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间质干细胞具有干细胞的共性,即有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更新能力,除了可以被诱导分化成骨髓基质细胞外,还可在适宜的环境中分化为成骨细胞、心肌细胞、脂肪细胞等多种组织细胞。
骨髓间质干细胞占骨髓有核细胞的0.001%~0.01%。大约有20%的骨髓间质干细胞处于G0期,在体外经20~25次传代后,骨髓间质干细胞的表型和分化潜能不发生明显的改变,表明其具有强大的增殖能力。骨髓间质干细胞可分泌白细胞介素-6(IL-6)、IL-7、IL-8、IL-11、IL-12、IL-14、IL-15、白血病抑制因子、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Flt-3配体、干细胞因子等多种造血因子,对造血调控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骨髓间质干细胞能支持造血,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时混入骨髓间质干细胞,可以促进造血干细胞的植入,对移植后造血重建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骨髓间质干细胞既容易从骨髓中获得,也易于在体外扩增,同时易于外源基因的导入和表达,因此在干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中作为载体,骨髓间质干细胞比造血干细胞更好。
由于骨髓间质干细胞具有向骨骼、软骨、脂肪、肌肉及肌腱等各种组织分化的潜能,因而利用它进行组织工程学研究具有多种优势:①骨髓间质干细胞可取自自体骨髓,取材方便,对机体无害;②由于骨髓间质干细胞取自自体,进行移植时就不存在组织配型及免疫排斥问题;③因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的组织类型广泛,在治疗创伤性疾病中具有良好的前景,如骨髓间质干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向心肌细胞转化,且移植于梗死心肌后与宿主细胞之间形成缝隙连接,成为有功能的心肌细胞,从而修复心肌组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