄傲地在自家店门上贴了张告白:敝号系老店,九十五年前开张。人们做一对比,无不在心里暗笑。

  新店开业前一天,西拉斯坐在他那阴暗的店堂里想心事,他真想破口把对手臭骂一顿。幸亏西拉斯有个好妻子。“西拉斯,”她用低低的声音缓缓地说,“你巴不得把对面那房子放火烧了,是不是?”“是巴不得!”西拉斯简直在咬牙切齿,“烧了有什么不好?”“烧也没用,人家保险过。再说,这样想也缺德。”“那你说我该怎么想?”西拉斯火冒三丈。“你该去祝愿。”“祝愿大火来烧?”“你总说自己是个厚道人,可一碰到涉及你切身利益的事你就糊涂了。你该怎么做不很清楚吗?你应该祝愿新店开业,祝愿成功。”“你这是脑筋出问题了吧,贝蒂。”话虽这么说,西拉斯决定去一次。

  第二天早晨新店还没开门,全镇人已等在外边。大家看正门上方赫然写着“新新杂货店”几个金字,都想进去一睹为快。西拉斯也在人堆里,他快快活活,跨到台阶上大声说:“外乡老弟,恭喜开业,祝你给全镇人添方便!”

  他刚说完便吃了一惊,因为全镇人都围上来朝他欢呼,还把他举起来。大家跟他进店参观。谁都关心标价,谁都觉得很公道。那外乡老板笑嘻嘻地牵着西拉斯的手,两个生意人像是老朋友。

  后来,两家生意做得都很兴隆,因为小镇一年年变大了,就像老西拉斯的年纪一样。

  感悟:

  在商业竞争中,一些愚昧的人只会一味地互相拆台,最后使双方都两败俱伤。其实,只有和竞争对手成为朋友,在竞争中才能提高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才能使生意做大做强。

  取长补短、合谋共事,才能达到双赢

  越国人甲父史和公石师各有所长。甲父史善于计谋,但处事很不果断;公石师处事果断,却少有心计,常犯疏忽大意的错误。因为这两个人交情很好,所以他们经常取长补短,合谋共事。他们虽然是两个人,但好像是一个心。这两个人无论一起去干什么,总是一帆风顺。

  后来,他们在一些小事上发生了冲突,吵完架后就各奔东西了。当他们各自行事的时候,都在自己的政务中屡屡失败。

  一个叫密须奋的人对此深感惋惜,他哭着劝诫两人说:“你们听说过海里的水母没有?它没有眼睛,靠虾来带路,而虾则分享着水母的食物。这二者互相依存、缺一不可。恐怕你们还没有见过双方不能分开的另一典型例子,那就是西域的二头鸟。这种鸟有两个头共长在一个身子上,但是彼此争斗,互不相容。两个鸟头饥饿的时候互相啄咬,其中的一个睡着了,另一个就往它嘴里塞毒草。如果睡梦中的鸟头咽下了毒草,两个鸟头就会一起死去。它们谁也不能从分裂中得到好处。还有一个例子。北方有一种肩并肩长在一起的‘比肩人’。他们轮流着吃喝、交替着看东西,死一个则全死,同样是二者密不可分。现在你们两人与这种‘比肩人’非常相似。你们和‘比肩人’的区别仅仅在于,‘比肩人’是通过形体,而你们是通过事业联系在一起的。既然你们独自处事时连连失败,为什么还不言归于好呢?”

  甲父史和公石师听了密须奋的劝解,对视着会意地说:“要不是密须奋这番道理讲得好,我们还会单枪匹马受更多的挫折,这又是何苦呢!”于是,两人言归于好,重新在一起合作共事。

  感悟:

  现在是一个合作的时代,靠单枪匹马是成不了大事的。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我们与他人之间,只有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合谋共事,才能达到合作上的双赢。

  言而无行,不如行而不言

  汉文帝到上林苑的虎圈去看虎,对虎圈管理员的口才很赏识,要提拔他为上林苑负责人。

  张释之上前说:“陛下认为绛候周勃这人如何?”

  文帝说:“是位智者。”

  张释之又问:“东阳候张相如怎样?”

  文帝又说:“也是位智者。”

  张释之说:“这两位智者说话,经常张口结舌,结结巴巴,哪像这位一张口就喋喋不休,能说会道呢。秦朝时候的刀笔吏,争相比赛看谁说话办事更敏捷干练,却从来没有从人的角度考虑。这种坏风气一直延续到了秦二世,整个大局也就四分五裂,不可收拾了。如今陛下仅仅因这个管虎圈的小官吏口齿伶俐就破格提拔,恐怕天下会从此追随这种风气,争逞口舌之能,而没有实际做事的人了。有道是上行下效,下级受上级的影响,比光传播得还要快,陛下不可不慎重考虑啊!”

  于是文帝没有提拔那个小吏。

  感悟: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一个外表能说会道、善于辞令的人,不一定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而一个不善于交际的人,也不一定就说明他没有能力。所以,在用人问题上,不要只看会不会说,重要的是要看有没有做事的能力。

  要注意自己平时的表现,否则会容易引起误解

  有位先生与太太的感情一直不错,但毕竟结婚的时间很长了,所以平时夫妻间的感情较为平淡。只有当他与朋友聚会或有其他事情需要向太太“请假”时,才会表现出热情如火的态度来。

  这种举动,使他的太太很快形成了这样一种印象:只要丈夫对自己表现得很好时,就一定是“有求”于自己了。

  一天晚餐时,这位先生突然对太太说:“亲爱的!你真是一个非常能干的女人,不但烹调技术越来越好了,而且把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我的确很幸运,娶了一位既美丽又能干的好太太!”

  听了他的话,太太却毫无反应,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别说得那么好听了!你是不是明天又有什么事,又要晚回家了?那就赶快对我直说好了!”

  这位先生感到很奇怪,说:“我最近什么事情都没有啊!你怎么会那样想呢?我是真心实意地认为你好,所以才会从心底里对你表示赞赏啊!”

  “我才不信你的花言巧语呢!”太太还是一脸不屑的表情,“以前只有当你‘有求’于我的时候,才会对我说几句言不由衷的漂亮话。”

  此时,这位先生才明白,原来是自己以前的表现使太太产生了误解。

  感悟:

  平时我们的行为表现,会在别人心里形成一个较为固定的印象。很多时候,别人都是根据这个印象来判断我们说话做事的意图的。所以,对于平时的表现,我们要多加注意,以免某些时候引发别人的误解。

  做事把握好尺度,才能把事情做好

  用鱼鹰捕鱼是一种最古老的捕鱼方法,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一个风光秀丽的岸边,就住着这么三户以鱼鹰捕鱼为生的人家。他们每家都有一只小渔舟,养着数十只鱼鹰,每天早出晚归,捕鱼卖钱。

  鱼鹰的喉咙下面有一个天生的皮囊,可以储存捕捉到的鱼。为了不让鱼直接进到鱼鹰的胃里,渔民通常在鱼鹰皮囊的下端用一种比较结实的水草扎上。

  第一个渔民大大咧咧,把捆扎鱼鹰脖子的水草系得松松垮垮。结果,无论大鱼小鱼,几乎都被贪吃的鱼鹰给私吞了,能从鱼鹰嘴里抢下来的鱼少得可怜。捕不到鱼,自然卖不到钱。所以,几个月过去了,他仍是一只舟,数十只鱼鹰,贫穷依旧。

  第二个渔民则精于算计,他把捆扎鱼鹰脖子的水草系得严严实实。一开始还好,无论大鱼小鱼,几乎全都颗粒归仓。但没多久,鱼鹰因为吃不饱,先后都饿死了。最后,他只剩下一只孤零零的渔舟,比第一个渔民还凄惨。

  只有第三个渔民,他把捆扎鱼鹰脖子的水草系得不紧也不松。鱼鹰抓到小鱼,可以直接吞下,当作自己果腹的美餐;鱼鹰抓到大鱼,想吞也吞不下去,只好吐出,成为渔民换钱的资本。结果,这个渔民每天都有可观数量的鱼卖到集市上去,自然也就越来越富有了。

  感悟:

  天下万物皆有其度。有些人之所以能做事成功,就在于他掌握住了做事情的度。度的一边是克制,另一边便是放纵;度的这边是知足,那边便是贪婪。度是经验与智慧的结晶,是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所以,做人做事都要把握好这个度。

  说话不看时机,会引起别人的反感

  卫国有户人家娶媳妇。婆家借来两匹马,加上自己家里的一匹,用三匹马驾着车,吹吹打打、热热闹闹、十分隆重地去迎接新娘子。

  到了新娘家,迎亲的人将新娘子搀上马车。一行人告别新媳妇的娘家人之后,就赶着马车往回走。

  不料,坐在车上的新娘指着走在两边拉车的马问赶车的仆人说:“边上的两匹马是谁家的?”驾车人回答说:“是向别人家借来的。”

  新娘又指着中间的马问:“这中间的马呢?”驾车人回答说:“是你婆家自己的。”新娘接着便说:“你若嫌车走得慢,要打就打两边的马,不要打中间的马。”

  驾车人有些奇怪地看了看这位新媳妇。

  迎亲的马车继续前进,终于到了新郎家。伴娘赶紧上前将新娘扶下了车。

  新媳妇却对还不熟悉的伴娘吩咐说:“你平时在家做饭时,要记住,一做完饭就要把灶膛里的火熄掉,不然的话会失火的。”那位伴娘虽然碍着面子点了点头,心里却有点不高兴这个新媳妇的多嘴。

  新媳妇进了家门,看到一个石臼放在堂前,于是立即吩咐旁边的人说:“快把这个石臼移到屋外的窗户下面去,放在这里妨碍别人走路。”婆家的人听了这个新娘子没有分寸又讲得不是时候的话,都不免在心里暗暗发笑,认为新娘子未免太爱讲话又太不会见机讲话了。

  其实,这新媳妇所说的三件事,对婆家来说都是有好处的,可是她刚踏进婆家门就俨然以主妇自居、多嘴多舌的做法却引起了旁人的反感。

  感悟:

  在一些情况下,我们说话可以随意一些,但在一些重要场合,我们说话一定要有理、有礼、有节,分清楚场合和方式。如果在说话时不顾时机和对象,那么即使是良言,也不会起到应有的效果,很有可能还会适得其反;而找准时机说对话,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对方的心理需求出发,能解决许多难题

  春秋时期,齐桓公有一次在沼泽地里打猎,管仲亲自为其驾车。突然间,桓公紧握着管仲的手,惊魂未定地问:“你看到什么了吗?”管仲说:“我什么也没有看到。”齐桓公回宫以后,吓得丢魂失魄,从此就病倒了。管仲很着急,但是毫无办法。

  这时,有个名叫皇子告敖的读书人,主动求见桓公,对他说:“这是您自己伤害了自己的身体,鬼怎么能伤害得了您呢?一个人的体内如果产生了怒气并且郁结起来,那么他的魂魄就会游离于体外而使人精神恍惚;怒气上升而不下降,人就会爱发脾气;怒气下降而不上升,人就会发生健忘;而如果这股怒气不上不下,恰好郁结在身体的正中,它就会伤害心脏,这时人就要生病了。”

  齐桓公听后,不禁半信半疑地问道:“那么,到底世上有没有鬼呢?”皇子告敖肯定地回答:“有的!室内有鬼名叫履,灶房有鬼叫做髻。院子里的粪土堆上,有个叫雷霆的鬼住在那里;在东北方的墙脚下,时常有倍阿、鲑蠪一类出没;在西北方的墙脚下有泆阳鬼;水中的鬼叫罔象,丘陵的鬼叫峷,山上的鬼叫夔,原野上的鬼叫彷徨,而沼泽地里的鬼则叫委蛇。”

  听到这里,齐桓公赶紧重整衣冠,坐起来追问:“那委蛇是怎样的形状呢?”

  皇子告敖形容说:“委蛇嘛,像车毂那么大,像车辕那么长,穿着紫衣裳,戴着红帽子。委蛇特别不喜欢雷车发出的隆隆声响,一听到这种声音就会抱头而立。谁如果能见到委蛇,那就是将要成为霸主的一种先兆!”

  齐桓公听了这一席话,顿时笑逐颜开。他兴奋地说:“我所见到的正是你说的这种委蛇呀!”齐桓公的病一下子就好了。

  感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需求,都渴望得到满足。在与人交往或办事时,如果从对方的心理需求出发,使对方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那么,无论是医治心病还是求人办事,都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运用虚招进行宣传,往往能起到奇妙的效果

  日本有家咖喱粉公司,公司名字缩写为SB。有一段时间,这家公司的产品滞销,堆在仓库里面卖不出去,眼看就要破产了。公司要破产,大家都在想法进行促销,可是一切手段都施展出来之后,公司的销量还是没有上去。公司的经理一个个都“下了课”,连续换了三任经理都没有办法。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第四任经理田中走马上任,可是还是没有好办法。大家都清楚,公司的产品卖不出去的原因是顾客对SB公司的牌子很陌生,很难注意到有这种产品。

  一天,田中经理正在办公室里翻报纸,一条新闻吸引住了他。这条新闻说:有家酒店的工人罢工,媒体进行了追踪报道,罢工问题圆满解决,酒店恢复营业,原先不景气的生意现在变得异常兴隆。在日本,劳资双方的关系一般都比较和谐,一旦出现罢工的事情就会成为新闻焦点。田中看着看着,眼里突然冒出了金星,大脑里突然有了主意:这家酒店之所以生意兴盛,就是因为新闻媒体无意之中给炒起来的……SB公司为什么不利用这种虚招进行一番自我宣传呢?不干则已,要干就要干出个名堂。他经过深思熟虑,偷偷叫来了几个干将,关上房门,如此地吩咐了一番。

  几天之后,日本的几家大报,如《读卖新闻》、《朝日新闻》等刊登出了这样一则广告:SB公司专门生产优质的咖喱粉,为了提高产品的知名度,今决定雇数架直升机到白雪皑皑的富士山撒咖喱粉,富士山将只能看到咖喱粉的颜色了。

  这是一条令全日本人都感到震惊的消息。在日本,富士山是一大名胜,不仅在日本人心目中,在世界人的心目中,富士山都是日本的象征。在这样神圣的地方,居然有公司胆敢撒咖喱粉?真是岂有此理!

  SB公司的广告刚刚刊出,国内舆论一片哗然。很多人都知道SB公司在故弄玄虚,但是对如此的言词仍然难以忍受,纷纷指责SB公司。本来名不见经传的SB公司,连续好多天在报纸、电视、电台等各种新闻媒体上成为大家攻击的对象。有的人甚至放出话来,如果SB公司胆敢如此放肆,我们一定叫他倒闭。

  在一片舆论的声讨声中,SB公司的名声大振。临近SB公司广告中所说的在富士山撒咖喱粉的日子前一天,原先发表过SB公司广告的报纸都刊登出了SB公司的郑重声明:鉴于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应,本公司决定取消原来在富士山顶撒咖喱粉的计划。

  反对的人们欢庆自己的胜利,田中和SB公司的员工们也在欢庆他们的胜利。这样一番折腾,全日本的人都知道有一家生产咖喱粉的公司叫SB公司,并且错误地认为这家公司是一家实力超群、财大气粗的公司。很多小商小贩都纷纷投到SB公司的门下,大力推销SB公司的咖喱粉,SB公司的咖喱粉一时间成了畅销产品。

  田中经理的一招妙棋救活了一家公司,并且使公司发展了起来。

  感悟:

  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需要进行必要的自我宣传,以提高身价或知名度。在各种各样的宣传手段中,使用虚招进行宣传,往往能收到不错的效果。当然,这种宣传手段要能抓住人们的心理,还不能损害别人的利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